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口一亿,怎么就没有一所自己的985大学?

网上有一个段子,是幽默自黑山河四省的,说:河南是负责种地的,河北是负责打铁的,山西是负责挖煤的,山东的情况好一点。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大家齐声说:因为教育。

没错,河南河北山西的教育,特别是大学,短板太严重,拖累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我国39所985大学名校,河南一所也没有,河北和山西也挂零蛋;

扩大一下,985以下,另外110多所211大学,河南也只有郑州大学一家,河北也只有河北工业大学这一所,还不在河北省,而是在天津。

山西也是一所,太原理工大学。

有意思的是,顶着这三个省名头的,河南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都不是211大学,都不是省里面的老大学府。

只是,这三个省里面,河南的情况,更严重一些。我倒不是哭穷卖惨,我简单分析一下,大家看一看,是不是河南的危机感更重一些:对河北省来说,马上将会迎来重大利好,雄安新区这两三年之内,计划是2026年,就会有好几所从北京过来的好大学,雄安校区开始投入运营。

对山西省来说,大学虽然也很薄弱,但毕竟全省只有3000多万人口,刚好是河南人口的1/3,三晋子弟上大学的矛盾没有那么突出。

我是河南人,每次听到新闻说,天津人抱怨,从河南河北来的高考空降兵啥的,陕西人抱怨,西安来了河南三门峡洛阳的高考移民之类的,我心里就有两种情绪:一是我们河南的青年子弟,面对高考,对大多数人来说,确实是拼死了也要向上拱一把,饱含心酸的“大润出国,小润出豫”就是从这儿来的,这样的结果就是别人的15岁到18/19岁,有心情有余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候,我们绝大多数河南的高中学生,是在早晨五点,晚上九十点钟的早自习,晚自习中,度过三年,四年时光的。

另外一种情绪,是在我的内心,油然而发的责任感,我能不能把河南的教育这个话题说清楚:

在这100年的发展中,河南的高等教育失去了哪些机会?怎么失去的?

未来,河南的这些大学,在增加zhengfu投入的同时,如何从民间获得一些资源,稳步提升本省的教育科研竞争力?

开个玩笑,当我半年前,认真审视这个使命的时候,我发现,我自己,可能是1亿河南人当中,最适合探讨这个话题的人。至于为什么,等将来这个专题获得大家一点点的认可了,我再来解释。

但无论如何,关心河南教育的人,都会从我这里,收获许多共鸣,甚至是一些耳目一新的角度和观点,我举两个例子:

1、大家都知道,国立河南大学1948年南迁苏州,断送了学校解放后的前途,“zhengzhi站队错误”人人都懂,但当时“河大绝大部分师生为什么会南迁?”,这个深层次的问题,我会从《毛选》第四卷中,另辟蹊径,给出令人信服的新观点。

2、大家也都知道,1969年的京校外迁,河南错失中科大的事情,也知道粮食供应是当时卡住河南接收中科大的头号难题,那我问一个深入的问题:对河南来说,在当时,有没有可能是面临着有比接收中科大,要重要得多得多的战略任务?以至于当时河南会那么犯难几千人的口粮来?

我只希望自己就事论事,还原历史的真实剖面,但不能矫情,至于发展建议,可以思维发散,可以天马行空,但不能毫无根据,呼啦乱扯,浪费感情。

好的,《河南人口一亿,怎么就没有一所自己的985大学?》今天开始,随后10几天,我将会用10几节,来开始河南教育的专题讨论,欢迎大家积极留言参与。感谢您的关注。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