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和平峰会:一场注定被遗忘的会议(以及各种和平方案一览)

来源:tuzhuxi

:2024年6月15~16日,乌克兰和平峰会在瑞士政府的主持下召开。会议的目标是在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背景下,就乌克兰实现一个全面、公正且长久的和平进行高层对话,达成和平方案。本文整理了一段时间以来乌克兰(暨美西方)、俄罗斯提出的和平方案,比较中国-巴西提出的和平共识,观察各国对瑞士和平峰会的态度,并提出未来最大的变量在于美国国内政治。立此存照。

          

【目录】          

一、乌克兰泽连斯基的“10点和平提案”

二、参加乌克兰和平峰会的国家们

三、俄罗斯普京最新提出的和平方案

四、中国、“金砖国家”及全球人口大国对本次会议的态度

五、更加务实的中间路线:中国-巴西的“六点共识”

六、未来最大的变数——美国国内政治:大选花落谁家

          

【正文】          

一、乌克兰泽连斯基的“10点和平提案”          

会议的议题包括讨论乌克兰泽连斯基在2022年11月提出的十点和平提案(以及“其他基于《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和平提案”)。              

500          

首先,让我们重温一下乌克兰方面的十点和平提案:          

1.核安全,特别是扎波罗热(Zaporizhzhia)核电站的安全;

2.亚洲和非洲国家的粮食安全;

3.能源安全和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的恢复;

4.释放所有囚犯和遣返被俄罗斯强行带走的乌克兰儿童;

5.恢复俄乌边界至2014年克里米亚被吞并前的状态(遵照《联合国宪章》第二条);

6.俄罗斯军队全面撤出乌克兰,并停止敌对行动;

7.起诉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争罪,包括设立针对俄罗斯战争罪的特别法庭;

8.评估生态破坏,包括卡霍夫卡(Kakhovka)大坝被毁造成的损害;追究相关责任人;进行恢复和重建;

9.应对未来俄罗斯侵略行为的保障

10.召开多边和平会议,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条约。

              

接下来的一年多,泽连斯基一直在寻求美/西方国家对该方案的支持;而美/西方国家也表达了对该方案的原则性支持。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表示,这个方案:“完全不具备可行性。实施这个方案是不可能的。”                    

二、到瑞士参加乌克兰和平峰会的国家们          

2024年5月,瑞士政府邀请了160个国家/地区参会;6月14日,瑞士政府公布了参加峰会的名单(https://www.eda.admin.ch/content/dam/eda/en/documents/aktuell/dossiers/summit-on-peace-in-ukraine/list-of-states-and-organizations.pdf),共有92个国家参加,其中57位国派首脑参加,30国派部长参加,5国派代表参加。西方国家参会规格最高(如英首相、法总统、德总理、意总理等,美国派副总统参加);日本表现积极,派首相岸田参加。          

其他国家则根据重视程度,派部长级或一般代表参加。如以色列,只派代表参加。金砖国家的态度在后面介绍。          

这次会议真正的议程,其实是寻求在全球南方国家中建立共识。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拉拢、影响亚非拉各国。          

结果,俄罗斯政府也压根未被邀请(瑞士政府承认,和平进程“最终”需要将俄罗斯纳入)。          

因此,把俄罗斯排除在外是西方的明牌策略:在俄罗斯以外的国家中造势,形成国际舆论,最后倒逼俄罗斯。 

对于这样的和平峰会,俄罗斯自然会很敌视。应该说,这样的峰会对于促进和平进程没有实质意义。              

三、俄罗斯普京最新提出的和平方案          

俄罗斯未受邀参加在瑞士举办的乌克兰峰会。但6月14日,峰会召开前的一天,普京在俄罗斯外交部发表长篇讲话,提出了停战条件。俄罗斯24电视台播出了此次讲话,各国媒体也对此也简要报道。          

500          

普京提出一套他认为“切实、具体”的和平方案:          

1.乌克兰军队必须完全撤出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以及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地区;

2.乌克兰必须承认新的“领土现实”,即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共和国、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地区以后是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

3.乌克兰需明确放弃其加入北约的计划;

4.乌克兰将来必须充分保护其境内所有俄语公民的权利、自由和利益;

5.乌克兰应长期采取中立、不结盟的地位,并进行非军事化和去核化;

6.上述涉及的基本原则,需要在未来通过正式的国际协议确定下来;

7.西方亦必须解除全部对俄罗斯的制裁。

          

