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播剧”艺人之殇: 热度掉队 ,错失黄金期
《九州缥缈录》临时跳档话题持续发酵,追剧的剧迷、书迷扑了个空。实际上,除了该剧之外,还有一大波积压已久、宣传已久、久久未播的剧集,漫长的等待,剧方、平台来说,都苦不堪言。
在舆情官看来,对于演员层面的影响或是被忽视。以《九州缥缈录》为例,原本有望提升热度的刘昊然,一直苦于无代表作,活在童星标签中的宋祖儿,现在也只能“静候佳音”了。
待播剧或成“烫手山芋”,持剧艺人几家忧
过去,手握待播大剧对于不少艺人来说可谓是“砝码”加持,能够在非营业期也能保持曝光度。但现如今,手里的待播剧很难“如期”开播,艺人们各有忧愁。
首先,备受关注的剧集迟迟不能播出,对头部艺人维持自身“咖位”或者是转型,都是巨大的挑战。
蒋欣自《欢乐颂2》之后再无新剧,现在手里握有至少《半生缘》、《我们这些年》、《如果岁月可回头》3部待播剧,和刘嘉玲主演的《半生缘》,此前曾曝出此剧将于5月9日接档《因法之名》,又曝定档5月29日北京卫视播出,究竟何时能播出,尚不可知。
《归去来》后唐嫣也基本处于休整期。搭档吴秀波和翟天临的《无名侦探》,或因主演陷入丑闻而播出困难,和窦骁主演的《时间都知道》也搁置好几年了。
男艺人方面,李易峰的待播剧有《在纽约》(已改为《我在北京等你》)、《隐秘而伟大》,两部剧都还没有确定的定档日期,这对急需一部有分量、有演技的作品来证明自己的李易峰来说,无疑是难熬的。朱亚文这次与女神汤唯合作的《大明风华》网传将于6月9日在湖南卫视播出,剧组5号将录制快本,但能否顺遂播出,仍不可知。
而对于正处在上升期的艺人来说,没有在播作品的加持,在新人辈出的娱乐圈,影响更甚。
像胡一天、任嘉伦、张若昀、白敬亭、肖战这些因为某部剧而获得小范围热度的男艺人,如果没有稳定地输出作品来保持曝光度、提高知名度,很快就会显得后劲不足,被涌上来的新人所替代。
从最近开机新剧可以看出,孙俪、唐嫣、杨幂等休整后开始“营业”,新人扛大梁担任主演的剧逐渐增多,这些都不可避免地会压缩上升期艺人的接戏空间,再加之,大量流量型新人入局影视圈,上升期艺人上升的速度若低于新人崛起的速度,就很有可能会被市场遗忘。
单以杨超越为例,目前就有《长安诺》、《将夜2》等作品加身。
近两年本应处在上升期的古力娜扎,由于没有作品播出增加曝光度,现在只能靠恋情、身材、颜值等非业务能力因素才能上热搜,也开始在综艺亮相,维持自身曝光度。
而已经结婚了的“中花”们,如,陈妍希的《邓丽君》已经溜粉溜了不短的时间。
总之,对于艺人们来说,有剧不能播,就好比有钱不能使,是一种无奈的苦闷。作品只有经过观众的检验才能填上演员的履历表,想转型的抱负、想保持曝光度的期望,全都藏在作品中,只有播出来才能被检验。
待播定档宣传上线,难一气呵成
不少从去年就开始放出物料的待播剧,现在还“播期未定”,过长的“宣传线”无疑是对观众观剧期待的一种消耗。
本应在去年7月16日播出的《天下长安》遭遇两次撤档,令观众失望不已,导演连奕名也忍不住通过微博抱怨:“再改连我都不认识了!”
而本应在2018年待播剧序列的《庆余年》,到了2019能否顺利播出,仍然悬而未决;雷佳音、易烊千玺主演的《长安十二时辰》本应在去年年底准备播出,后来又突然撤档宣布延播,之后又重新定档4月13日在优酷首播,然而同一天也本应是易烊千玺的另一部剧《艳势番新青年》(现已改名《热血青年》)的首播日期,现在都6月了,两部剧都还没有播出来,宣传也几乎处在停滞状态。
除此之外,早就放出预告的《陈情令》、《狼殿下》、《锦衣之下》等多部剧集,尚处在“待播”状态,剧方宣发也多“束手束脚”,不少备受粉丝期待的待播剧已经很久没有投放新的物料了。电视剧《狼殿下》2017年8月放出预告片,最近一次物料投放是在2018年8月,距今也快隔一年了。
这些剧集“本应”按着“待播、定档、宣传、上线”的流程一气呵成,如今却在“待播、定档、宣传、撤档、待播”之间徘徊。漫长的宣传期耗费大量物力,换来的只是又一次漫长的“等待”,同时不断撤档与换挡,也不断消磨着观众的观剧期待。
更重要的是,在影视行业,“积压剧”由于技术、内容等因素与观众产生“审美隔阂”,对于一部剧集的口碑、声量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而如此“反常”的排播现象,或可从今年3月召开的电视剧春推会管窥。参展剧目914部,与去年同比减少18.5%,现实主义题材比例超过6成,古装剧数量急剧下降,2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显示只有11部,与去年同期相比,直降近10%。
这些都直观反映在头部卫视2019年剧集布局中。
除了浙江卫视重点剧均为古装剧以外,其余卫视均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与春推会剧集布局相似。
会上,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处副处长夏斐表示:“总局对古装剧也没有一棒子打死。但你们拍宫斗、家斗,我觉得要谨慎了……”可以看作是对网传最严“限古令”的一种“默认”,而这些古装剧集被撤档、跳档、提档、裸播等“非正常”排播也就不足为奇了。
卫视、平台转换策略积极应对
介于电视剧排播已然成为“玄学”,有条件的卫视普遍采取预留planB的方案来提前应对,也就是说,在一部剧集送审的同时,还要预留出另一部剧集,前面不通过,立马送审另一部剧集。
“双保险制度”主要体现在芒果台以自制剧填充应急。据悉,《网球少年》于5月31日紧急送审,但未通过上星许可,湖南卫视便把自制剧《大宋少年志》也拿去送审。同样播出时间“暧昧”不明的《大明风华》,也爆出如果送审未通过,将以《少年派》作“替补”。而不少没有自制剧可供“选择”的卫视,应急措施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原本会在浙江卫视首播的《九州缥缈录》,被临时更改成了一般在周五才播的《跑男》(而且是重播)。
这样看来,在排播成谜的当下,能够自主输出自制剧/定制剧的卫视将会更加“从容”,比起只能重播综艺,换上候补剧集无疑是更佳方式,这也或许可以倒逼卫视/平台方发力打造自制剧。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的排播讯息下,制作公司方面也加快调整了策略。一向热衷于拍古装大IP的欢瑞,最近放出的开机、筹拍信息都是现代剧,如许凯、赵今麦搭档的情感剧《十年一品温如言》,更有正剧品相的《权与利》,主演蒋雯丽、郭晓冬、张丰毅等都是戏骨级别的。
其实,更重要的,是剧方要在把握政策导向的区间内,有着敏锐的市场嗅觉,打造出观众喜闻乐见而又容易过审的优质剧集,才不必在排播“玄学”中惊慌失措。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