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生是补习班补出来的吗?

5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早晨看了则帖子,说中小学的尖子生100%都来源于补习班。做了一辈子老师,真不想砸别人的场子。但看了这些话真有些气愤,那就来揭揭补习班的底吧。事先说明,我虽是老师,但小学和初中没教过,先是在大学教书,后来出了点事,就回老家高中教书了。

高中的孩子一般是没时间去补习的,所以补习现象一般出现在小学和初中。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小学和初中补习的了解。当然现在高中生参加补习也很普遍了。

还是先从一个故事开始吧。

2005年,老家县出现一所私立完中。什么意思?就是包括初中和高中,完全中学的简称。这样在这个县就出现了私立与公立竞争的镜头。开始各级领导对这所私立中学还是寄予了厚望的,希望由此引来一批高质量的教师,改善这个县中学教育师资力量的结构。但县领导的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县是引不来金凤凰的,这与私立公立无关。没办法,这所私立中学只能在本县采用各种办法挖公立学校的老师。但私立学校在县里出现那时还是一个新现象,并不能获得公立学校老师的信任。尤其是很多编制老师对公立学校的工龄以及编制待遇等很看重,所以这所私立学校只能挖到一些在公立学校代课且无编制的老师。

可想而知,这样的师资是无法与公立学校竞争的。为了这所学校在这个县的生存,他们想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办法,到下面各个小学毕业班和初中去进行招生考试,(我们也不知道县教育局为什么会给予这所学校这样的权利)然后把选定的学生招进学校进入相应的班级,根据这些学生入校的成绩对学费进行相应减免,有的则是全免。在随后进行的全县质量测试考中,这所私立中学的初中全面碾压当地的各所初中。这成了当时县委的一大政绩,这所私立中学还成了当时扶持贫困学生的典型,他们的校长还被为湖北省人大代表,后来还差点成了全国人大代表。

但懂行的人一看就明白,这所学校在当地是采用的掐尖式招生,把别的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据为己有的办法来出所谓的成果的。它的出现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教育教学环境。再后来他们又把这种办法应用到高中,所不同的是它不能到下面各高中学校去组织考试,它就在自己学校内组织考试,凡想来这所学校读高中的学生就来参加考试,同样对达到相关成绩要求的学生对学费实行减免。

放下这种做法所产生的后果不说,但这所私立中学采用的这种招生办法却被当地的一些从事补习的老师学了去,他们也采用这种招尖子生进补习班学习不收钱,有的甚至反而给补习学生钱的办法吸引学生。当然他们给这种行为取了一个很冠冕堂皇的名头,经补习考试后成绩优秀,除退回已交补习费外,给予额外奖励。这样尖子生在假期参加补习不仅省了家长们的操心,还能获得一定的报酬,真是一举多得,家长学生何乐而不为?明面上看尖子生参加补习还提高了成绩,这就更加吸引那些成绩一般的学生参加这个补习班了。本质上这些尖子生并不是补出来的,而是这些补习班招来做广告的,有些尖子生还成补习班的辅导老师。

我教书的这所高中就有一位语文老师,教书很一般。他有一儿一女,这一儿一女在读书时是出了名的顽皮,高考当然不行,后来就在家游手好闲地呆着。为了这一儿一女有事可做,他也租地方办了个补习中心。他当然也采用了这个办法。

但高中的尖子生的生源还是有限的。我在前面的帖子里也说明过,我一直是尖子班的班主任。有一天这位老师找到了我,说要和我谈笔生意。由于都是同事,我就直截了当地说,“我又不做生意,你和我谈什么生意?”他让我在我们班介绍学生到他那个补习中心去,每介绍一个1000元,他甚至我要开价。开始我还不是太理解。我问他打算收学生多少钱,才能赚回这个本。他笑我不懂行情,说我的班上的学生是去为他赚钱的,他根本不会收他们的钱,还会给他们钱。他解释了半天我才了解了真实情况。

我当然拒绝了这位同行的生意,但同时我也在班上宣布了一条纪律,凡到补习班去补习的同学也就失去了再坐在这个班的资格。

我反对学生补习是有根由的,根由就在这。难道这些尖子生是补习班补出来的吗?更有甚者,一些在学校教书时三流四流的老师,办补习班后,他们还成了名师,如我前面说到的那位同事,这“名”从何来?所以家长们,别再信那些补习班的广告宣传了,把孩子送到那去是接受污染,而不是什么补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