普京表示,只要乌克兰同意今天提出的行动方针,包括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地区全面撤军,并认真地开始推动上述和平进程,俄罗斯方面将“会立即,下达停火和开始谈判的命令,毫不拖延地开始谈判。”普京强调:“我重复一遍,我们会立即这样做。”并指出该提议的本质“不是临时停火,也不是冻结冲突,而是最终解决冲突”;如果乌克兰及其盟友拒绝接受这个方案,“那么这将是他们的问题,他们将对继续流血负有政治和道德责任。”          

可以看到,以上包括了俄乌冲突最初的诉求(乌克兰军事及政治中立化)以及对东部地区及克里米亚的领土占有。          

这些内容和乌克兰泽连斯基提出的十点和平方案没有任何交集。          

开战以来,双方在军事战场上僵持,在谈判桌上表达的各自诉求也没有发生变化,仍旧各说各话。          

四、中国、“金砖国家”及全球人口大国对本次会议的态度          

1.中国对本次峰会态度          

在俄乌完全僵持的情况下,中方是否参加峰会就十分引人注目了。之前中国也一直在认真考虑。5月31日,中国明确表示不会参会。              

外交部发言人指出:中方很重视瑞士举办首届乌克兰和平峰会,年初以来,一直同瑞士方面保持密切沟通,但中方坚持峰会应该公平、公正,不针对任何一方,并以具备三个要素为前提(具体可参考中国、巴西提出的“六点共识”):          

1)俄乌双方认可;

2)各方平等参与;

3)对所有和平方案都进行公平讨论。          

目前的峰会,一方面只单方面讨论乌克兰提出的和平提案,完全排除了俄罗斯的参与,另一方面也排除了其他中间方给出的调停方案,因此没有实质意义。中方表示,“会议安排同中方要求以及国际社会普遍期待还有明显的差距。中方难以参会”。                    

2. “金砖国家”态度          

前面提及,本次乌克兰和平峰会,实际上是美/西方国家努力做全球亚非拉国家(“全球南方”)的工作,希望在国际上形成支持乌克兰、反对俄罗斯的合力。          

而真正能够代表全球南方的,又离不开“金砖国家”(BRICS)。先看看几个国家参会态度。          

BRICS创始国家:

1.俄罗斯(未被邀请)

2.中国(不参加)

3.巴西(派代表参加)

4.印度(派部长参加)    

5.南非(派代表参加)

          

BRICS扩员国家:

6.阿联酋(派代表参加)

7.伊朗(不参加)

8.埃及(不参加)

9.埃塞俄比亚(不参加)

          

由上可见,“金砖国家”队形比较齐整,本次峰会,没有任何一国的政府首脑参加;只有印度派部长参加,巴西和阿联酋派代表参加,中国、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未参加。                    

(阿根廷原被邀请参加BRICS,但在极右翼的米莱当选总统后决定不再参加。这次,米莱将参加本次峰会;          

沙特阿拉伯被邀请参加BRICS,最终未按原定计划加入,但还在考虑过程中。沙特将派部长参加本次峰会。)          

3. 全球发展中国家人口大国态度          

再看看看BRICS以外的全球人口大国:    

500

          

第4人口大国:印度尼西亚——派代表参加;

第5人口大国:巴基斯坦——不参加;

第6人口大国:尼日利亚——不参加;

第8人口大国:孟加拉——不参加;

第10人口大国:墨西哥——派部长参加。          

十大人口国家里:          

——有五个国家(中、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俄罗斯)不参加;

——有两个国家(印尼、巴西)只派代表参加;

——有两个国家(印度、墨西哥)派部长参加;

——只有美国一国派副总统参加。(美国也没有派首脑参加。拜登假托国内大选事由,委派副总统Kamala Harris参加,但实际上美国国内在俄乌问题上完全分裂,有一半人反对继续援乌,拜登需要适度保持距离)。              

尽管美/西方希望把全球南方国家拉到乌克兰的一方,但可以看出,BRICS和各发展中国家人口大国其实都在保持审慎独立的态度。          

500

(很希望打造一副南方国家都支持乌克兰的景象,可惜峰会并未达成这样的目标)

                    

五、更加务实的中间路线:中国-巴西的“六点共识”         

乌克兰泽连斯基提出的十点和平方案与俄罗斯普京提出的停战方案属于“鸡同鸭讲”、“原地踏步”,交集为0。按照这个谈法,不仅双方只能战场上见,而且就冲突的边界和规则都无法形成共识。          

如果两方要相向而行,就需要能够帮助建立基本共识的中间方案。这时,可以参考中国-巴西联合提出的“六点共识”。          

“六点共识”全称《中国、巴西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共识》于5月23日由中方王毅与巴西总统外交政策首席顾问塞尔索·阿莫里姆(Celso Luiz Nunes Amorim)于2024年5月23日发布。              

