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秦帝国十五年而亡的历史真相》下篇

       本人拙作《揭秘:秦帝国十五年而亡的历史真相》,近三个月前在观网发出后,遭到了很多观友的批评甚至批判,这件事让我始料未及。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又对对于我的这么多批评甚至批判,感到由衷的欣慰——观网,在中国不愧为一片高擎爱国主义旗帜的舆论高地。在这片红而专的舆论高地上,我们所有的争论,即使小小的争吵,或许都将变得具有深远意义。不管是对读者,还是对作者。

       由于这次“大批判”围绕秦王朝所涉及的问题很多,现将作者同部分观友所争论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了整理,汇编为23个问题,以飨读者。算是再抛砖屑而引美玉吧。      

500

       问题之一,某网友:“历史没有真相,只能尽力用有限的资料推理

       作者回复:

       历史没有真相?不能一概而论,不要相信某些人这种很不负责任的论断。

       目前,能够提供给我们研究秦朝历史的途径主要有:

       一、秦朝仅仅15年而灭亡,是一个超短寿命王朝。这是一个铁的事实,无法更改。

       二、司马迁的《史记》,记录了秦王朝大量的史料,其中绝大部分记录为真实情况。

       三、近年从秦墓出土的大量竹简,其中很多为秦吏对地方政府所做的政务记录,我们基本不用怀疑其真实度。

       四、与秦王朝(国)同期的大量历史名人对它的评价,也可以从侧面作为参考。

       现在,我们基本上已经可以像为患者拍CT一样,对秦朝灭亡的病因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诊断。

       真相,还能怎么隐瞒?

 

       问题之,某网友:“现在,仍然有几个宵小在诋毁秦始皇,抹杀他的丰功伟绩!”

       作者回复:

       网上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极端地对批评秦始皇者加以诋毁,谩骂?我想,深层原因,是一直到现在,我们这个社会并没有对秦亡教训进行认真、深入、系统地反思,而是被特殊历史环境下对秦始皇的某些评论所左右,没有看透那些歌颂秦始皇者背后的动机,而陷入对方设置的逻辑陷阱。这种逻辑思路大抵是:

       第一,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封建,设郡县,建大一统……这些造福后人的创举,足以证明了他的伟大;第二,既然承认秦始皇的伟大,那么他所做的其它一切,包括推行专制,都是为以上这些创举而采取的手段。那么这些手段当然也是合理的;第三,既然秦始皇所做的一切都是合理的,那么他对愚昧的百姓所施行的严刑酷法,当然也是正确的。那么在推行法制过程中,对众多违法者依据刑法严加惩罚,也是有必要的;第四,以此类推,他为防御北方边患等而兴建的各种浩大工程,为治理国家而增加的各种徭役、苛捐杂税,乃至为自己修建骊山大墓等等,这些也当然都可加以原谅……

       要想看透这层层逻辑背后的动机,我们不需要陷入过多争辩,只需要跳出来,看一看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那样讨厌孟子就可以了。

       孟子不止为朱元璋这样的帝王所讨厌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以民本主义为出发点,坚决反对君主专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历史一再证明,只要把君主的地位凌驾于臣民之上,施行专制,这个统治一定会衍生暴政。秦始皇“坑儒”,朱元璋“反孟”,其理由都只有一个:儒家的存在,严重地阻碍了他们的专制独裁

       秦王朝的统治尽管只有短短的十九年,但是,由他施行的以法家思想为基础的专制独裁,对国家、对社会所产生的诸多严重危害(见本人上面《揭秘》一文),一点都不亚于他的那些历史贡献。

       歌颂秦始皇,深层的逻辑,其实是在鼓吹专制独裁乃至肯定暴政的合理性。

       现在,我们很多所谓精英,仍然在大加歌颂秦始皇,要么出于对历史的无知,要么出于他自己已经坐歪的屁股的需要——他们一味歌颂秦始皇的深层逻辑,是在为独裁专制乃至暴政张目。

       秦王朝虽然早已经灭亡,但是它的阴魂,仍然徘徊在我们这个社会的上空。 

 

       问题之,某网友:“我认为秦王朝只是中央集权,并没有你说的什么专制独裁。”

       作者回复:

       一、秦国为加强君主“权威”而无所不用其极。

       秦始皇是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的拥趸,下面,首先给你推荐几处韩非子关于怎样加强君主权威以专制独裁的名句:

         ㈠“明主之所道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见《韩非子·二柄》)

       (英明的君主用来控制臣下的,不过是两种权柄罢了。两种权柄就是刑和德。什么叫刑、德?回答是:杀戮叫做刑,奖赏叫做德。做臣子的害怕刑罚而贪图奖赏,所以君主可以亲自掌握刑赏权力,群臣就会害怕君主的威势而追求他的奖励。)

       ㈡“人主有二患:任贤,则臣将乘于贤以劫其君;妄举,则事沮不胜”。(见《韩非子·二柄》)

       (君主有两种祸患:任用才德优秀的人,这样的臣下就会依仗才德优秀来威逼君主;让大臣随便推举,就会败坏事情而不能成功。)

       ㈢“赏之誉不劝,罚之毁之不畏,四者加焉不变,则除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奖赏他称赞他,但他仍不勉励自己;惩罚他谴责他,而他仍不害怕。把这四种手段都用上,但是他不能被驯化,那么君主就除掉他。)

       ㈣“(君与臣)赏罚共,则禁令不行”。(《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由君、臣共同掌握国家的赏罚大权,那么法令就不能推行。)

       二、在专制独裁下,即使是秦国(朝)的历史名臣很多惨遭杀害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自商鞅变法以来,我们众所周知的一些秦国(朝)名臣的命运结局:

500

       我们很容易看出:

       其一,自商鞅变法至秦朝灭亡,在140多年时间内,上面的秦国名臣中出现了五位相邦。五位相邦中,有两位(商鞅、李斯)被处以“车裂”极刑一位(吕不韦)被迫自杀,占据了相邦名臣的一多半!注意,他们可不是普通大臣,是秦国(朝)位极人臣的一号人物。

       其二,秦国的九位历史名臣中,两位被车裂,三位被迫自杀。占据了名臣数量的一半还要多

       多年奉行法家思想的秦国(朝),所推行的一系列加强君权维护专制的措施,使它大部分君主与臣子之间,只剩下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有利则合,利尽则诛。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冠冕堂皇的“法治”框架上。

      有利则合,利尽则诛”,可以说是只有迷信法治、推崇专制的政治体制才会有的情况。因为在这样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建立在道德之上,而是建立在“人性恶”的基础之上——国家制定的层层律法,就是为了防范他们所认定的这无处不在的恶。

       三、中央集权的“权”,应该“集”在谁手里?

       中央集权本身并没有错,秦以后的历代王朝都是中央集权。我要说的是,应该把中央的权力,“集中”在谁手里。

       权力如果集中在君主和士大夫手里,由君、臣共治天下(两汉、唐朝、两宋等都是这个模式,两宋做得最好),这样的国家,由于君主和臣子之间形成了某种程度的权力制衡,它的政治就比较开明,社会容易长治久安。

       相反,权力如果仅仅集中在皇帝一个人(家)手上,就一定会因为臣子们失去对君权的制衡,导致君主独裁,使“天下人之天下”沦为“一人之天下”。失去约束的权力,哪怕再小,都会变成脱缰的野马,更何况是统治亿万百姓的天子权力!

       秦和元、明、清这四个朝代,就属于这种情况。由于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在皇帝一人手里,臣子们很自然地全部变成了皇帝的仆人,专制暴政也就顺利诞生。在这种政治体制下,即使这位皇帝多么仁德,多么勤政(如清朝历代皇帝),它也只能从局部减轻一些对国家的伤害。但从整体上,它无力阻止王朝的迅速腐败没落。因为,这种政治体制,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使统治者丧失了立国的根基:严重悖离了亿万民心。

       补充:明朝自从朱元璋裁撤丞相之后,原来的股肱大臣进入内阁,变成了皇帝的秘书班子。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乾纲独断”。明朝由此进入了秦朝模式。此后的清朝,在皇帝“乾纲独断”方面,比明朝有过之而无不及,直至将专制推向了“最高境界”。

       我们把清朝称为亿万臣民为奴的极权专制政体,一点也不为过。——这是中国近代落后世界的根源。

 

       问题之四,某网友:“公平公正,这是秦法做得很好的一面。”

       作者回复:

       这一点我认同。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即从普通百姓(如果生活在秦,这里面可能也有你和我)的角度看,这样繁密、严苛、过重的刑法,已经变成一条捆在所有百姓身上几乎让人窒息的绳索。而且秦法被执行得越认真,越公平,它对百姓的伤害就越严重,人们也就毫无作为人的最基本的尊严。

       如果方向错了,越是努力,也就离民富国强的治理目标越远。秦法即如是。

 

       问题之,某网友:“秦始皇推行法治,把秦国治理得很好,是千古一帝。你费尽心思抹黑他,出于什么动机?”

       作者回复:

       人性普遍的心理,是希望自己活着能够最基本的尊严,这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底线。然而,秦朝无论它极其诱人的军功赏爵制度,还是密布于全社会每一个角落的细密的刑法(见《睡虎地秦简》等),已经从根本上抹去了被统治者最基本的人格尊严。致使几乎所有秦朝百姓,只能像奴隶、甚至像牲口一样地活着。这样的“国家整合”,是具有严重的乌合性质的。

       与之相比,文明程度较高的六国,虽然也大都推崇法治,崇尚战场杀戮,但是都没有像秦国这样,把战场杀戮做到极致(在《史记》等史料中,很少见到其它六国像秦国这样动辄以万计、甚至以十万计的战场大屠杀),把法治思想推到极致,把人性的各种恶,精心培养到如此登峰造极——与嗜血豺狼毫无二致的地步!从这个角度上讲,秦朝的法治暴政,导致了中华文明极其严重的退步

       秦国百姓既然因畏惧层层法网而选作“顺民”(《荀子·强国篇》:“(秦百姓)甚畏有司而顺”),在随时随地都可能触碰到的法网的禁锢下,当然也会因忍无可忍铤而走险;秦人既然可以以利而战,当然也可以以利倒戈,将矛头指向“利”的源头——秦朝统治者。

       民以利聚,国以利散。秦王朝的惨痛教训,后人不可不察。然而受各种因素的作祟,我们这些“后人”,能真正“哀而鉴之”者少之又少。这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哀。

 

       问题之六,某位网友:“按照你的逻辑,你怎么评价今天的美国?”

