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本科招生人数中女生已占63%?还好有专科男生

来源:何亚福园地

这几天,各地陆续公布高考成绩和录取分数线。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那么,高校本科和专科招生人数是多少呢?现在还没有2024年的准确数据,不过,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全国普通本科、职业本科、高职(专科)招生1042.2万人,在校生3775万人,毕业生1047万人。

那么,本科招生人数中,男生和女生比例各占多少?下表是2013-2022年全国普通本科招生人数和男生女生占比,数据来源是教育部发布的历年教育统计数据。

500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3年全国普通本科招生人数中,女生占比为54.8%,男生占比为45.2%;到了2022年,普通本科招生人数中,女生占比上升到63%,而男生占比则下降到37%。

不过,如果看在校生和毕业生的男女比例,则没有这么大的性别差距。根据教育部数据,2022年普通本科在校生人数为19656436人(约1966万人),其中女生人数为10397461人(约1040万人),女生占比为52.9%。2022年普通本科毕业生人数为4715658人(约472万人),其中女生人数为2606039人(约261万人),女生占比为55.3%。

国家统计局在2023年12月31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统计监测报告,有这样一段数据:

【高等教育男女比例基本均衡。高等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升,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权利得到有力保障。2022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女生为2903.3万人,比2021年增加122.5万人;占在校生的50.0%,男女比例保持均衡。其中女研究生为187.1万人,占全部研究生的51.2%;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在校生中女生分别为1831.2万人和531.4万人,占比分别为50.0%和56.9%。】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上述数据,2022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女生占比为50.0%;而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普通本科在校生人数中,女生占比为52.9%。其实这两个数据并不矛盾,因为高等教育在校生,除了本科生以外,还包括高职(专科)生等。根据教育部数据,2022年专科在校生人数为16708999人(约1671万人),其中女生人数为7804869人,女生占比为46.7%。

再看专科招生人数:2022年全国高职(专科)招生人数为5932657人(约593万人),其中女生人数为2813461人,女生占比为47.4%。

最后看专科毕业生人数:2022年全国高职(专科)毕业生人数为4947678人(约495万人),其中女生人数为2391256人,女生占比为48.3%。

综上所述,2022年全国普通本科招生人数中,女生占比已达到63%;但高职(专科)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男生均稍多于女生。总体来看,2022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中,男生和女生比例基本保持均衡。到目前为止,教育部尚未发布2023年全国普通本科和专科招生人数中的男生和女生占比数据。

普通本科招生人数中女生占比不断上升,一方面显示了中国女性受教育水平持续提高,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中国生育率面临着进一步下行的压力。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七普”)数据显示,按受教育程度区分的15-64岁妇女平均生育的孩子数(活产子女数)如下:

小学文化程度的女性平均生育1.97个孩子,

初中文化程度的女性平均生育1.55个孩子,

高中文化程度的女性平均生育0.94个孩子,

专科文化程度的女性平均生育0.78个孩子,

本科文化程度的女性平均生育0.63个孩子,

硕士文化程度的女性平均生育0.57个孩子,

博士文化程度的女性平均生育0.63个孩子。

可见,统计数据确实显示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会降低生育率。但也有一个例外,博士文化程度的女性平均生育的孩子数稍高于硕士,与本科文化程度的女性生育的孩子数持平。

虽然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是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反对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正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也是降低生育率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反对城市化进程。原因很简单,虽然现在中国确实有必要提升生育率,但不能为了提升生育率而不择手段。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城市化进程会降低生育率就要反对城市化进程,也不能因为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会降低生育率就要反对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我认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都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要提高生育率,需要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具体措施包括加大生育补贴力度、减轻育儿家庭的养育负担、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以及保障女性公平就业的权利等。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