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放大矛盾、制造对立,让人恨不得“隔着屏幕给两拳”的短视频,该怎么治理?

“气人”短视频是在收割观众“智商税”吗?

工人日报

渲染家庭矛盾、制造身份对立……据近日《半月谈》报道,卖惨不好使了,部分自媒体开始用“气死人不偿命”来收割流量。屏幕里,鸡飞狗跳地上演着让人咬牙切齿、恨不得“隔着屏幕给两拳”的人和事,配上“无不良引导,仅供娱乐”等肉眼几乎看不见的小字。

如今,一些自媒体为了流量剑走偏锋,花样越来越多。各大平台上,充斥着诸如“婆媳势不两立”“保姆虐待孩子”“相亲遇到拜金女妈宝男”“遭陌生男子要求陪喝酒”等以“气人”为卖点的短视频、微短剧,疯狂撩拨网友情绪。这类视频往往套路相似:树立一个负面形象当靶子,密集制造冲突和反转,渲染放大社会矛盾,台词“语不惊人死不休”,演员演技了得,让人难辨真伪。

一个个视频刷下来,有的观众恨不得拍案而起、冲进屏幕主持正义。随之而来的,还有“坐过山车”般的刺激和爽感,让一些人欲罢不能。还有人被视频中的情节戳中了痛点,联想到自己相似的经历或感受,负面情绪升腾而起。刷完视频再看评论区,跟其他看客一起激烈讨论,进一步找到共情……莫名的焦虑、敌视、不安等情绪渐渐滋长、蔓延。

跟一位年长同事聊天,听其抱怨苦这类“气人”短视频久矣,后来终于找到“不看对方动态”选项,平台推送的同类视频才渐渐少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类短视频是在收割观众“智商税”。

这类“气人”短视频在互联网上肆意蔓延,容易挑动群体对立,强化焦虑情绪,固化人们的偏见,降低生活的幸福感。毕竟,在算法的“强力”加持下,只要点开一次,同类视频就会不断涌来。此外,很多短视频刻意模糊“摆拍”与“真实”的界限,让不少网友信以为真。尤其是未成年人、老年人等很容易被误导。类似“气人”视频的爆火,也给整个行业传递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为了流量可以不择手段,可以挑战公序良俗和法律底线——这显然不是自媒体行业未来应该走的路。

近年来,对于“卖惨”“造假”等不择手段的吸粉引流行为,监管部门正在加大治理力度。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自导自演式造假”“以偏概全设置话题”“违背公序良俗制造人设”等行为被列为整治重点。

作为把关人,短视频平台在完善内容审查、加强溯源管理的同时,也要改进算法推荐机制、健全流量分配体系,扩大优质内容的触达范围。只有温暖的、动人的、发人深省的内容多了,猎奇的、低俗的、乌烟瘴气的视频才能失去生存空间。

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警惕,避免沉迷于感官刺激,被“垃圾情绪”牵着鼻子走。互联网有无数种打开方式,一切都取决于你我的选择。

别被“气人”短视频收割“人气”

交汇点

短视频、微短剧中,鸡飞狗跳地演着让人咬牙切齿的人和事儿,配上“无不良引导,仅供娱乐”等肉眼快要看不见的“提醒”。如今,部分自媒体开始用“气死人不偿命”的虚构情节来收割流量。

这些屏幕里总是充斥着让网友极度气愤的场景。比如,渲染家庭矛盾。保姆虐待孩子、儿子手撕亲妈、丈夫殴打妻子……不是这头大打出手,就是那头跪地痛哭,“气人”的程度决定了冲榜的速度。比如,宣扬暴力、制造群体对立。“女子输液被陌生男子拔针扎进水桶”,一段段“全程窒息”的视频被广泛传播,其实只是自媒体自导自演。再比如,放大个体命运,剑指公平正义——“关系通天举报无门,希望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几千字长文泣血求助,加鞠躬视频配上打马赛克的图,明明是无中生有,却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情绪价值,简而言之,就是情绪所带来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和价值。在情绪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下,短视频、微短剧却动起了歪心思。“气人”的短视频正是在“拿捏”受众情绪——人们往往容易在此类事件中代入自己曾体验或遭遇过的歧视和偏见,进而“被带节奏”“被激怒”。虚假内容的发布者,往往会刻意模糊“摆拍视频”和“真实记录”的界限,用“无底线”形容不为过。在负面情绪的裹挟下,真相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即便知道视频可能是假的,但又主观判定背后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恐怕是真的,一顿评论转发操作后,自己憋着的那口气才能顺一些。

要知道,从确定选题到进行文案写作,再到进行拍摄剪辑,包括炮制热点、制造争议、转载抄袭文案、分工摆拍造假,批量生产“气人”短视频的流程已经相当成熟。而这一切的流量收割最终都指向流量变现。一个视频可以裂变成100个视频,一个账号能复制出1000个账号……广告收益、捐款众筹、直播带货,将客户引入私域消费……这才是拿“气人”短视频引流的逻辑所在。