       作者回复:

       一味迷信法治的尽头,一定是暴政。

       被资本深度控制的美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现代版的秦王朝:对内,它已经很不关心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下层民众的利益;对外,它崇尚血腥杀戮,通过屡次发动战争来维持它的资本集团利益。因此,这是一个建立在利益沙滩上的帝国。就像秦王朝一样,美国从内部崩溃,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500

       问题之七,某位网友:“德政实际上是‘利益让渡’的结果,即一个政权的稳定,必须平衡各阶层的利益。一旦这个平衡被打,政权就回陷入混乱。

       孟子有句话“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利益的分配也很重要,但是它需要建立在德政的框架之上。比如,公元前645年发生于秦、晋两国间的“韩之战”中,本来可以逃跑的晋国士大夫们,宁愿舍命相随被秦军俘虏的晋惠公;晋文公则宁可放弃战领敌人的城邑,也要守信;而晋悼公时期,晋国各卿面对高官厚禄,则纷纷谦让于别人……(以上史料见《左传》),这些都是德政前提下,才会出现的重义轻利的现象。

       因此,在德政框架之上的利益分配,并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至少,一个正常的德政国家,这种利益冲突的激烈程度,是可以被大大削弱的。

 

       问题之,某网友:“由于秦国民众野蛮,民风极差,统治者必须采用严厉的刑法加以约束。秦国信奉法家思想,是由其国情决定的。”

       作者回复:

       对于秦国立国之初民风极差如何解决一问题,比秦更早、同样生活在秦国现在这片土地上的周国的君主,早就给出了最优解:推行教化,以德化民。

       现在,我们可以看看他们是怎样把一个比秦国更加落后、几乎一无所有的小国,逐渐建设成一个广受百姓拥护的西部强国的:

       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初,“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遂去豳, 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於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颂其德……(周)文王……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於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 (见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古公亶父:“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

       (“百姓因为我的缘故,想跟敌人作战,(这样就会)使得很多人的父亲或儿子战死。我不忍心这样做”。)

       大加鼓吹成千上万的秦国子弟上战场,大肆屠戮敌军人头,同时也陷千万秦国子弟于死亡深渊的秦国“明君”们, 如果尚存一点点人性,应该为这句话羞死!  

 

       问题之九,某网友:“宋襄公也推崇仁德,拒绝对楚军半渡而击,结果还不是让自己成了笑话?”

       作者回复:

       在当时的“国际”环境,身处中原腹地的宋国,即使被楚国打败,楚国也灭不了宋国。因为:首先,以楚国当时的实力,尚不允许它统治宋国这样的大国;其次,此时宋国周围的卫、鲁、晋、齐等大国,也不会轻易允许楚国染指中原。

       回到问题本身:

       其一,从另一个角度看宋襄公,我认为他身上有一个地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遵守当时各诸侯国约定成俗的规则——公平交战的武德。即,很多时候,遵守道义,比胜败乃至生死更为重要。这样的案例,我们可以在《左传》中多次见到。宋襄公之前、当时乃至他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这种把道义看得比生命还重的案例有很多。例如,鲁襄公十九年(前554年),晋国讨伐齐国途中,听说齐灵公去世,马上撤军回国(这件事比宋襄公拒绝“半渡而击”,要晚84年),等等。

       站在这个角度看,我们没有任何嘲笑宋襄公这样的失败者的理由,更没有任何嘲笑他们的资格。

       其二,我们经常以“成王败寇”的思维看待甚至耻笑宋襄公这样的失败者,这种简单看待成败的方式,以及由其衍生的“价值观”,现在,已经对我们整个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危害。我们这个社会严重缺乏创新,就是受其荼毒之一。

    

       问题之十,某网友:“依靠德政治理国家,只是后世儒家美好的愿望罢了。凡是实行德政的国家,其实都被这群腐儒弄得一团糟!”

       作者回复:

       给你看一个案例。春秋时期,自公元前七世纪后期一直到公元前五世纪后期,在大部分时间内称霸诸侯的晋国,一直比较遵守周礼,基本上推行德政。来自《左传》的以下史料足可以证明:

       ㈠鲁僖公十五年(前645年),晋、秦“韩之战”中,君辱臣随,晋国士大夫普遍忠于国家:

       (九月,晋国在与秦国的“韩之战”中大败)。“秦获晋侯(晋惠公)以归。晋大夫反首拔舍从之(披散头发,拔出帐篷,跟随晋惠公)。秦伯使辞焉,曰:‘二三子何其戚也!……’”

        ㈡鲁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原之战”中,晋文公将君主的诚信置于取得战争胜利之上:

       “冬,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军史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

        ㈢鲁僖公二十八年(前632年),晋文公知恩图报,退避三舍以报答楚成王:

       (晋文公重耳流亡),“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穀?’……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公元前632年,晋国与楚国发生“城濮之战”。战前,晋文公命令军队退避三舍,以感谢五年前楚成王对自己的帮助。

        ㈣鲁文公十四年(前613年),晋国讨伐邾国,用兵以礼,为仁义之师:

       (邾文公去世后,二子貜且(晋姬所生)、捷菑(齐姜所生)争位。七月),“晋赵盾(晋国执政大臣)以诸侯之师八百乘纳捷菑于邾。邾人辞曰:‘齐出貜且长。”宣子(赵盾)曰:“辞顺,而弗从,不祥。’乃还。”

        ㈤鲁宣公十六年(前593年),晋国执政大臣士会依据周礼修订晋国礼法:

       “冬,晋侯使士会(范武子,晋国执政大臣)平王室,定王享之。原襄公相礼……武子归而讲求典礼,以修晋国之法”。

        ㈥鲁宣公十六年(前593年),晋国推行德政,知人善任,使盗贼多逃往秦国:

       当年三月,“于是晋国之盗逃奔于。羊舌职(晋国大夫)曰:‘吾闻之:禹称善人,不善人远。’此之谓也夫!”

