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感兴趣的可以查查贵州大方县,50多万人口4万多财政供养人员

【本文来自《机井打完电却难通,投资2400多万的高标准农田设施为何烂尾?》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件事的根本原因,其实有基层经验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卡在了县里没有配套资金完成工程收尾工作上面。

我们一般的项目,发起时由中央和省级提供建设资金的主要部分,由县市提供少部分配套资金。但这些仅仅是项目的主体建设资金,负责完工。相关配套和收尾的工作和资金必须由地方自掏腰包才能将项目与使用实现对接。项目建成没问题,但它能不能用,必须有软硬件的对接。软件就是手续、流程、报批、移交等,硬件就是还有一些小的配套工作要做。

问题就出在大部分财政资金并不充裕的县。这些县的财政都是吃饭财政,往往全县全年的财政收入只够给占本县人口15分之一左右的财政供养人口发一个月到三四个月的工资。要发展,干工程,只能仰赖财政转移支付,但即便转移支付到位,财政供养人员开支依旧占县财政开支的50%到60%左右。大家感兴趣的可以查查贵州大方县,50多万人口4万多财政供养人员,财政收入(不算转移支付)只有不到8亿,财政总支出51.59亿。4万多财政供养人员中,有两万多临时工开支较少,平均3万多元,但已经足以消耗大方县所有财政收入。1万8千多编制内人员,年人均需要5到6万(因为除了工资还有社保,其实这个县公务员收入已经很低),总共下来这就需要二十多亿。剩下的还要偿还债务、卫生教育、社会保障、交通建设等等,现在很多县市欠了一屁股债。房地产又不行了,很多教师等事业编人员工资拖着欠着。几十万的工程配套资金看似不多,但还真拿不出来,只能让它撂荒了。

高额的不合理的冗员冗费,让人想起了北宋,侵蚀了政府的财政和建设能力,成为了人民群众的沉重负担。

公务员、事业编的编制、机构和收入改革迫在眉睫。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