有网友说:“每一个推送到我眼前的视频都是量身定做的。”对于这些靠“气人”来赚“人气”的视频,当我们看清楚它背后的逻辑和目的,就会发现,这些自诩为“情绪价值”至上的短视频,不过是一场心理骗局,只会激发家庭矛盾、降低社会信任,对身心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会浊化社会风气。对此,我们应当保持警惕。当然,这并不是在全盘否定短视频的价值,而是希望网友们能理性辩证看待短视频的两面性。短视频里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于短视频的使用要掌握好度。当面对大数据推送的垃圾视频时,我们要坚定地选择取关、划走或者举报,避免被过多的垃圾情绪反噬。

尽管一些平台对“气人”的短视频、微短剧进行了下架处理,但小惩未能起到大诫的效果。在流量诱惑面前,总有奇葩的伦理剧不断上演。有专家分析:“短视频低俗化现象泛滥,归根结底是平台为了短期变现快速获利而无所不用。”不难看出,短视频的发展受到了功利性的影响,眼前的利益掩盖了长远的规划。短视频要长久发展,监管部门和平台方必须协同发力。对游走在法律边缘、挑战公序良俗、扰乱社会风气的短视频,监管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并通过完善涉及相关内容审查和平台运营的管理办法,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朗、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让短视频在良好生态中“茁壮成长”。

“气死人不偿命”成流量密码,岂能如此赚“人气”?

荔枝新闻

卖惨不好使了,部分自媒体开始用“气死人不偿命”来收割流量——渲染家庭矛盾、制造身份对立、剑指社会公正……屏幕里,是鸡飞狗跳演着让人咬牙切齿、恨不得“隔着屏幕给两拳”的演员;屏幕外,是气得只恨评论手速不够快、不吐不快的网友。

500

网络时代,只要取之有道,流量并不是原罪。在竞争激烈的当下,自媒体适当发布一些插科打诨的“另类”短视频吸引眼球,在不违背法规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应该无可厚非。但是,拿“气人”赚“人气”,不在此列。

保姆虐待孩子、丈夫殴打妻子、被养母逼迫相亲、宝妈故意把孩子倒着抱……不是这头在扇巴掌,就是那头跪地痛哭,“气人”的程度决定了上热搜的速度。值得警惕的是,“气死人不偿命”的短视频之所以呈泛滥之势,“情绪陷阱”或许是一个重要根源。

简而言之,看到此类视频,人们往往容易代入自己曾体验或遭遇过的歧视和偏见,在这样的情绪“共鸣”之下,事实真相就会被有意无意忽略了,于是就会“疯狂”评论转发。一些现实世界中可能存在的极端个例,一经渲染夸大,似乎比比皆是,而且一个比一个更过分。这样的一时之“爽”,积累多了就会形成心理骗局,固化人们的偏见,甚至诱发“社交不良”和幸福感降低等问题,影响公众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和谐。

毫不夸张地说,即便知道“纯属虚构”,“熏陶”多了恐怕也会在内心留下难以消除的阴影。更何况,仅凭几个肉眼快要看不见的小字,其“抖机灵”的用意不言而喻。很多人根本发现不了端倪,可能会不加分辨地信以为真。尤其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们,更容易被这些极具“刺激性”的内容所误导,贻害无穷。

整治“气人”短视频,平台责无旁贷。仅仅靠发现问题后的下架处理,“小惩”未必能产生“大诫”的效果,在巨大流量诱惑面前,总有奇葩的伦理剧不断上演,防不胜防。因此,相关平台不能满足于放“马后炮”,需未雨绸缪,强化“把关人”意识,优化算法推荐服务机制,侧重对优秀内容进行流量扶持,引导用户关注更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内容。弘扬正能量的好东西传播多了,“气人”短视频的生存空间自然就会被极大压缩。

内容创作者更应该深刻反思。在追求点击率、关注度和收益的过程中,是否为了迎合部分受众的负面情绪,而故意制造或夸大矛盾、冲突和愤怒?是否过于追求刺激和争议,而忽视了内容的质量和价值?这种短期利益导向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受众的心理健康,也破坏了网络生态的健康发展,如此赚“人气”最终行之不远。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自媒体创作不能没有边界。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对低俗短视频的治理力度,出台了很多政策法规和采取了一系列整治行动。2022年3月,国务院将全面清理“色、丑、怪、假、俗、赌”等各类违法违规直播和短视频列为重点整治内容。去年7月,中央网信办发布通知,提出在严防假冒仿冒行为等方面加强自媒体管理的工作要求。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自媒体以假乱真欺骗公众等行为再度被列为重点整治项目。

没有最气人只有更气人。面对“气死人不偿命”短视频,公众也要反躬自问,别让自己的负面情绪或猎奇心理成为助长其滋生的土壤。作为有理性的个体,我们应该学会区分真实与虚假、客观与偏见,不要被垃圾情绪带偏。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和文明。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