如果八路军也用德械武装,能否歼灭成建制日军?

500

NO.2273 - 成建制歼灭日军

作者:老麦卡 / 编辑:冷小军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potereio

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战的爆发,1937年8月22日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总参谋长。同日通电全国。

在陕北,八路军召开作战会议,商议东赴山西参与对日作战,会议当中115师师长林彪认为如果八路军能够换装嫡系中央军一样的德械装备,八路军就具备和日军打运动战的可能性,可以寻机歼灭日军联队级的作战单位,如果能够充分调动日军,并得到友军配合,完全可以歼灭或者重创日军一个旅团。  

500

抗战时期的林彪    

当时部队刚刚完成改编,指战员们对于日军的战斗力都缺乏了解,在林彪眼里日军的战斗力应该就是加强版的蒋介石嫡系中央军,只要武器装备方面差距不太大,林彪有信心复制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时集中优势兵力打运动战,聚歼敌一两个师的壮举。

当时国民政府对由工农红军改编过来的八路军确实是有正式补给的,1937年8月,八路军成立之后,国民党政府发给了30万元的改编费,然后每月应该给63万元,具体是这样算的:生活费(经费)30万元、战务费20万元、补助费5万元、医药费1万元、米津贴及兵站补助费7万元。这个钱是按照大洋计算的,法币和大洋是按照1:1兑换的,后来法币贬值,军费有所增加。

比如,1939年8月份开始,八路军三个师每月增加2.5万元兵站临时补助费,1940年元月起每月增发4.5万元米津贴。这样算,下发的军费总数,1940年达到每月达到70万元。按照八路军计算三个师63万元,每个师合到21万元每月,蒋介石同期发给嫡系德械师每月25万,旁系师16到18万。由于共产党的师不吃空额,实际上给的军费和旁系师基本相当,应该说还是可以的。

500

八路军

当时共产党所处的陕北地区很贫瘠,而且已经接受了国民政府的改编,以前打土豪分田地那一套做法也暂时不能采用了,当时周恩来和蒋介石谈判,对工农红军改编后的规模很是争论了一番,因为这就是编制啊,可以见得任何时候编制都是很香的,要不怎么说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呢。

除了军饷以外,作为国民政府认可的部队,八路军这3个师也得到了很多武器装备。八路军编组初期,国民政府提供了大量军用物资,仅仅1937年8月20 日第一次发放的弹药有七九步弹30万发,七九机弹20万发,驳壳枪弹20万发,手榴弹1.5万发,迫击炮弹620发,后续还给了不少。   

当八路军进入山西境内后,作为八路军的直接长官,阎锡山也在9月初第一次提供武器弹药给八路军:“送我军七九子弹五十万发,并中正子弹五十万发,冲锋机关枪两百支”。这些弹药的补给,是出乎八路军预料的,上上下下都很兴奋。

500

阎锡山

这也是抗战初期,国难当头,各方面摒弃前嫌,对日作战必定全力以赴,而且当时从军界到民间对八路军都有一种期待,毕竟当年的工农红军能征善战是举世皆知的,能从南方一路披荆斩棘长征来到陕北,经过了如此磨练的红军战士个个都是百战精锐,一定可以痛击来犯的日寇。

八路军进入山西后,划归阎锡山的第二战区,此后也有平型关大捷和夜袭阳明堡机场的战绩,但是毕竟当时八路军军力有限,投入正面战场和日军消耗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当然那个时期的八路军尽管得到国民政府的粮饷和弹药补充,但是离林彪所期望的中央军德械师的标准还相去甚远,而且当时国民政府也不可能给八路军划拨大批先进的武器装备。  

 

500

 M35钢盔—— 德械师最明显的特征

其实就算是国民政府投入重金打造的中央军德械师在淞沪会战当中硬抗日军,尽管打的可歌可泣,但是在日军的优势火力之下仍然是伤亡惨重,一直在华观战的西方军事观察员们都认为国军的战法太过于中规中矩了,和占有火力优势的日军对线平A,死守一地必然会导致部队伤亡巨大。

抗战初期侵华日军面对中国军队的确拥有绝对优势,这个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武器装备一个是部队训练上面。

首先看武器方面,拿日军和中央军德械师做对比,轻武器方面,德械师一个连队有3个排,每个排有三挺轻机枪,30支步枪,而重机枪则属于步兵营下属的机炮连,每个连有六挺重机枪,其中两挺重机枪带高射枪架,火炮方面德械师的步兵团有一个迫击炮连,每个连有六门82毫米迫击炮,还有一个步兵炮连,每个连有四门75毫米步兵炮,需要更高一级的火力支援就需要师属炮兵营的支援,每一个德械师配备一个炮兵营,装备12门75毫米野炮和山炮。   

500

淞沪会战

侵华日军步兵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每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每具掷弹筒编制两人,小队人数在50到70之间,相当于德械师两个步兵排。

如果按照德械师两个步兵排对阵日军一个步兵小队来看,德械师两个步兵排有六挺轻机枪,火力上是超过日军的四挺轻机枪的,更别说日军的歪把子轻机枪和德械师的捷克式轻机枪比起来简直就是破烂,但是每一个日军步兵小队还装备了两具掷弹筒,这个东西就是一具超轻型迫击炮,可以发射日军制式手榴弹,有效射程只有175米,(后期的八九式掷弹筒增加到了500米)但是这个距离刚好处在迫击炮和手榴弹之间,可以攻击较为密集的步兵或者打击战壕内的人员,非常有效。

