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核心区域的存量地产还是能稳得住的

【本文来自《老一点的大高层,现在本身就比老破小多层更惨,未来就是城市贫民窟?》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其实越到后面城市核心地段的地皮和房子越值钱(或者说越保值),因为人口萎缩+大量基础设施已经投进去了。再像以前的扫雷游戏一样,随便点开一片新区,再投入重金搞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的,没有新增人口填充啊,项目投资立项审批都过不了。

在此大前提下,城市核心区域的存量地产还是能稳得住的,即使百米高层住宅楼,只要入住率够高,市场有流动性,肯定就有资金投入维护和更新。百米高层住宅设计寿命50年,但是通过结构加固、维护更新和专业评估,寿命肯定可以延长20-30年没有问题。百米高层住宅从本世纪初开始大量产生,至少可以使用到2070年-2100年。但这个过程肯定很复杂,那时候大修基金早就用完了,维修和更新费用分摊很难达成一致。加之高层楼栋涉及住户多,空置的房子越多,难度越大。当然政府肯定会有专项资金补贴,但并不能解决业主间的所有问题。所以,户数较少的同时期上市的城市核心区的多层住宅(不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破旧)价值肯定会大幅超过高层住宅。

城市核心区的地皮市场价值也会慢慢回归,因为改善型住房需求永远存在。虽然人口总量在减少,但相对于需求,市场供应量更少,所以城市核心区的房地产开发业务不会消失。当然再不会出现高周转和大批量装修等傻大粗的工业产品,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小而美以及精雕细琢的商品。

不知道目前还在市场上苦苦挣扎的民营地产公司有几家能穿透行业巨变周期活到那个时候。

也不知道这种绣花的细活,央国企能不能胜任。

当然更可能的是:沉舟侧畔千帆过 柳暗花明又一村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