        ㈦鲁成公六年(前585年),晋景公采纳韩厥有利于百姓的迁都建议:

       (夏季)“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盬,国利君乐……’公(晋景公)立于寝庭,谓献子(韩厥)曰:‘何如?’对曰:‘不可。郇、瑕氏土薄水浅,其恶易觏。易觏则民愁,民愁则垫隘,于是乎有沈溺重膇之疾。不如新田……’公说,从之。”

        ㈧鲁成公16年(前575年),好整以暇——被“历史”深深隐藏的晋军战斗力:

       (六月,晋、楚发生鄢陵之战,战场上),“栾鍼(晋厉公车右)见子重(楚国执政大臣)之旌,请曰:‘……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晋军的勇敢体现在严整有序)’。曰:‘又何如?’臣对曰:‘好以暇。(晋军与敌人交战时喜欢从容不迫)’……”公许之。使行人执榼承饮,造于子重。”

        ㈨鲁成公16年(前575年),晋、楚鄢陵之战,晋国将军郄至在战场上,待楚共王以礼:

       “郄至(晋国新军佐)三遇楚子之卒,见楚子,必下,免胄而趋风”。

        ㈩鲁成公十八年(前573年),晋悼公推行德政,选贤任能,使晋国再次兴盛:

       “二月乙酉朔,晋悼公即位于朝。……逮鳏寡,振废滞,匡乏困,救灾患,禁淫慝,薄赋敛,宥罪戾,节器用,时用民,欲无犯时。……凡六官之长,皆民誉也……民无谤言,所以复霸也。”

       (十一)鲁襄公九年(前564年),晋国待反复无常的郑国以礼,不强迫郑国站队:

       (十一月,晋率诸侯讨伐在晋、楚之间反复摇摆的郑国,郑国再次表示服从晋国。签订盟约时,两国大夫发生争执),“知武子(晋国中军元帅知罃)谓献子(荀偃,时任晋中军佐)曰:‘我实不德,而要人以盟,岂礼也哉?非礼,何以主盟?……’”

       (十二)鲁襄公十三年(前560年),晋国士大夫讲究礼让,晋国上下和谐国家富强:

       “(夏季)晋侯(晋悼公)搜于绵上以治兵。使士匄(范宣子)将中军,辞曰:‘伯游(荀偃)长。昔臣习于知伯,是以佐之,非能贤也。请从伯游。’荀偃将中军,士丐佐之。使韩起将上军,辞以赵武。又使栾黡,辞曰:‘臣不如韩起……’晋国之民是以大和,诸侯遂睦”。

       (十三)鲁襄公十九年(前554年),晋国进军齐国途中听说齐灵公去世,立即撤军回国:

       “(夏季),晋士丐(范献子)侵齐,及谷,闻丧而还,礼也。”

       (十四)鲁襄公二十七年(前546年),晋、楚争霸 ,晋国待诸侯以德:

       (五月,诸侯举行第二次弭兵之会),“晋、楚争先(盟主)……叔向谓赵孟(晋国执政大臣赵文子)曰:‘诸侯归晋之德只,非归其尸盟也。子务德,无争先……’乃先楚人。书先晋,晋有信也。”

       (十五)鲁襄公三十年(前543年),晋国执政大臣赵文子,向一位参加修城的老人道歉:

       (二月),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绛县人或年长(73岁)矣……(赵孟)召之而谢过焉,曰:“武不才,任君之大事,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武之罪也。敢谢不才。”遂仕之,使助为政。辞以老。与之田,使为君复陶,以为绛县师,而废其舆尉。

  

       问题之十一,与某位网友关于春秋时期的晋国是否推行德政的讨论:

       问题㈠“我认为晋国并不德,同室操戈,兄弟相残,巧取豪夺……”

       作者回复:

       晋国强在施行德政,基本上是一个以德服人的霸主:

       ⑴臣子忠于国家:

       公元前645年九月,晋国在与秦国的“韩之战”中大败,晋惠公被敌军俘虏。本可以逃跑的晋国士大夫们,却放弃逃生,舍命跟随晋惠公,愿与国君共生死。(见《左传》鲁僖公十五年)

       ⑵国君恪守诚信:

      公元前前635年,“冬,晋侯(晋文公)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军史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见《左传》鲁僖公二十五年)

       晋文公放弃唾手可得的敌人城邑,将诚信置于战争胜利之上。

       ⑶君主关心百姓:

       公元前585年,(夏季)“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盬,国利君乐……’公立于寝庭,谓献子(韩厥)曰:‘何如?’对曰:‘不可。郇、瑕氏土薄水浅,其恶易觏。易觏则民愁,民愁则垫隘,于是乎有沈溺重膇之疾。不如新田……’公(晋景公)说,从之。”(见《左传》鲁成公六年)

       迁都郇、瑕氏这些地方,明显对公室有利。但是,晋景公考虑它们对到百姓有坏处,还是果断放弃,选择有利于百姓的新田作为新都。

       还有一件:

       公元前573年,“二月乙酉朔,晋悼公即位于朝。……逮鳏寡,振废滞,匡乏困,救灾患,禁淫慝,薄赋敛,宥罪戾,节器用,时用民……所以复霸也。”(见《左传》鲁成公十八年)

       晋悼公一即位,即开始推行德政,照顾施恩惠给鳏夫寡妇,起用被废黜和长居下位的贤者,救济贫困者,援救灾难,禁止邪恶,少征赋税,宽恕犯罪者,节俭用度,在农闲时才使用百姓服役。

       ⑷军队讲究武德:

       公元前575年,晋、楚发生“鄢陵之战”,晋国将军郄至在战场上,遇到敌军统帅楚共王时,立即摘下头盔对向方行臣子之礼,疾行至下风,以示恭敬。而且,此后他多次遇到楚共王,每次都这样行礼。(见《左传》鲁成公十六年)

       另一件:公元前554年,当时的霸主晋国,在进军齐国——齐国当时多次侵略周边弱小国家——途中,听说齐灵公去世,立即停止进军,撤军回国。(见《左传》鲁襄公十九年)

