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novo最近的想法(2024-07-10)

看了《龚刚:防控金融风险,应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guancha.cn)》,结合最近的短视频和最近的观棋有语,有如下感想:

前40年,中国经济是爬坡和闯荡式的,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极限,我们天真无邪的认为这个世界“只要好好努力,就能过上发达国家的生活”,就像“只要走到彼岸,这个彼岸是永恒存在的”,经过40年的发展,我们认清了这个世界的本质,认清了一些神话的破灭,认清了我们自己极限,认清了我们自己的能力。今天中国正在做的,已经从天真无邪向罗宾汉转变,这种转变意味着“我们一定是要和旧有秩序激烈竞争的”,如果妄图“和平崛起”简直是太过于奢望,美国的好生活是完全基于霸权、血腥奴役与国际剥削的,是靠战争毁掉别人的生活,从别人的肉里克扣出利润来肥了自己的。现在我们要整顿这个国际格局,我们必然面临激烈的斗争,这种斗争情况下,再继续沿用40年来的经济金融模式,本身是有风险的。毛主席的无外债、无内债,本质就是基于“当时中国是一个斗争环境”的。想和平崛起?除非曹操驾崩了,这个曹操不是指拜大人驾崩,我是指他内战。

40年来,我们的人心是有点涣散的,有钱人想的是“逃离这个国家”,这种情况下,我们完全是“金融泄气”的,政府辛辛苦苦调动发展起来的财富,没有进入内循环,就直接肥了国外。一方面是我们大力引进外资投资,另一方面是我们实质加大投资移民,或许流入的钱远大于流出的钱,但真正要触发国内大循环的时候,我们是失血状态的,国内不能调动和吸引富人和中产的国内消费。外逃的资金,在我看来,很难完全限流,但先富拉动后富现在看来是完全无用的,反倒有点成灾的味道。

在这种情况下,股市上的两融能关就关吧!否则救市要消耗的弹药量过大。网上各路牛鬼蛇神的言论,一一限流,阻挡不了人们的好奇心,还是会通过各种渠道,道听途说、迷惑上当、反起哄、帮倒忙,所以先把2融的放大效应关闭。这样,池子里,除了政府最大外,其它都是小卡拉米,有利于政府指挥。土地财政可以解决初期国内缺钱的情况,但现在国内资本泛滥,资本绞尽脑汁在国内求升值空间,这样循环下去,我们很可能成为美式金融泛滥的情况。前40年是从贫穷->探索极限的爬坡和迅速膨胀期,这段时间,我们力求填满欧美甲方的需求空隙,现在我们的确成功做到的,接下来我们的发展不会那么快,我们进入了“经济飞行期(而不是之前的爬升期)”,既要经济运作,又要可持续发展,世界上留下尚未开发的空间越来越少。如果缝隙是水源的话,那今天之所以国际竞争激烈,欧美都参与肉搏厮杀,正因为所剩的池水(缝隙)不多了。20年前,中国这块空间,就是欧美眼中的缝隙(一块未被充分开发的空间),今天,我们认为欧美体内有我们期待的开发空间,你要欧美自己怎么想?今天出去移民的人,想着外面还有一片净土,没有国内这么卷;但当中国早已将压力传导到他们的目的国,他们未来可能不卷吗?(欧美都在推动“再工业化”)要么欧美跟着我们一起卷,要么欧美被我们排挤出发达国家行列。一旦这些发达国家被排挤出去了,他们还是这些移民人群的乐土吗?我怎么不见他们移民去阿根廷这个前发达国家呢?所以,抑制泄气,要正视“卷的外溢性”;但靠劝,这些一心想逃出的“难民”是不会信的,还是要靠“打板子”。

虽然美国包机遣送润人,但我觉得:我们能别回收,就别回收,这些人的资本已经在第一波润的过程中消耗掉了,如果他们回来再借一屁股高利贷,再进行二次、三次润的话,实际也是消耗了我们国内的财富。高利贷虽然可恶,但高利贷也有资金来源的问题,高利的诱因是因为过去40年的发展,人们习惯了动辄丰厚的回报,而不适应现在清汤寡水的正常利率。或许,我们到了一个需要重返“均富+少数出色贡献的人稍微富一点”的环境,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解决“泄气”的问题。当然,同时还要进一步实现欧美才有的生活品质,即:富裕的居住面积、私人庭院。这种居住环境,基于中国的人口,比较适合在目前一梯2-3户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平层的面积,甚至实现一些方案中“复式+大阳台”的做法,已实现每户可在阳台实现小园林的方式。中国的商品房小区,相较于国外的独栋别墅而言,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一个小区可以共享一个多样的园林,小区至少免去了自己修屋顶、修水电的烦恼,小区物业通常的入户维修可以减去这部分烦恼,但缺点是“私家园林、私家泳池”较少,虽然泳池仍可由小区提供,但私家园林仍旧是不少人向往别墅的原因之一,但又不是所有别墅的绿地都打理的“可以入眼”,所以一些复式+大阳台园林的高楼设计就比较可取。就“人民对于居住条件持续改善的追求”还是可以继续做文章的。有了富裕的居住面积,才能奢望“买买买”来填充居住空间,持续拉动消费。

