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不相信眼泪

500

这是朋友前几天下班回家,路过南楼随手拍的一张照片。

可能是人家有四轮车只是怕堵车——只是我看到这张照片突然想到很多以前在北京飞,在南楼住,后来却都离开了北京的姑娘。

“留在北京,意义是啥呢?”很多年前,小如这么问过我。

她是辽宁人,在北京飞,那时候刚刚转正。独自一人在北京生活,并不容易,房租很贵,哪怕是机场旁边那些老房子。

一个人拖着飞行箱走来走去,看不到目的地。

夏天很热,冬天很冷——在北京的乘务员都知道,冬天飞完航班的6号门,一个人叫车的时候,那种冷是透进骨子里的。

经常性的,她在6号门那叫车,有司机接了单,一看距离太近,又取消了。

那年冬天,她穿着薄薄的制服站在寒风里瑟瑟发抖,给我发了条微信,带着哭腔:

“我怎么才能回老家,我一天也不想在这里待了。”

每个在外地飞行的空乘姑娘都不容易,没有太多归属感,常驻在机场周边,放眼望去,走到哪里都是同行。这里没有名胜古迹,没有家人亲戚,有的只有眼前的繁忙的机场,和心里盘算着的归家的距离。

写到这儿我发微信问候了一下她,她早就换了家公司,真的回了老家,现在已经怀孕7个月,过着当年她憧憬的日子。

“仿佛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最后转过头对着模糊的身影说了声再见。”

姗姗也是。

2009年,姗姗站在人来人往的南楼,和父母道别,一转身,步伐轻快地迈进郁郁葱葱的夏天。

那时年轻的她还不知道,这一转身,就是十年。

这是独自在人海浮沉的十年,这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十年,这也是她不想回首的十年。

从一个学生,又成为一名空乘,其间种种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让她记忆不清。

“只是当飞行的疲惫遇上现实的无助,很难感觉自己被这座城市欢迎。”

这种感受,在民航这个圈子里,并不是乘务员的专属,在南楼这个地方,有着难以计数的青年,背井离乡、离群索居、缺乏感情寄托,努力工作、努力赚钱、但同时也要面对着打开家门面对空荡房间时,被巨大的孤独感一击即中的感觉。

可能是我的错觉,相比较于上海的虹桥、广州的花都,只有北京的南楼会带给我一种莫名的孤独感——因为这里承载了太多民航人的梦想,却总会与现实碰撞。

她们曾经想过要在这座城市闯出一片天地。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她们都选择了离开,不再守望。

我知道,这种选择并非轻易做出,甚至在离开的那一刻,她们心中还有着一丝遗憾与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新生活的期待与解脱。她们终究明白,有些梦,不必执着于某个地方。

南楼,它永远都在那儿迎来送往,见证着一批又一批空乘姑娘的来来去去,她们现在或许已经离开,但那些在寒风中等待的夜晚、拖着行李箱在机场间穿梭的时刻,依然鲜活地存在于记忆深处。

这里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站,承载了她们一段青春年华,不会定义人生。那些泪水、困惑与挣扎,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淡然,而那份从南楼带走的坚强与勇气,将会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支撑她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南楼不相信眼泪,因为它知道,每一滴泪水都是成长的见证。而我们也终将带着泪水和笑容走向远方。

来源:微信公众号“停机坪”(id:tingjiping789),作者:停机坪大表哥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