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中的草根人物(21)田主

500原文:
二百零一卷唐纪十七
左相许圉师之子奉辇直长自然,游猎犯人田,田主怒,自然以鸣镝射之。圉师杖自然一百而不以闻。田主诣司宪讼之,司宪大夫杨德裔不为治。西台舍人袁公瑜遣人易姓名上封事告之,上曰:“圉师为宰相,侵陵百姓,匿而不言,岂非作威作福!”圉师谢曰:“臣备位枢轴,以直道事陛下,不能悉允众心,故为人所攻讦。至于作威福者,或手握强兵,或身居重镇;臣以文吏,奉事圣明,惟知闭门自守,何敢作威福!”上怒曰:“汝恨无兵邪!”许敬宗遽令引出。诏特免官。

许圉师进士出身,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因修撰皇帝实录,得到唐高宗的赏识,登上了左相的高官,却在处理儿子侵扰百姓的问题上言行不当,再加上佞臣许敬宗乘机挑拨,先撤职,后下狱,再贬谪,栽了一个大大的跟头。
许圉师的儿子名叫许自然,担任奉辇直长,也就是尚药局的副局长,尽管级别不高,只是正七品,却因隶属殿中省, 属于皇帝身边的人,难免有点小傲娇。
一次外出游猎的时候,许自然不小心损坏了田里的庄稼,田主当然很不高兴,嘴里叽里咕噜喷出一些不太中听的话。
许自然平时受奉承惯了,压根一点气都不吃,早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古训忘到了脑后,立马张弓搭箭射出一支鸣镝,尽管没伤到人,可这种呜呜作响的利箭,把那位田主吓了个半死。
许圉师听说以后,在家里打了儿子一百棍作为惩戒,要么是觉得是小事一桩,要么是想大事化小,反正没向任何机构和个人通报。
田主吃了亏,不依不饶地跑到司宪衙门投诉,司宪大夫杨德裔不愿得罪左相大人,哼着哈着应付了一阵,压下来没作处理。
西台舍人袁公瑜是个不嫌事小的家伙,私下里找了个人,更名换姓写了一封秘密奏章,直接把这件事捅到了唐高宗那里。
唐高宗把许圉师叫到面前严词申饬:“身为宰相,儿子欺负老百姓,你却隐瞒不报,简直是作威作福,横行霸道!”
许圉师连连磕头:“我在朝廷担任要职,只知道以公正公平之道为陛下尽职,不可能顾全所有人的心意,这就难免招致某些人的不满和攻讦。陛下所说作威作福,横行霸道,那是手握兵权,身居重镇的一方诸侯才干得出;我不过一介文官,再给一百个胆,也不敢这样做啊!”
唐高宗一听,心想好啊你小子本事大了学会顶嘴了,大怒说道:“你是在怨恨我没给你兵权吗?”
许敬宗在旁边趁机火上浇油,彻底激怒了唐高宗,下诏将许圉师的官职撸了个精光,关进牢房,连那个官官相护的司宪杨德裔,也被流放到了庭州。
后来许圉师被贬官到了相州,处理政务非常宽容,对违法乱纪的官吏一般不予追究,只是送上一首《清白诗》,让他们对照学习,提高觉悟,改过自新。许圉师离开相州,当地百姓感念他的德行,专门树立石碑作为纪念。
经过一番波折之后,许圉师又回到朝廷,担任了户部尚书,死后陪葬乾陵,说明唐高宗并没有因为这件小事失去对他的信任和好感。
好人,好官,却由于教子无方倒霉跌跟头,历史上这种案例还是很多,无数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前赴后继地坑爹坑妈,究其原因无外乎一切来得太容易而不知珍惜,老爹老妈创业艰难,辛苦自知,却又不愿让儿女再吃苦,竭尽所能让他们一切顺心,一切舒心,败家子们无知者无畏,天大的祸也敢闯,直到把老爹老妈的家业败光为止。
前几年有个某首富的二代公子从英伦三岛荣归故里,一则有钱,二则会玩,大把的银两随手乱撒,一个个交际花随玩随扔,竟然被马屁精们捧为国民老公,一时风头无两。
没过多久,多家银行要求还贷,首富的牛皮顿时吹破,到了被迫变卖资产的境地。富二代国民老公的名头被摘掉,换成了败家子丧门星的头衔,一时成为江湖笑谈。
银行好比不依不饶的田主,富二代好比傲娇坑爹的许自然,首富好比不知自己到底能吃几碗干饭竟然要跟皇帝叫板的许圉师,故事再次上演,也许还能带给我们一点点启示。
附带说句题外话,虽说这位许文思的知名度不是太高,但他的女儿许紫烟(又名许萱),是李白的第一任妻子,沾了诗仙的光,比当爹的名气大多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