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禮包隨行就市,利好零售行業

作者:張志剛,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

500

这么多年不变的自携免税额度理应随行就市地提高,感谢一下中央和香港政府为香港零售业送出的这个喜闻乐见的大礼包。

500

中央政府在七一回歸前再送給港人「大禮」,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提高旅客自攜貨品免稅額度。

內地居民旅客自香港進境內地攜帶行李物品的免稅額度由現行的人民幣5,000元提高至人民幣12,000元,同時保留在進境口岸免稅店額外購買人民幣3,000元免稅商品政策,額度合計人民幣15,000元。

500

這利好零售市道的新措施宣布之後不久,特區政府統計處即公布,5月份零售額305億元,按年跌11.5%,差過市場預期的10.8%跌幅。

因為5月份有「五一黃金周」的支持,業界希望可以沖沖喜,但最後都只是勉強過了300億大關。

但如果單看數字,那似乎比4月份的略有進展。4月份的零售額只有296億元,按同期下跌了14.7%。

如果以同期比,5月份的零售額比去年同期的跌幅明顯比4月收窄。而實際銷售數字也比4月略有上升,但力度有限。

如果有五一黃金周的支撐,零售額也只是略為超過300億,踏入6月份這個傳統銷售淡季,零售市道更不樂觀。

在討論香港經濟結構時,我們往往把旅遊業和零售業混在一起,並無嚴格的區分。並且把旅客的購物消費,也歸納到旅遊業的收益當中。

和世界各地的旅遊業相比,香港本身就有其特點。

香港一直都是自由港,絕大部分商品都是免稅,所以本地同類商品,就算經營成本較高,但因為免稅,所以商品價格一向都有競爭性,購物也就成為觀光旅遊的一個重要成分。

對於內地旅客而言,這個購物成分,就更加被大幅度放大,因為過去內地對進口產品的稅務較高,也有增值稅,尤其對奢侈品,稅額可以超過四成,因為銀碼大,實際的稅額也高。

但香港和內地陸路相連,往返便利,那就令到購物成為旅遊的重心。再說白點,許多人其實是「旅客」為名,「水客」為實。

當然,過去一直有個人攜帶貨物免稅額的限制,5,000元這個限額也維持了相當長時間。但過去對這些限額的執行,時鬆時緊,有時甚至形同具文,每個關口往往有所不同,這就造就了香港零售業的長期興旺。

因為香港在長時間內,都成為全國唯一,也是最大的「免稅品店」。

中央和特區政府都沒有公布過內地訪港旅客每年的購物總量。但就算沒有官方數字,按圖索驥,也不難估算得到。

看看香港在過去20年的零售總額(見附表)。

500

在2005年是2,044億元;到2010年,一下子就跳到3,250億,升幅達到59%;2013年到達高峰,去到4,945億元;2014年雖稍有回落,但仍維持在4,932億元,之後反覆下滑;但到2018年,又再上升到接近2013年的歷史高位,達到4,852億元。

如果我們用2018年作為一個本地居民的本土消費,再加上訪港旅客的購物消費,用這個總額,去對照一下新冠疫情下,並無旅客訪港時的水平,那其中差額,大概就是旅客訪港時的購物金額。

疫情三年,第1年的零售額跌得比較厲害,只有3,265億元,之後回升到3,529億元,往後又再回落到3,500億。

結合實際疫情分析,2021年算是疫情平穩,生活正常,大概可以根據這個數字來作本地消費的基礎。

用2018年和2021年的數字相減,差額是1,323億,以此來推斷作為自由行來港的購物金額,雖不足亦不遠矣。

這1,300多億元的購物,當然有部分是旅遊娛樂的正常購物行為,但大部分是因為香港購物的免稅待遇。

500

翻查資料,目前5,000港元的自攜免稅限額,是在1996年年中頒令決定,距今足足28年。

業界爭取提高免稅額度,亦多是以此為據。就算每年以4%的通賬增幅,這個免稅額亦應該調升到接近三倍。中央政府今次的調升自攜免稅額度到15,000元,大概也是基於這個推算。

但在實際的操作層面,邊境關口長期沒有嚴格執行5,000元這個免稅額度,5,000元這免稅額度就不是一個可以用作比較的確實基數,更何況香港是面臨內外夾擊的狀況。

一方面內地旅客購物減少了,另一方面香港本地購物消費不斷受到北上消費、內地電商的侵蝕,所以本地零售業仍然是向下尋底。

增加內地旅客的免稅額度會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但相信還未能完全抵銷下行壓力。

如果看過去零售的數據,年初和年底是消費旺季。踏入6月,就是開始每年的零售淡季,一直要等到12月才重新步入上升軌。

如果以頭五個月的情況來計算,只及2018年這好年頭同期的七成七,和去年同期相比,也只有九成四。

平均一算,今年零售額可能在3,700億到3,800億之間,一下子就回到2011年的水平。

在倒退13年的大前提下,再步入未來六個月的例行淡季,雪上加霜,可以預見。

(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