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清华本科、牛津硕士、NTU博士,现在新加坡送外卖,月薪3000

新加坡狮城椰子

2024年07月23日 20:01:34 来自广东省

清华学士、北大硕士、南洋理工博士、牛津大学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

闪闪发光的学历,如今他却在新加坡送外卖。

每天工作11-12个小时,有单的时候为了多赚点风雨不停工,单少的时候就只能在餐厅门口一坐一个小时。

500

图片来自“丁远昭爱留学”公众号

近期这名叫丁远昭的博士,将自己从天之骄子到普通外卖员的生活在网络曝光后,引发无数网友的共鸣:

新加坡找工作真的太难了!

而且怎么感觉越来越难了!?

名校博士后,他在小红点送外卖

500

1985年出生的丁远昭今年快40了。

在中国,他绝对算得上是天之骄子的那一类型,在所有都在说着“不上清华北大难道是我不想吗???”的时候,他高考直接进入了清华大学,专业方向为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毕业后,硕士又进入了北京大学,专业为能源与资源工程。

一举将清华北大两所中国顶尖学府学历收入囊中后,他又来到新加坡,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读生物学博士。

技多不压身,2018年继续来到英国牛津大学就读生物多样性硕士。

毕业后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成为博士后研究生。

500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高考进清北,人生海阔任鸟飞。

如果按照这样的人生剧本走下去,他应该在某个拥有雄厚研发实力的研究所做着高大上的研究员工作,或是在某所名校学府做着导师教授之类的学位。

但2024年,丁远昭却做起了新加坡本地的熊猫快餐全职外卖骑手,“一周七天,没有其他收入。”

“一天得干11-12个小时,”,因为接单越多奖金越多,所以:“越跑越像打了鸡血,完全停不下来”。

500

图片来自“丁远昭爱留学”公众号

在旁人看起来,是一个天之骄子的陨落从研究员变成外卖员,人生巅峰跌入谷底,但对于丁远昭来说,对如今的小日子十分自豪。

“平均每天赚50-100新是有保障的,每周可以赚700新元左右。”

他还晒出了自己的收入流水:

“周日一天总共赚了254新元,约合1351人民币。知道为啥(我)那么卖力了吧?”

500

图片来自“丁远昭爱留学”公众号

高学历在新加坡找不到工作?

并非个例!

读硕士没用,我拼不过本科生

500

Michael 是中央财经大学本科生,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金融学相关硕士学位。

离开中国飞往新加坡之前,他曾经对留在新加坡信心满满,但开学不久当他接触到比自己更早来新加坡的学长学姐后,却发现现实相当骨感。

“在新加坡本地,本科生反而更吃香。想要靠读个研究生就留在当地的想法,真的好幼稚!”

“因为本地大学的本科水平其实已经很高了,完全能满足新加坡当地用工的人才需求。”

“别人花四年时间适应新加坡的社会,很容易融入新加坡本土公司,而我们这种只读了一两年的硕士,反而拼不过那些本科生。”

500

毕业之后Michael在新加坡刚找了半年工作,心态就彻底崩掉了。

“有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当时整个人都非常焦虑!很多公司给的offer连4500新币一个月都达不到,但申请EP的门槛都到5600新币了。”

“我国内C9大学出来的,又在新加坡读了新加坡国立大学这样的好学校,结果在新加坡连EP都申请不下来,完全接受不了!”

后来Michael 还是选择了回国,在上海一家投行找到了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对于回到中国这个决定,有遗憾却也并不后悔。

500

“或许当时我愿意低头接受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奋斗几年也可以在新加坡扎根留下来。但并不后悔,毕竟现在的工作待遇非常好,读书还是很值得的!”

“唯一遗憾的就是,面对人生挫折明明可以忍一忍、拼一拼的,但我选择了退缩和逃跑。”

其实Michael并不是个例,很多在新加坡留下来的人从事的并不是之前的本科的专业:

学会计的后来成为了华文老师、学理工的改行做了自媒体人、学艺术的自修了视频剪辑……

500

图源:油管博主Bonie L

为了留在热带的小红点,他们将自己揉扁搓圆,捏成了新加坡需要的形状。

靠会这个,我打败了其他人

Carol毕业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如今在本地的一家广告公司任职。

500

“毫不夸张的说,我的同学里99%都无法留在本地只能回国发展或者继续去国外深造,但我却留下来了。”

“只因为我说了一口流利的Singlish!”

Carol告诉椰子,艺术类的专业在新加坡其实很难找工作,而且这部分公司的业务并不完全和艺术专业性挂钩,反而更需要理解本地用户的需求!

“我刚来新加坡的时候就好喜欢当地文化!很多中国来的同学都觉得Singlish太low了,但我觉得完全不会啊!”、

“本地人的lah~leh~语气词很亲切,还有他们说话时候的那个口吻强调,有点嗲嗲的还很戏剧性很特别。”

500

因为读书的时候就完全认同新加坡文化,和土生土长的本地学生交往很多很密切,面试的时候一口Singlish和面试官聊得十分投缘,很快Carol就接到了Offer留在了新加坡。

“其实新加坡人对国家自豪感很强的,你越真心喜欢他们的文化,他们越容易接纳你。”

普通人别来,拼不过马来西亚人

在YouTube频道拥有5k订阅者的刘姐,近期在视频里劝退想要来新加坡打工的45+人群。

“如果是年龄在40岁以上的这些,我是真的建议你们可以考虑去其他国家看看。”

500

刘姐其实说出了疫情后新加坡打工市场的一个很大的趋势:

随着新加坡汇率升高,一新币可兑换3.5马币,越来越多的马来西亚人愿意来新加坡打工赚钱。

相对于中国来说,这些马来西亚华人更了解新加坡的文化,而“他们的英语、马来语和华语都非常好,是我们(中国人)最大的竞争对手!”

500

“消费越来越高,曾经一个床位200新币左右都有,但现在起码要400新币,更别说单间了。”

“40岁以上只能找普通的工作,除了住和吃,根本没有多少钱能省下来。一个月顶多6-7k人民币。”

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一水相隔,有不少打工者选择当“越堤族”,每日穿越柔佛海峡来到新加坡打工,结束一天的工作再返回新山居住,这样可以节省一大笔生活成本。

500

(浩浩荡荡往返于新加坡和新山之间的马来西亚越堤族大军)

但对于远赴新加坡的中国人来说,在这里吃穿住行的花费却避无可避,只能看着不断攀升的生活成本,吞噬掉辛辛苦苦赚取的工资。

椰子其实非常敬佩文首提到的那位送外卖的博士生,在评论区有人说:

“越是有能力的人越不在乎面子,也不在乎眼前的难关……他们可以做体力劳动,也可以做脑力劳动,可大可小,人生的经历而已。”

而丁远昭的回答,似乎更符合在新加坡留下的芸芸众生的心态:

“干活赚钱,讨生活而已。”

500

新加坡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如果你愿意为他改变,放下曾经的闪光学历、对专业的执着、对面子的维护、对身份地位的执念,对文化的固定思维——小红点会容纳并接受你。

而越是权衡着“值得or不值得?”,彷徨着、无法下定决心,这个国家离他们越遥远。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