       《左传》多有对晋国尊守周礼、推行德政的记录。以上只是选择了晋国德政的一小部分。至于晋国“同室操戈,兄弟相残,巧取豪夺”这些事,还是希望您参考孔子对管子所做的评价方式,勿以小恶而掩晋之大德。

       问题㈡:“学术界普遍共识是,晋国强,靠的是山河表里,地理优势;率先改变军制,实施近乎军国主义的政策;与少数民族通婚、战斗,民风强悍等

       作者回复:

       表里山河、改革军制等,这些都是晋国强盛的重要因素。但是晋国强盛的主要原因,还是它一以贯之的德政。唯有德政,才能使它真正赢得臣民的拥护,它的霸业才能维持两百年。仅仅靠险峻的地理、强大的军队等,还远不足以维持两百年霸业。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正是这个道理。

       问题按你的逻辑德政可以强国,那宋国为什么没有强?

       作者回复:

       早期的宋国虽也推行德政,却没有成为霸主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

       ⑴宋国没有出现像晋国晋文公、晋景公、晋悼公等那样一系列的英明君主。

       ⑵宋国缺少像晋国荀息、先轸、士会、赵鞅、叔向等那样众多出类拔萃的人才。

       ⑶宋国处于中原腹地(都城在今河南商丘),四战之地的死地,严重限制了它的发展。

       ⑷宋国南部毗邻已经崛起实力雄厚的楚国,它一直处于楚国的严重威胁之下。

500

       问题之十,与某些网友认为作者不切实际、秦法很人性化等问题的辩论:

       问题㈠,某网友:“你最大的问题,是从来不实际考虑问题以及埋怨古代不够现代。”

       作者回复:

       批评秦王朝,我是站在三个维度的:⑴它之前的西周初期;⑵与它同期的晋国以及后来的六国;⑶比秦靠后的两汉。以秦朝为坐标,从古、今、后三个维度,对它进行审视。你发现我用现代的标准来衡量秦朝了吗?

       问题㈡,某网友:“面对商鞅变法前,秦遍地文盲,私斗成风,豪族大家掌握基层话语权的局面……你给出的方案是派人去念经(进行所谓的教化)

       作者回复:

       比秦早数百年的西周初期的古公亶父与孙子周文王,他们所生活的地域与后来的秦国相同,秦国所面临的这些问题,他们一个都不少,甚至比秦国还要严重(古公亶父的国家被敌人全部占领)。你看看人家是怎样把一片荒芜的西岐治理成一个“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史记·周本纪》)的西部强国的。

       还有,与比秦国略早崛起的邻国晋国,人家晋国的边境、国内也生活着很多蛮族,你看看人家是通过怎样的政治,把国家治理成百姓和谐相处,连其它诸侯国也都和睦相处,深受百姓拥护的世袭两百年的超级霸主的(相关史料见《左传》)。  

       问题㈢,某网友:古今中外军队都有击杀敌方来论功行赏的传统。”

       作者回复:

       军功赏,是当时各诸侯国普遍都有的制度。不过我想指出的是,当时各国中只有秦国将军功赏推向极端:将割掉敌军人头颗数,在秦国国内高度商品化。这导致秦军在战场上制造了无数起动辄以万、以十万计的血腥大屠杀(包括屠杀已经投降的战俘)事件!你去查一查记录这段历史的史料,如《史记》等,看看有哪部史书记录了同期其它诸侯国中,哪个国家有这样的“军功赏”?哪个国家有这样血腥残暴的战场滥屠?哪个国家拥有这样多的动辄以万、以十万计的战场大屠杀记录?

       问题㈣,某网友:“《睡地虎秦简里面有最早的关于女性同工同酬的记录对于孤儿进行照料的记录。”

       作者回复:

       我再重复一遍,如果民富国强的治国大方向错了,就仿佛缘木求鱼,你越努力,越适得其反;“同工同酬”“对于孤儿进行照料”,这些所谓的“人道”“恩惠”,同秦朝无比庞大的罪犯数量(见拙作《揭秘》)相比,你不觉得太滑稽了吗?

       问题某网友:“儒家最该死的一点就是:拒绝现实,拒绝来自现实实践经验的反哺。”

       作者回复:

       事实一再证明,中国四千年政治,真正符合中国社会的“现实实践经验”,是自夏、商、周三代一以贯之,此后被两汉、唐中前期和两宋等朝代继承的以“民为邦本”思想为指导的王道德政。这是经过我们的历史实验室无数次检验的结果。这一结果是:对王道德政,尊之者兴,弃之者亡。

       你认为一直秉持王道德政并为之赴汤蹈火而不辞的儒家,有哪一点“拒绝来自现实实践经验的反哺”了?

       问题㈥,某网友:“ ①人性普遍的心理,是希望自己有尊严地活着……朋友你是只会用现在的思维方式代入两千多年的奴隶制社会吗?②秦的国家整合让自己的臣民可以活下来,不怕被他国侵略征服,如果这是乌合性质,那再严重又如何?