先富带动后富,使先富可以抢占更多资源,自然“道德和抢占先机相比,道德可以忽略”,人类社会,很多事情,先机比努力更重要:先搬到一块居住地,只要这块居住地还会有不断的人搬过来,这块居住地就必然是升值状态,先搬过来的人就享受了这个升值空间。论资排辈,本质也是先机性的。先看好一只股票,在它低位时买入,等待升值;也是先机性的。先机就意味着财富的加速扩张。所以先富促进了不平等,且先富并没有像原先设想的那样去推动内循环,而是部分泄气开溜了。或许政府对于个人、私有财富需要设置一个“准备金”的概念来锁住部分国内财富,如果移民或外逃,这部分财富就充公,使得这部分财产本质就是一个“国内治理安全保险金”,这部分资金算活期储蓄,给利息。虽然看起来有点黑,但作为ChinaTravel的兴起和中国吸引力的提升,很难说:接下来不是“天下乌鸦一般黑”的局面。换句话说,要阻止润人,就是“国内国外一般黑”,没有了高低套利空间,润人润的意义也就降低了。润出去要过得比家里好,那润就有吸引力,润出去还没家里好,或润出去以后发现“真的被骗了”,那回来后至少不会再润。像现在很多润人被美国打包送回来后,还想着润第二次的,要么中国出入境能做到“永世这家伙就别想出国旅游了”,否则这只是又一次折腾我们自己。

对于国内普及性的金融教育,我不看好,去看看金融心理学就知道了:所有参与金融的,都是谋别人兜里的财富,对于机构而言散户也不是好人,对于散户而言机构也不是好人,看起来“投资者教育很用心,效果也不错”,但总是“扎紧了一头,另一头就破开了”,这本质就是金融心理学的战术,成熟心理的人总是占全局的少数。美国算得老道了,中美高层博弈中,美国也保不齐要犯错。这种较量头脑的事,靠教育只是相对好一点点;这种情况下,要靠资本市场实现再次分配,机构不能比散户拥有太多实力,包括:信息不对等、反应不对等(高频量化)、资金不对等(散户不一定敢两融,但大资金左右市场过于容易)。如果把机构和散户放在同一起跑线上,机构可能就没兴趣参与了,因为风险直线上升,市场将缺乏活力。如果政府要来创造活力,那就一定要结合上帝视角,这没啥好忌惮的;上帝视角就是:每只股票所有参与者(机构+散户)的持股数量和持股成本、银行的可用资金量和可用资金的变化量、相关报道的内容和报道的发布时间(看是否有集中报道的情况)。政府继续需要机构的推举做市,也需要控制人民不能损失过于惨重,这有点难,因为政府无法通过致电告诉人民买什么股票,因为这太容易被诈骗效仿玩坏了。虽然这可以通过“针对每一个个人的操作习惯”来预测某人换股的潜在概率,并无法正好迎合上去;所以这个再分配的调节,是有点困难的。

均富的确会导致“再次大锅饭”,但好在于自然法则中始终蕴含着“攀比与竞争”,动物相亲总想找那些日子过得比较舒服的对象一起生活,人类也是一样的。我们不希望看到人们“佛系”,同样,攀比也是佛教所劝说的对象“不要攀比,无欲无求”,那方法其实就很明确了,在均富的基础上,挑逗“攀比、欲与求”,也就是“差异化生活”。这个攀比、挑逗、刺激的情况很容易实现和激励,之前国内的炫富式传播就是一种刺激。谁躺谁Loser,躺吗?别的不说,父辈就是大锅饭,就不攀比吗?张三家买了缝纫机了,李四家也要想办法;老王家买了电视机了,老李家也得想想办法吧?均富不等于“必然佛系”,市场经济下,想躺下的终归会想尽办法躺下,国内不让躺,就逼着躺国外去。躺和均富也没有等价关系,我们市场化40年,想躺的,挖空心思,就算走线也要躺出去,拦得住吗?(先写这些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