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网贷陷阱中的年轻人,国家要“出重拳”!【弓道是非】

近日,《法治日报》发表文章《“困”在网贷里的那些年轻人》,提醒年轻群体,小心网贷陷阱。

讲下这篇文章的背景。最近各应用商店,正应监管的要求针对贷款类App展开排查。《法治日报》因此做了一个系列报道,聚焦网贷乱象,探寻治理路径。其中的第一篇,关注的对象就是年轻群体。

500

为什么首先关注年轻人?因为年轻人和老年人,是两个最容易被网贷“套牢”的群体,同时也是因为又一批大学新生即将入学,而大学生群体,正那些网贷公司眼中的“香饽饽”。他们大部分已经成年,却仍然涉世未深。自制力弱,辨识力不足,容易受到诱导,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也是社会经验缺乏的直接结果。但是,这却不是他们深陷网贷泥潭,难以自拔的根本原因。问题的根源,在于有人利用这点来牟利。

一方面,资本通过他们掌控的媒体、广告和社交平台,把持大众文化的“最终解释权”,给大众灌输消费至上的价值观,不断鼓动人们去买买买。“网红”“轻奢”“同款”“情怀”,各种概念反复洗脑,算法推荐精准打击。在这样的消费主义环境之下,即使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也难以众人皆醉我独醒,更何况是还未踏上社会、或者初入社会,心中尚无挂碍的年轻人。

另一方面,为了诱导年轻人借钱,赚取高额利息,网贷机构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开发出各种套路。比如说,最新的模式“手机贷”,让你租商家的手机,拿到手机后变卖折现,然后再以支付租金的形式来还款。当然了,租金远高于正常水平,还有各种手续费、变现时的折价,算下来的年利率,有的甚至达到了400%,远超法律规定的上限。

500

再比如说“贷中贷”,有些贷款机构利用自己的合法资质,在运营的APP里为无资质的第三方引流。还有的网贷公司,跑去和教育培训机构勾连,在培训中嵌入网贷,让学费的“窟窿”越来越大。这些网贷套路,针对年轻人上网习惯、消费需求和心理特点量身定制,通过别有用心的设计,诱导年轻人低估借贷的风险和成本。等到他们开始支付代价,才发觉自己落入了圈套,悔之晚矣。

而这个时候,网贷公司就会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借款人的亲友信息,狂轰滥炸式地打骚扰电话,要求他们向借款人催款。丢脸,难堪,不想让家人知道,不想让亲友受连累,借款人会因此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就在此时,又有网贷平台打来电话,询问要不要借款?身处这样的情境之下,年轻人极其容易产生借钱还贷的想法,明知网贷的代价,却仍然以贷养贷,债务越滚越多。《法治日报》报道了一个案例,借款人因为不断拆东墙、补西墙,在短短一年之内,在九个平台借款,8000元的原始债务,涨到了8万余元。在接受采访时,她说:“有一段时间,好像所有平台都知道我很需要钱,会有不同的平台打电话给我推销贷款产品。我就安慰自己,先不想了,能还一个月是一个月。”

相比银行等传统贷款渠道,网贷平台门槛低、放款快,可以解决个人和小企业短期的流动性需求,有一定的金融功能属性。但是,它们带来的风险不容小觑。一旦游离于监管之外,再加上社会环境的推波助澜,隐患就会变成破坏,让无数人深受其害。消费氛围的渲染,网贷机构处心积虑的算计,让刚踏入成人世界不久的年轻人,背负上了沉重的“青春债”。他们有的用许多年的苦累来偿还,有的赔上了他们的信用和人际关系,还有的改变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甚至因此步入歧途。这是个人与家庭的不幸,也是社会与国家的不幸,对社会稳定与市场秩序,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国家一直在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公众远离网贷陷阱。比如说大力整治网贷平台,严厉打击网贷犯罪。2021年,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2023年最高法发布相关指导意见,依法规制民间借贷市场“砍头息”“高息转本”等乱象。各级司法机关持续发布各种“套路贷”的指导案例,及时把最新“套路”公之于众,让大家有所防范。

500

再比如说,常态化开展金融理财教育和法律意识教育,提升年轻人对网贷风险的认识水平;同时提供更多合法合规的,针对年轻群体的个人融资途径。我国的校园资助体系已比较完善,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等,能够有力支撑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然而,只要暴利存在,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不法之徒。根治网贷乱象不易,扭转消费主义观念,更是一项漫长而艰难的任务。在国家不断“出重拳”的同时,作为青年群体本身,也要加速成长,主动学习消费信贷相关的知识,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提高自己的消费管理能力,摒弃虚荣消费、攀比消费之风气,理性消费、量入为出,不给不良网贷可乘之机。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