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讲古:反段矦厚

500

甲骨文【反、矦(厂矢,城墙四角弓矢会意)、厚(厂享,城墙上锅灶享亭会意)】,词例:在反(地名)。版筑城墙河堤,安排人员巡守。引用为反复、诸侯、脸皮比城墙厚。

侯字厂形构件正反上下无别,象征城墙四角。证明不是山崖形。

500

金文【厚(厂亯)】。略有变异。引用为临战厚赏犒劳三军。

亯(锅灶厨房或进餐亭台、祭台)就是享(亨)字。

王臣簋金文字形,构件是【复字少夂(脚)】,本象推理为食堂,每日二三餐往复于食堂。衍生腹部字。

500

衍生版板坂阪饭返、候堠糇睺喉字,引用为版筑、夹板、午饭、往返,守候、喉咙。《说文》阪(坂),坡者曰阪。一曰泽障(堤),一曰山胁。

衍生形声字:饼、吼。引用为月饼、吼叫。(另:喉是亥的形声字。)

500

金文【段】词例段金、䢼段。反复折叠锤炼海绵铁,引用为段打。百炼成钢,引用为分段、段落。《说文》段,椎chuí物也…其藉以椎(锤)物之石曰碫。《广韵》段,分段也。徐灏《说文注笺》段、锻古今字。

衍生锻、缎字,引用为锻炼、绸缎。日行万步,有如锻打。《急就篇》履舄鞜襞绒缎紃(缝贴于鞋跟的革片、丝绦之类)。《说文》锻,小冶也。按,熔铸金为冶,以金入火焠而椎之为小冶。”

音韵:

反返饭fan板版钣坂阪ban段锻缎椴碫毈腶duan

矦侯候喉堠猴厚hou亨heng亯享xiang

坂阪 bǎn山坡,斜坡:~上走丸(喻迅速)。

500

汳 biàn古运河名。晋以后被认为是汴水的下游,「汳」名遂废,通称汴水。又名通济渠。是沟通黄河和淮河的骨干运河。全长650公里。《说文》汳,水。受陈留浚仪阴沟,…,东入於 泗。(自河南荥阳的板渚出黄河,至江苏盱眙入淮河。)

毈duàn蛋内坏散,孵不成小鸟:“兽胎不贕,鸟卵不~。”

腶duàn〔~脩〕经过捶捣加上姜桂制成的干肉,如“(主妇)取糗与腶脩,执以出。”

碫duàn磨刀石;也泛指石头:“兵之所加,如以~投卵者,虚实是也。”《广雅•释器》碫,砺也。坚石可为椎物之椹质者。

500

字义引用逻辑分析如下:

①版筑法:外设夹板,内填三合土,夯实为城墙。薄弱易坍塌,必须尽量加厚。明朝煤矿解决烧砖成本问题之后,夯土城墙都包砖防坍塌。

城墙、河堤、湖堤都是古代最厚的人工造物,是【厚】这个概念的最佳代表。灶的要求是隔热(厚)并向上集火,而鼎鬲釜锅之类炊具则是要求导热和牢固,也就是要尽可能薄而不太易破损碎裂。但又往往因为技术较低而制作得比较厚。此外,锅灶还象征肉食,城墙高厚,不如厚赏以求人心齐。《资治通鉴》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

②反复捶打糍粑(粘糕、饵块),作为军粮、月饼(服更役)、午饭(农忙季节中午加餐)。干粮量大管饱,粽子美味可口,竹筒饭清香扑鼻。大吃货帝国上万年陶器农业文明,餐饮文化源远流长独占鳌头。

③装备弓弩箭矢,戍守边城烽燧。轮值候补,口令吼声核对身份,喉咙受累。

500

甲骨文、金文例句:

甲骨文合集36537癸巳卜,在反贞:王旬亡(无)祸,在五月……

甲骨文合集36819癸巳王卜:贞:旬亡(无)祸,在反。

合集 98 鼎(貞):侯以肩芻。 一 二 三 典賓A

合集 227 辛亥卜,鼎(貞):敖侯來七羌,翼(翌)甲寅用于夫(大)甲。十三月。 三 賓出

合集 401 …鼎(貞):翼(翌)丁子(巳)用侯告歲羌三,卯牢。 賓出

合集 697 鼎(貞):乎(呼)比(虣—暴)侯。 一 二 三 典賓A

合集 3297 戊戌卜,㱿鼎(貞):王曰:“侯豹母(毋)歸。” 3 戊戌卜,㱿鼎(貞):王曰:“侯豹,!余不爾其合,以乃史歸。” 4 鼎(貞):王曰:“侯豹,女(汝)史,受。” 5 己亥卜,㱿鼎(貞):王曰:“侯豹,余其女(汝)史,受。” 典賓B

殷周金文集成

4208 1 段𣪕 唯王十又四祀。十又一月丁卯。王真畢󱴘。戊辰曾。王蔑段𤯍。念畢仲孫子。令龏𢦚󱮅大則于段。敢對揚王休。用乍𣪕。孫孫子子萬年用亯祀。孫子󰶟引。

5863 1 段金󱞘尊 段金󱞘乍旅彝。

11677 2 八年相邦劍 八年。相邦建信𪱛。邦右庫工帀䢼段。冶𪱛󱫜執齊。

11678 1 八年相邦劍 八年。相邦建信𪱛。邦左庫工帀䢼段。冶𪱛󱫜執齊。

11680 1 八年相邦鈹 八年。相邦建躳𪱛。邦左庫工帀䢼段。冶𪱛出執齊。

11681 2 八年相邦鈹 八年。相邦建躳君。邦左庫工帀䢼段。冶𪱛□執齊。

500

经典例句:

①《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诗·大雅·绵》缩版以载。《左传•僖公三十年》朝济而夕设版焉。

《诗·秦风 ·车邻》阪有桑。《诗·小雅·正月》瞻彼阪田。《吕氏春秋•孟春》阪险原隰。《后汉书•统传》采土筑山,十里九坂。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诗·周颂·执竞》福禄来反(返)。《国语•齐语》而反(返)其侵地。《吕氏春秋•观表》其子长而返其璧。《搜神记》俟汝至石头城,返汝簪。

②《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郑玄注:“金工:築、冶、凫、栗、段、桃也。”

张衡《四愁》美人赠我锦绣段。

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我有一匹好素绢,重之不减锦绣段。

《聊斋志异•促织》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后汉书•韦彪传》锻练之吏。

500

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分析说明:

①《公羊传•定公十二年》五板(版)而堵。注:「八尺曰板。」《诗·鸿雁》传:一丈为板。

一版长一丈,或八尺,或六尺,高二尺

殷商一丈169.5厘米(殷墟骨尺),丈夫169.5厘米

西周八尺21.2×8=169.6厘米

秦汉七尺小半23.1×22/3=169.4(商鞅量尺、王莽货布尺、东汉建武铜尺)

魏晋七尺24.2×7=169.4厘米(三国骨尺,杜夔律尺),魏晋堂堂七尺男儿169.4厘米

北魏六尺28×6=168厘米(北魏 中尺)

隋唐六尺29.6×6=177.6厘米(北魏后尺、隋开皇官尺、唐白牙尺)

②殷商丈夫169.5厘米,以此数推算历代尺长如下:

九尺小半18.15×28/3=169.4厘米✘无对应说辞

九尺又六分之一18.48×55/6=169.4厘米,对应所谓夏尺18.5厘米

九尺18.82×9=169.38厘米,符合先周 18.8 剑尺(红黍)✔

八尺大半19.68×26/3=170.56厘米,符合先周 19.7 壁羡镇圭尺(黒黍)✔

八尺21.2×8=169.6厘米,

七尺又六分之五21.54×47/6=168.73厘米,所谓周尺

七尺大半21.93×23/3=168.13厘米,符合周 21.92 骨尺✔

堂堂七尺男儿24.2×7=169.4厘米✔

河南鹿邑长子口中字形大墓,随葬器物千件以上。墓主约六十岁,为周初殷遗贵族,但器铭释读“长子”或“微子”尚未明确,国别和时代存在争论。形体较大的出土玉器适用夏尺18.5 cm 和商尺 19.7 cm;而铜器多适用商尺,仅两件无铭的圆罍和圆鼎适用周尺21.5 cm。假设微子启原名或亦名“口”即可解释

1997年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发掘大型墓室: 土坑竖穴、南北墓道;殉祭14人及狗;陶器197件、原始瓷器12件,青铜礼器85件、兵器43件、车马器80件等,玉器99件。基于墓室形制和随葬器物,确认约六十岁墓主为周初殷遗贵族,但器铭释读“长子”或“微子”尚存分歧,故而墓主以及时代均有多种解说。

500

考古出土尺长资料:

安阳殷墟出土二支象牙尺长15.78和15.8厘米,二支骨尺长14.1和16.95厘米。

鹿邑长子口、宝鸡(弓鱼)国的出土西周初期器物适用周尺长21.5厘米

寿春的幽王酓(干/心)鼎和西安的秦陵大鼎表明部分地区西周尺使用至战国晚期。已确认吴越楚以及中山国使用周尺至国亡,尚没有发现齐燕赵韩魏使用其它尺度的器物。

商 15.78 殷墟象牙尺宽1.6厚0.5厘米

 15.8 殷墟象牙尺宽1.8厚0.5厘米

 14.1 骨尺

 16.95 骨尺

先周 18.8 剑尺(红黍)

 19.7 壁羡镇圭尺(黒黍)

周 21.92 骨尺

 23 镂牙尺

 23.1 东周金村铜尺

秦 23.1 商鞅量尺

西汉 23 凤翔骨尺

 23.4 陈仓牙尺

 23.3 鎏金尺

新 23.1 王莽货布尺

  王莽铜卡尺

东汉 23.1 建武铜尺

 23.27 玉尺

 23.3 牙尺

 23.8 官尺

 23.6 旬阳铜尺

 23.7 洛阳骨尺

 23.2 卢氏县彩绘骨尺

 23.8 象牙质骨尺

 24.2 三国骨尺

魏 24.2 杜夔律尺

 24.3 正始弩机尺

晋 23.1 荀勖律尺

 24.52 后尺

赵 24.28 土圭尺

宋 24.58 浑天仪尺

 24.7 骨尺

梁 23.27 法尺

 24.74 俗间尺

 25.15 铜尺

北魏 27.9 前尺

 28 中尺

 29.6 后尺

东魏 34.75 后尺

北周 24.58 铁尺

 29.6 市尺

隋 29.6 开皇官尺

 27.4 律吕冰尺

唐 29.6 白牙尺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