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都是浙江农村出身,都是家境贫寒,但都是读书上大学才留在了大城市

【本文由“大水风”推荐,来自《上海人“精明、小气”的印象,更多还是地方财政长期几近“涸泽而渔”下的无奈》评论区,标题为大水风添加】

  • 灵魂不一
  • 还是一句简单的话,要不和其他地方对换一下,如果可以选择,你是愿意投胎出生在上海还是 其他省份?

出生于上海也是前辈努力而来的,上海是座移民城市,上一辈人的努力加上国家特有的户籍制度才有了你说的生在上海的幸福。拿我自身来说,我的父母都是浙江农村出身,都是家境贫寒,但都是读书上大学才留在了大城市。

还有一点就是,解放初期的户籍登记,是直接登记在住人口的,以此作为户籍登记的来源,所以,50年在上海有固定居所的就有上海户口(我因为工作原因看过很多解放前和解放初的户籍登记原件,多少了解其中的情况)。当然文章中也说到58年左右动员了一批人回乡支援农业建设,其实就是困难时期城市生活受影响,动员了一批原籍附近省份的人口回乡定居,那是特殊时期引发的特殊事例。除此以外,从上海出发去外地的就几乎就是两类人:知青和支(援)内(地建设)。我的岳父解放前在烟厂做童工,解放后因翻身感强烈,主动报名去外地支援建设,直到退休才将户口迁回上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