       作者回复:

       第一个小问题:中国两千多年前,即秦代,是奴隶制?我对你的观点不敢认同。由“奴隶制”进展到“封建”再进入“资本主义”等,这是西方史学界根据他们西方社会发展特点,提出的一套历史演进公式。事实已经证明,它并不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关于此问题,如有兴趣,以后可以详聊。

       第二个小问题:首先声明,我对西方社会过度膨胀的个人主义从来不感兴趣。现在,我们做一个假设。假设你和我都生活在秦朝,在那个时代,我们都是其中的一名普通百姓。那么,你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人口近五分之一都是罪犯、每一个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触犯刑法的社会吗?(见《里耶秦简》《岳麓书简》等),——这五分之一的罪犯中,极有可能也包括你和我哦!这么多人这样“活下来”的意义又在哪里呢?而建立在万民饥寒交迫、且时刻战战兢兢之上的秦帝国,它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问题㈦,某网友:“作者这些观点,只能说明作者是一个不切实际的腐儒

       作者回复:

       腐儒,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钻进经书,皓首穷经,只关注小学,对义理不得要领或不关注的儒者。如东汉后期、清朝的绝大部分儒者,基本上都属于这一类;一种是明晓义理,却不能结合现实予以运用者。这些人空有理论,往往陷入空谈。这样的儒者也有很多,几乎遍及各个朝代。

       犬儒,原指古希腊抱有玩世不恭思想的一派哲学家,后来泛指玩世不恭的人,尤指知识分子。中国历史上,那些修降表、跪拜权贵之类的儒者,不应该属于“犬儒”。我们对这些人的准确称呼应该是“伪儒家”或“奴才”。

       我的观点是否属于腐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我们很有必要结合先秦儒家经典——即未经后世儒者大量注释的“四书五经”,对一再被批判甚至被全盘否定的儒家思想正本清源。

       

       问题之,某网友:“秦朝灭亡原因没别的,主要是它建国时面临的问题太多,如必须防御北方的匈奴入侵等。它存在的时间太短,历史没有给他足够纠错的时间。”

       作者回复:

       此后的汉朝,开国之初面临的问题,一点都不比秦朝少,甚至比秦朝还要严重。但是,汉初几位皇帝都果断地采取了“外患内治”的执政方针:对匈奴采取最大限度隐忍,对国内实施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让饱经战乱的百姓恢复生产,让凋敝的百业逐渐恢复。此为固本。恢复了强大的内力,匈奴外患的压力自然大幅度减小。

       反观秦朝在一统天下后,饱经战乱而急需喘一口气的百姓,不但没有迎来休养生息,反而是秦王朝的横征暴敛与无穷无尽的劳役。内忧加剧,外患压力则无限加大。“外患外治”,则需要朝廷在北方边地投入更多的人力与物力……民心未服的秦王朝,就这样将自己推向了深渊。

       

       问题之,某网友:“(我认为)秦始皇突然驾崩,储君未定,是引发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作者回复:

       储君未定,只是秦亡的其中一个原因。比如北宋亡时,徽、钦爷俩被金人一窝儿端,这时候,宋朝哪里有什么储君?但人家普普通通的王子赵构,还不是很快就在南京 (今河南商丘)被拥立为宋朝新皇帝。没别的原因,无论大臣还是百姓,大部分人心里,此时都还在念着宋、向着宋罢了。

       同理,秦朝如果得人心,别说突然驾崩一个始皇帝,就是再突然驾崩一个秦二世或者秦三世、秦四世,经略秦陇、扎根西部足足600年的秦国,它的老百姓也大概率会捧出一个赢姓王子出来登基,你信不信?

       树没了根,早晚活不战;国失了本,迟早要完蛋。这本,就是民心。作为万民的父母,你得想办法,想尽一切办法,去拉拢民心,去捂热这颗心,让老百姓知你的好,感你的恩。不过,无论他秦始皇,还是他秦始皇的几位先王,在这方面的功课,都做得太潦草,试卷远远不及格。所以,秦之亡,就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记住,民心,才是历史唯一的车轮

       这巨大的车轮隆隆向前,辗碎一切视民如草的独夫!

       暴政就是暴政,它是齐太史用鲜血铭刻的青史。

       任你挥刀千万次,任你爱秦千万遍。

       

       问题之十,某位网友:“作者动不动就是‘民心’,就道德绑架。我认为真实的情况是,民心与秦朝灭亡没有半毛钱关系

       作者回复:

       ㈠强调民心与道德绑架无关,它只是给我们在判断一个王朝的兴亡缘由时,竖立一把客观的尺子,标明正确的方向。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研究才有意义。

       ㈡秦国各阶层,反对秦朝统治的原因五花八门,但是其中来自中下层大部分民众的反对,对秦国最不利,也最致命。至于像失去权势的六国贵族等,不管他们多么痛恨秦朝,只要秦朝的立国根基在——获得中下层大部分民众的拥护,他们还绝不能从根本上动摇秦朝的统治。同理,装备更加落后的陈胜等农民起义军,更难以撼动秦朝这棵大树。

       ㈢西汉灭亡后,光武帝比较容易建立了东汉;北宋灭亡后,宋高宗很快就在江南建立了南宋。东汉和南宋都能够成功赓续王朝的因素有很多,而其中最主要的,是人心思汉人心思宋。因为西汉也好,北宋也好,这两个王朝的奠基之君及其大部分继任者,都很懂得对“民心”的经营。

 

       问题之十,某位网友:“作者左一篇文章批判、右一篇文章批判,为什么总是揪住秦朝不放?”

       作者回复:

       “封建社会”之初的秦朝及“封建社会”晚期的元、明、清,这四个朝代,所施行的都是以法家思想为核心的极权专制。以“人性恶”为出发点的法家,用无所不用其极的残虐刑法、血腥杀戮,渐渐斩断了中国人的脊梁,让绝大部分百姓长期跪倒在独裁者脚下,匍匐为奴。——这种十足的奴性,至今未能根除,给我们的民族带来空前灾难。

       可以说在制造奴才的血腥链条上,最信奉法家的秦朝是始作俑者,而元、明、清、尤其是清朝,则进一步采用高压专制,让这种奴性“登峰”而“造极”。秦朝因为抛弃中国传统政治王道德政,只持续15年,而民心丧尽自取灭亡;而清朝的高压专制,则最终使得满清统治者自己变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近代,在“鸦片战争”等一系列西方侵华战争中,清朝很多百姓甘愿为洋人军队“服务”,也不愿帮助自己的国家抵抗侵略者,已经足够说明奉行法家专制的大清,民心丧失到了何种程度!

