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强之薅羊毛!说说英法百年战争背后的经济账
在漫长的中世纪由于国王们把土地分封给了手下的贵族,而贵族们传统的服役期限一年只有40天,各国君主要想长年累月的打仗就必须另辟蹊径。英国和法国打了人类战争史上时间最久的百年战争,他们的祖传绝技就是薅羊毛和卖酒。
私生子威廉征服英伦的队伍中,除了祖传的诺曼底骑士外,就属于老岳父佛兰德斯伯爵赞助的骑士最多。佛兰德斯毛纺织业发达,而英国贫瘠的土地上到处都是羊,在英国发家致富的佛兰德斯骑士、领主们打开了老家到佛兰德斯的贸易路线,来自低地地区收购羊毛的纺织商从12世纪起就成了英国进出口贸易的最大买家。英国林肯郡等地的羊毛也因此闻名全欧洲,就连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纺织行会也从那里进口羊毛。
由于中世纪英国纺织技术不行,英国商人和平民阶层中从羊毛贸易中获利有限。15世纪(百年战争进行时)一包上好的英国羊毛运到布鲁日售价为12到13英镑,而它的全部成本是11英镑,中间商的纯利润只有1英镑多一点。羊毛出口中最大的费用之一就是交给王室的出口税和,可以达到每包两英镑左右。英国王室和法国土豪土豪同行开战时急需军费,狡猾的佛罗伦萨奸商就以羊毛关税为抵押借款150万弗洛林金币(分别是巴尔迪家90万弗洛林,佩鲁齐家60万弗洛林)给爱德华三世。
同样来自法国的诺曼底贵族们也在老家养成了喝葡萄酒的习惯,而在悲催的英国他们的领地上种出的葡萄只能看不能酿酒。葡萄酒在中世纪不但被认为是耶稣的血液,是宗教节日、市集聚会里必备的神圣饮料,还是军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流动的黄金”。
金雀花王室最多时占有法国三分之二的土地,领地面积是法国王室的六倍,但无论是狮心王还是长腿爱德华,他们的收入和法国王室比起来都是屌丝。因为法国王室占据了最盛产葡萄酒的土地,手下不但有大量直属的葡萄园(比如盛产葡萄酒的卢瓦尔河谷就是法国王室的后花园),还间接控制了大量修道院(中世纪修道院是葡萄酒等酒类的最重要生产商,啤酒、香槟、威士忌的发明改造都和他们密不可分),是法国最大的葡萄酒供应商和渠道商(收取贸易税费)。
葡萄酒种植和普通的谷物种植之间有近10倍的收益差距,从中世纪到近代法国土地买卖中葡萄园的售价都是同等面积耕地的十倍(大革命前一公顷耕地售价250法郎,而葡萄园售价是2500法郎)。一桶葡萄酒在英国售价14里弗,而“可怜的”英国王室只能从加斯科涅(金雀花王朝在法国最后也是最富有的领地)收取每桶葡萄酒2里弗5个苏。
百年战争开战前法国王室对加斯科涅虎视眈眈,还通过联姻等手段打进了佛兰德斯等地 ,在经济方面对英国王室造成了重大威胁。从来都是薅羊毛能手的英国王室自然是不愿坐以待毙,干脆直接打进法国,从法国领土上“薅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