500

主要内容:          

1.呼吁有关各方遵守局势降温“三原则”,即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

2.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各方应为恢复直接对话创造条件,推动局势降温缓和,直至达成全面停火。中巴双方支持适时召开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对所有和平方案进行公平讨论的国际和会;

3.应加大对相关地区人道主义援助,防止出现更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应避免袭击平民和民用设施,保护妇女、儿童等平民和战俘。支持冲突当事方交换战俘;

4.反对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核武器和生化武器。尽一切可能防止核扩散,避免核危机;

5.反对攻击核电站等和平核设施。各方均应遵守核安全公约等国际法,坚决避免出现人为核事故;    

6.反对割裂世界,制造封闭的政治或经济集团。呼吁在能源、货币、金融、贸易、粮食安全以及保护油气管道、海底光缆、电力能源设施、光纤网络等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问题上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以上的“六点共识”属于务实的中间路线,因为大多数内容俄乌双方也支持,至少可以先坐下来达成一致。“六点共识”所反映的其实也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国家”)的真实态度。这里要特别提一提巴西的拉美国家:我们发现,在俄乌、巴以等国际问题上,拉美国家实际上是很有态度的,在俄乌问题上,他们的共识是反对美国和欧洲向乌克兰援助军事物资,不支持西方主导的对俄制裁。          

就这个问题,过去两年,我也有机会和不少国际上的专家及权威人士交流过:只要对现当代历史、国际政治现实、俄乌冲突的渊源有所了解的人都能看到,要通过谈判的方式结束这场冲突的话,乌克兰可能必须考虑放弃一定的领土,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伦理问题,而是一个历史问题、政治问题、现实问题。          

当然,如果认为条件不成熟,那也可以“战场上见”,回到军事实力的比拼,无非是死更多的人,牺牲更多的资源。但总有一天冲突要结束的。

战争继续拖下去是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不愿看见的,而相比乌克兰或俄罗斯两方任一方目前提出的方案,“六点共识”指向的是先把冲突控制住,把情势稳住,因此更加务实,更有建设性。随着战争越拖下去,双方陷入的泥潭越深,美/西方推动的纯粹乌克兰导向的和平方案越难成行,各国也越能看到“六点共识”的价值:毕竟它是一个更加务实的起点。          

6月1日,王毅表示,俄乌目前还不具备和谈的条件,但“六点共识”已经获得45个国家积极回应,其中26个国家确认支持。相信伴随时间进程,加入支持的国家会更多,并在“六点共识”的基础上凝聚更大共识,成为代表广大国际社会的声音。              

然而,乌克兰外交部在6月4日发表声明,拒绝了中国、巴西提出的“六点共识”,重申“实现和平的唯一基础”是泽连斯基发表的“十点和平方案”,并继续呼吁各方回到瑞士和平峰会的平台上来(这个平台就是站在乌克兰一边,单方面讨论乌克兰的和平方案的)。          

而我们也已经看到了瑞士政府6月14日更新的各国参会情况:从各国是否参会,以及派出什么代表,已经可以看到各国对会议的实际态度。大家都知道,这个峰会对推动俄乌和平进程将不会有实质帮助。                    

六、未来最大的变数——美国国内政治:大选花落谁家          

俄乌冲突,在可见的未来,最大的决定性变数是什么呢?就是乌克兰最重要的支持者——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接下来就看:2024年11月总统大选花落谁家,如果民主党的Biden连任,那么美国就能继续联合欧洲支持乌克兰;如果共和党的Trump上台,那美国基本马上就会停止援乌,对于乌克兰来说一切也就结束了。所以,各方都在等待美国大选的结果。

所以,这次瑞士开会,西方列强的首脑都参加了,连日本的岸田都赶来捧场,作为牵头老大的美国却只派了个副总统来。Biden说是因为国内大选事情排不开,确实也是这么个情况:Biden能给泽连斯基的最大支持,就是专心待在美国搞选举,而乌克兰的全部希望也在民主党。Biden为了赢得大选,还必须和乌克兰和平峰会适度保持距离:既显得他的政府十分关心乌克兰,还在全力支持乌克兰,立场不变,又要避免自己“冲得太往前”,落在一大堆和泽连斯基、乌克兰国旗及欧洲人的合影里,让共和党抨击他不好好搞经济、不好好管移民、成天琢磨放弃以色列,只天天关心乌克兰。    

500

(2024年11月大选见分晓)          

500

(乌克兰的事就靠副总统Kamala Harris了!)    

英国首相苏纳克、法国总统马克龙、美国副总统Harris,几个月后还在不在?没人知道。这个和平峰会几乎注定会被历史遗忘。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