       而反观推崇儒家、高擎中国传统政治——德政的西周(中前期)、东汉,还有两宋,大部分都是文治武功可圈可点、普通百姓比较受到尊重的时代。例如,公元1279年,在南宋朝廷灭亡的消息传开后,有10万军民纷纷在崖海跳海殉国(见《元史》)这一历史事件,已经足够说明我们中国的百姓,内心所渴望的,是什么样的政治。

       在两千年中华史上,只有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以“性本善”为出发点的儒家,才真正把黎民苍生当做人来尊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家打断中国人的脊梁,而儒家则唤醒我们作为人的尊严

       凭借残虐刑法建立的国家,只能侥幸于一时风光;而凭借仁道德政建立的王朝,才能够长治而久安。

       再次强调,笔者以多篇文章,不厌其烦地反思秦亡教训,是为证明:

       ㈠儒家,传承的是我们中国自尧、舜、禹、夏、商、周以来,一以贯之的王道德政。这一政治的核心是民本思想,这一政治的组成是德主法辅。此后,经两汉、唐朝,以至两宋,王道德政一直是中国政治的主旋律。很多网友心目中所谓伟大的秦朝,和晚期的元、明、清三朝是一丘之貉——极权专制,视民如草,都严重背叛了王道德政,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大量的权威史实,已经对此做出了非常肯定的回答。切莫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片面看待问题。

       ㈡我们现代中国社会,不需要秦国的治理模式,即不需要片面强调法治,而忽略道德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所起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㈢不让世人弄明白秦亡的真正原因,今天的中国,将永远无法实现对我们真正优秀传统文化的连接。中国目前的社会现状,与西汉“文景之治”后期相似:拜金主义横行,许多人丧失了应有的信仰,社会风气江河日下……冒似太平盛世的华丽外衣下,暗流涌动。这和我们传统文化(王道德政)的被迫中断有直接关系,西方文化入侵只是次要因素。

       受特殊时期某些有失理性的言论的影响,“秦朝伟大,坑儒正确”的思想,是横在当今中国继承我们真正的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一道鸿沟。反正必先拨乱,不让世人弄明白秦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这道鸿沟,我们将永远无法逾越。我们的民族复兴,也将永远是空中楼阁。

500

       问题之,某网友:“作者拿着结论找论据,围着秦始皇抹黑,其心可诛。”

       作者回复:      

       本人不是预设一个“暴政”去攻击秦朝,而是它的暴政先天存在。而且了解秦的史料越多,你会发现,用“暴政”这个词来形容秦朝,都太过于文雅。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恨这个帝国?因为,假设历史可以穿越,假设你和我都生活在秦朝,在那个时代,我们都是其中的一名普通百姓。那么,你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人口近六分之一都是罪犯、每一个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触犯刑法的社会吗?(见《里耶秦简》等),——这六近分之一的罪犯中,极有可能也包括你和我!

       如此之多的“罪犯”,这样“活下来”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而建立在万民饥寒交迫、且时刻战战兢兢之上的秦帝国,它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问题之,某网友:“秦后两千多年,中国的封建王朝实行的都是内法外儒,你能说这是秦的‘流毒’吗?”

       作者回复:

       你说的还不够准确。秦以后的历代王朝,因均汲取了秦亡教训,都不敢再明目张胆地奉行法制,而在“儒”“法”两个字上打太极。打得高妙的,是内儒外法,如东汉、唐中前期、两宋;打得拙劣的,是内法外儒,如明、清;打得最不像样子的,就是让“儒”“法”变成既没有“儒”,也没“法”,如我们伟大的南朝晋、宋、齐、粱、陈,把道场全让位于云山雾罩的玄学,等等。

       纵观秦以后两千年历史,历代王朝几乎均以反面教材来看待秦朝。原因无它:自夏、商、周以来,王道德政一直是中国政治的大道。秦之前的三代莫不尊行,秦以后的几乎历代王朝也都要高扬王道的大旗,哪怕是仅仅装个样子。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历史的警报,早已訇响。 

       “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历史的警报,再次訇响。

       但是,秦这个过于自负的帝国,仿佛一位叛逆的少年,还是公然决然地砍掉这面大旗,调转马车,在荒野上一路狂奔而去。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尼采这句话,说得真好。

       就送给你吧,可怜的帝国。

      

       问题之十,某网友:“明朝可是推崇儒家的,最后还不是让一帮士大夫搞得乌烟瘴气?这足以说明儒家的腐朽。”

       作者回复:

       明朝仅次于清朝,是典型的内法外儒:假儒家之名,行独裁专制。你看一下明亡时,除可怜的崇祯外,有多少官员多少百姓跟皇帝一起殉大明国?

       此后煌煌大清朝,列强入侵,一些老百姓宁愿选择帮助洋人攻打北京城,也不愿帮助自家的军队保家卫国,这是不是比大明亡时更打皇帝老爷的脸?

       你让百姓失了人的尊严,弄得百姓几乎人人“家徒四壁",他们何来的保家卫国?

       家既然无可保,又卫的什么国?卫的谁的国?

 

       问题之二十,某位网友:“明朝与清朝可是两个非常伟大的朝代,尤其清代大大拓展了中国的疆域。你为什么这样贬低这两个朝代?”

