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现在喜欢玩赶场,“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菜市场,它又叫赶集、赶墟、赶街
【本文来自《让年轻人上头的菜市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重庆人现在喜欢玩赶场,这个“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菜市场。
“赶场,又叫赶集,福建、广东、浙江沿海人叫“赶墟”,云南叫赶街。过去在物资匮乏、商品交易也不发达的年代,很多东西都只有赶场天才可以买到,有卖衣服的、卖吃的、卖各种用的,到了赶集日,街上好热闹。特别是要过春节的时候 ,街上人山人海,基本上都是挤得水泄不通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随时可以买到想要的东西,但还是喜欢赶场的味道,那才是人间烟火味。”
据不完全统计,重庆38个区县的赶场点超过1000个,甚至在重庆主城区都有近百个。
在重庆赶场,不仅规模大、赶场点多,而且各个区县的赶场习俗也有所不同。
在赶场的时间方面,重庆各个区县比较常见的就是147、258、369三个大类,但不同区县之间也有些微的差别,比如在綦江也存在4、7、10的赶场点,江津也有3、7、10的赶场点,黔江的赶场甚至还分为38、49等等。
重庆主城区各区目前都有赶场的地方和日子,在沙坪坝区和南岸区还有每逢星期天可以赶的场。有的赶场还可以地铁直达。重庆还有凌晨6点的“背篼专线”——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为早起去赶集卖货的菜农服务。
场上卖的商品主要是蔬菜、水果、肉类、小商品、衣帽鞋袜、手工制品、调料、中草药、土货,还有各种熟食,去了都不会空手而归。
重庆始终是一座充满人间烟火气和江湖气的山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