500

使用掷弹筒的日军

日军一般以两人为一个小组,一名士兵携带8发弹药和掷弹筒,另一名则携带8枚弹药和一把步枪,用来保护射手。在战争中,掷弹筒在打击固定工事是非常有效,尤其是国军的机枪阵地,只要看见哪里有火光哪里有声音,判断好距离就可以连祸端,淞沪会战当中国军的重机枪平均射击两次就必须要转移,否则就会被日军的掷弹筒给打掉。中国军队就非常缺少这个层面的火力支援,82毫米迫击炮重量大,是需要很多人一起使用的武器。

有很多案例记载日军三人机动小组在中国军队阵地前面依据障碍物前进,中国军队的机枪等直射火力没办法打击到日军,手榴弹又够不到,反而会遭到机动到阵地前的日军掷弹筒轰击,这种掷弹筒要想打的准,全靠射手的经验,而日军的掷弹筒射手基本都是在训练中就打过一百多发炮弹,打起仗来当然能做到弹无虚发。   

重武器方面就不要提了,日军师团所属的野战炮兵联队编制2322人,有3个688人的炮兵大队,各装备12门75mm野炮或山炮, 还有一些甲种师团将其中一个大队替换成105mm野炮。而且在大规模会战当中还会得到野战重炮兵旅团的支援,野战重炮兵旅团有官兵8000余人,配备有100毫米至240毫米的大口径榴弹炮或加农炮70余门,重火力方面碾压德械师。

500淞沪会战

既然武器装备方面国军德械师只有在轻武器方面非常有限的强于日军,但火炮方面差距很大,但差距最大是官兵的训练水平。

日军的训练水平很高,二战当中和日军有过作战经历的英国美国中国还有苏联,对日军的单兵作战能力均非常认可,根据老兵回忆日军的枪打的极准,战术意识很强,猪突冲锋之类的,很少出现,至少在日军占据优势的中国战场,他们不用发动搏命冲锋。

抗战爆发前,中国一直在打内战,既有国共之间的十年内战,也有蒋冯阎桂新军阀大战,还有各地方军阀之间的相互攻伐,光四川一地各地方军阀就混战二十年。但中国军队的内战却是低水平的战争,有限的军费既要支付军饷又要更新装备,部队的现代化训练就无从谈起,有限的训练内容是以对付红军为主,缺乏对日作战研究。

500

部队平时训练时因经费有限,实弹射击数比日军少得太多。因炮弹宝贵,步炮协同训练更是极少进行。至于步坦协同,则更是基本没搞过。步工协同更是无从谈起。战术水平连一战水平都达不到。在巷战中,“德械师”的1个营面对日军1个小队固守的阵地往往都束手无策。即便经过反复的人海冲锋勉强拿下,取得的微弱战果与付出的惨重代价相比,简直不成比例。   

白崇禧在总结淞沪抗战教训时说:“……我军训练远不如敌,使用同一武器之命中率远逊于敌人。步兵对轻重武器因训练不精,不能使用自如,未发挥较大之威力。”

中国军队真正系统性的接受现代化训练还是印缅远征军时期,装满物资的运输机通过驼峰航线到了中国,返程之时会拉上一批中国士兵去印度接受美式装备和训练,此后反攻缅甸时,远征军士兵就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这既是美式装备的缘故,更多的是通过刻苦的训练展现出来的成果。

500

远征军士兵在印度接受盟军训练

现代化高强度战争需要在和平时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高水平的训练和演习,如果平时军队都是在进行一些低水平的治安战,那么真正大国对抗时,恐怕很难有高效率的作战能力。    

八路军进入山西境内后,林彪很快就在平型关领教了日军的作战风格,尽管这是他精密筹划的一次伏击战,并且攻击的是日军后勤部队,还不是一线作战部队,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但最后的伤亡比接近于一比一,也就是消灭了一些日军但自己也付出了同样的代价,这些牺牲的八路军都是经历过长征的红军老兵,让林彪心疼不已。尽管平型关大捷各方面的意义都很大,但林彪仍然认为牺牲的同志太多,后来对聂荣臻说这一仗不划算。(九一三事件后聂帅的回忆)

500

正是认识到日军的战斗力很强,所以此后八路军转入敌后战场进行战斗,并给予日军较大的杀伤,但是八路军尽量避免和日军正面对抗,因为武器装备差距太大,后来的关家垴战斗也印证了这一点,彭德怀集中数个主力团围攻日军一个加强版的大队,伤亡巨大的情况下居然不能全歼此敌,也是八路军武器装备简陋的缘故。 

        

如果八路军的装备水平能够达到简装德械师的标准,那么还是很有可能一次战斗中能干净利落的歼灭日军大队级别作战单位,但是到了联队级别就很难啃的动了,毕竟战争是两个国家国力的比拼,没有完成工业化的中国是没有办法给所有的军队都换装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更不要说国共两党本来就有很深的隔阂,林彪的设想在当时的环境下很难实现。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