       作者回复:

       评论明清,需要把它们放在夏、商、周以来四千年历史这个大展台上,只有这样,才能看出为什么我们今天的历史教科书,把它们称为专制。

       同秦朝一样,所有的“乾纲独断”者,它们最需要的是奴才。在他们看来,只有制造大批量奴才,他们的政权才会稳固。至于什么经济、科技、文化之类,在制造奴才这一“国策”面前,都要靠边站。

       这就是明清尤其是清朝,被西方世界远远甩在后面的总根源。

       推行王道德政、内儒外法的两汉,尤其东汉王朝,人家军队的战斗力,一点都不比明清小;人家对中国疆域的贡献,也一点都不比明清少。

 

       问题之二十,某网友:“‘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可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你心中的理想朝代大宋所独有的哦,可别把生死与穷富混为一谈。”

       作者回复:

       其一,推行儒家德政的宋代,除了军事孱弱之外,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在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都是比肩盛唐甚至超过盛唐的。当时中下层百姓的生活,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在精神层面,都是比较幸福的时代。推荐你读一下候印国先生《宋朝人的日常生活》这本书,这本书可以印证这一点。

       再换一个角度看宋朝,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经所过:“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其二,公元1126年,南宋灭亡时,左丞相陆秀夫“乃负昺(南宋末代皇帝,时年8岁)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宋遂亡。”(见由元朝丞相脱脱主修的《宋史·本纪第四十七》)。

       从崖海十多万军民跳海殉国、宁死也不降元这件事,你还认为宋朝是一个“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的朝代吗?你还认为宋朝是一个可以让我们随便嘲笑的国家吗?又,你还认为教化宋朝百姓的那些儒者,是“腐儒”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为己任的宋朝大部分儒者,他们的精神境界,即使放在今天的社会,都应该让很多人感到羞耻。  

 

       问题之二十,某位网友:“儒家士大夫平庸误国可是内行,最典型的就是宋朝的那帮子腐儒。”

       作者回复:

       抑武重文,是宋朝军事的致命伤,太祖、太宗在世,尚可以凭两位皇帝自己武将出身身份,对北辽造成一定威胁,但此后,以文统武的军队指挥体系,造成了武将处处被掣肘的局面。这使得宋军很难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对你说的儒家士大夫平庸误国,我不敢认同。秦桧、张邦昌之流,哪个时代都有,但他们只是儒家士大夫中的一部分,代表不了整个儒家。还是不要以偏概全。

       两宋除军事外所取得的可以比肩盛唐的辉煌成就,恰恰是宋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才取得的成果。有宋一代,天下读书人,不论你多么贫寒低贱,人人都拥有通过勤奋读书参加科举的机会(这一点,唐朝还做不到)。这些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读书人,大部分都有“修齐治平”、以天下为己任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身在朝堂是这样,身在地方也是这样。

       可以说,中国人整个精神风貌——积极进取、崇德向善等——的焕然一新,是只有到两宋才有的现象。它反映在普通百姓身上,最直观的表现,是两宋百姓的生活水平空前提高(见《东京梦华录》)。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指标是,直到宋朝,中国普通百姓,才有条件每天吃上三顿饭!(见2019年2月21日《北京青年报》)。这一切,都是两宋儒家士大夫广泛参与囯家治理的结果。

 

       问题之二十,某位网友:“儒家最没有骨气,总是对强者屈膝,比如‘世修降表’的孔家。”

       作者回复:

       先请你看由《左传》记载的几场战争:

       其一,鲁哀公十年(前485年)三月,当时军事强盛图霸中原的吴国,大举入侵此时处于衰落的鲁国。鲁国人被迫发起了一场反侵略战争。“微虎(鲁国大夫)欲宵攻王(吴王夫差)舍,私属徒七百人三踊于幕庭,卒三百人,有若(孔子的弟子)与焉。”(见《左传·鲁哀公十年》)

       其二,抗吴之战次年春天,北部邻国齐国,也发动了对鲁国的大规模侵略战争。对于势如破竹攻入鲁国腹地的齐军,鲁国人同仇敌忾,浴血奋战,最终击败了侵略者。在这支视死若归的鲁军队伍中,“孟孺子泄帅右师,颜羽御,邴泄为右。冉求(孔子弟子)帅左师,管周父御,樊迟(孔子弟子)为右”——再次出现了孔子弟子们的身影。(见《左传·鲁哀公十一年》)

       其三,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年),卫国国内发生严重内乱,卫国大臣孔悝被叛军胁迫,陷入危险。作为孔悝家臣的孔子弟子子路,闻讯赶来。他行至城门时遇到了阻拦。“及门,公孙敢阖门,曰:‘毋入为也!’子路曰:‘……利其禄,必救其患!’。”最终,冲进城里的子路,遭到了叛军的猛烈阻击。未做充分准备的“政府军”,不久即处于下风。激烈的交战中,子路突然被对方砍来的长戈斩断了盔缨(系在颔下的帽带)。这时,令人吃惊的一幕发生了:跌落头盔的子路,突然放下手中的武器,弯下腰捡起自己的头盔,然后正色冲敌人说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 (见《左传·鲁哀公十五年》)

       仅《左传》记载的上面三场战争中,你所说的“世修降表”的孔家始祖孔子,就分别有有若冉求、樊迟子路四位弟子,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或保家卫国或评定叛乱的激烈战斗中。

       此后的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像有若、子路等这样秉持大义而视死若归的儒者,不胜枚举。

       据此,你还坚持认为“儒家最没有骨气”吗?劝君切勿因一饭噎而废食。“世修降表”的孔家等,代表不了孔子,更代表不了千万为追求真理而前仆后继的儒家先贤。

       在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内,儒家先贤一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中流砥柱。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