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以倭代唐的想法需要正本清源

近年来总是能听到什么“中国无唐构”,“大唐风情在日本”这些以倭代唐的说法,听得很生气也很好笑,这也正好撞上了我曾经的研究分野上,来和大家聊一聊。我以前在日本京都和奈良待过很长一段的时间,并在曾经的本科和研究生期间以及工作之后多次前往全国百余处的古寺古庙,相信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说真的,感觉能说出开头提到的那些话的人要不是完全不知道我国古建的情况,要不真的就是纯纯的坏。借此机会和观友们分享一下,也请大家务必关注平时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代换

首先,我国有没有唐代的建筑,当然有,我国比较少的是唐代的木构建筑,目前宽泛些算就是四座,我国境内保存很多唐代的砖石建筑。目前我国仅存的唐构木构建筑都集中在山西(当然,是不是还有建筑散落在乡野中也未可知)。而日本的唐构木构建筑有多少呢,有三十多个,不否认,确实比我国唐代木构建筑多。但请大家注意,唐构建筑唐代建筑是不一样的,一个是以唐代建筑构型为模板搭建的建筑,一个是从唐代建造的建筑唐代建筑未必一定是唐构的,就比如很多宋、辽和金的寺庙就未必是对应朝代构行的,也会采用唐构。山西很多知名的古寺始建年代远远早于唐朝,所以,拿唐构建筑和唐代建筑混淆在一起,就很不合理。当然,不需要否认的是,日本的唐构建筑对于我国对于唐构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那么,是不是日本的唐构就能够代表真正的唐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首先,大家需要明确的是,唐朝跨度接近300年,300年的时间里,作为一个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的行业,建筑行业尤其是当时的木构建筑行业绝对是在不断发展的,大家如果对于有关古籍和论文有所涉猎,都很清楚唐代木构营造技法之种类繁复,其成果的花样百出;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但大家如果前往过日本京都以及奈良,可以很明确的感受到其唐构建筑以及后续的仿唐构建筑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其很多技法完全没有体现,以较为单一的构型来代表唐构,是不是太小看唐朝了?那么就有人问了,难道我国的唐朝建筑就能够代表唐朝吗,是不行,因为确实不多,但说过了,我国唐朝建筑还有那么多砖石建筑和文化典籍进行考证呢,不然我们是怎么知道那些那么多营造技法的呢?另外,更重要的也就是下一点需要提到的,就是我国文化的传承性。

其实总是能发现,大家对于每一个朝代的理解总是标签化的,总感觉一个朝代就是一个模板,比如紫禁城就代表清朝(明朝:我呢?),但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忠实支持者,历史的发展本质上是高度连续的,本身就需要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大背景。回到我们刚提到的问题上,我国的文化传承性就决定了我国对于唐代建筑研究的高度。之前提到,唐构建筑不一定就是唐代的,其实很多宋代建筑也能够看到唐构的影子,辽金时代的寺庙的构型和唐代有很多类似之处,这都是我们研究唐构建筑的有力材料。拿数量多少来比较,而不是拿传承技法作比较,以倭代唐这个观点就完全站不住脚。

接着,我这里提出一个爆论,可能不正确:“在我国非专业研究领域范畴,我们完全没必要盯着唐代建筑”。说得不好听些,别动不动说什么我国唐代建筑少是因为我国不关注文物保护这些毫无根据的话。我国古建种类之繁盛,类型之丰富完全不是日本、韩国这些汉文化辐射圈内的国家可比的。怎么,就唐朝是朝代,我国上下5000年历史,后面的朝代都不是朝代了是吧?木构建筑从宋代开始逐渐调整技法,其斗拱逐渐变小,建筑整体比例更佳,辽金时期更是有自身特色,兼具唐宋辽金风采;元代建筑粗犷大气,气势磅礴;明清建筑更是达到了顶峰,紫禁城就是最好的例证,其木质结构之精巧,结构之繁杂,外形之优美又怎么是传习唐构在千年间发展逐渐落后的日本唐构方法可比的呢?我国的唐构建筑早就在传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演化,这里不是在贬低日本建筑,日本建筑当然有其自身的优美之处,我也曾多次前往京都东大寺、东本愿寺以及南禅寺等百余所寺庙观摩,其精巧的技艺也令人惊叹,但以日本传统建筑贬低中国传统建筑,这是什么心态呢?别听了日本仅拿日本的唐构建筑这个数量这一点,就跟着说唐代建筑正统在日本,这种老祖宗听了都需要跳起来扇俩巴掌的话。

最后,给一句建议,大家实际上何必着眼于唐朝,不否认,唐朝国力强盛,万国来朝是我们一部分同胞的期待。但其他朝代难道就没有值得称道的吗,从商周末至明清,历朝历代都有其丰富的内涵,这里引用一句在观网可能会被喷的一个人的观点,乾隆皇帝:“中华统绪,不绝如线”(当然肯定有人会喷说这是乾隆给满清统治树立正统性)。我略作修改,中华统绪,不绝如洪,我国丰富的文化宝库正如滔滔江水一般,汹涌澎湃,每一个在岸边欣赏的人们都会不由地心生敬意。我国悠久的历史本身就应该是大家应该最值得骄傲的资本,你我都是这伟大史书中最新的一页。

因此,请大家务必关注以倭代唐这种言论,本文仅作引论,观网藏龙卧虎,大家如果对于我国古建感兴趣,欢迎大家交流。我也由衷期望我国古建研究能够多多宣传,让大家知道古建这个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下一文,我们聊一聊为什么我国古建和日本古建保存情况如此不同,对于不了解日本历史的朋友,可能较难理解这个问题。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