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AI来了,压力给到华米OV

500

定焦(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金玙璠

编辑 | 魏佳

苹果AI终于来了,华为、小米、OPPO、vivo这些手机厂商反倒没那么紧张了。

北京时间6月11日凌晨,在将近两个小时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苹果主要做了两件事,前一个小时介绍六大平台的系统更新(包括visionOS 2,以及iOS 18、watchOS 11、iPadOS 18、macOS Sequoia和Audio&Home),剩下一个小时,都交给了AI。

苹果把你能想到的场景,都用AI改造了一遍,核心功能包括:写文章、总结本文、搜索问答;生成各种各样的图片、视频和表情包;录制、转写备忘录和电话里的语音……

苹果发布会上一边介绍AI,公司股价却短暂狂跌,市值一夜掉了5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13亿元)。

市场看跌多半是因为苹果AI没有达到外界预期,有手机行业从业者评价,这些功能国产AI手机基本都有了,而且国内手机厂商基本都是自研大模型,苹果却接入了OpenAI的最新一代GPT-4o模型。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还借此抨击苹果“出卖用户隐私”。

可是,就在苹果AI亮相后的一天,苹果股价反而飙升到历史新高,市值一夜大增2142亿美元。

经过一天的市场发酵,分析师们认为,虽然苹果AI没有革命性突破,但将刺激iPhone的销售。苹果AI目前只支持iPhone 15 Pro系列的两款手机,以及之后的iPhone 16系列。

截至美东时间6月12日收盘,苹果股价为213.07美元,总市值3.27万亿美元(约23.67万亿元人民币),略低于微软的3.28万亿美元,距离重夺美国最有价值公司的地位仅一步之遥。

现在最值得探讨的问题是,苹果股价为什么忽高忽低,和其他手机厂商对比,苹果AI含金量如何?该怎么看待它与OpenAI的合作、理解苹果的AI路线?

AI功能创新不足,卖货才是真的?

别人家的AI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苹果搞了个新概念,把自家AI的核心系统叫做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大有“重新定义AI”的意思,外界的期待值也被吊到了最高。

苹果AI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单纯从功能来看,苹果AI的确没有什么新故事。

被重点介绍的语言和图像生成功能,如文本生成、文本润色和整理、重写校对,提炼想法、根据现有内容补充余下部分;生成不同风格的图像、表情、AI图片搜索、图片消除……这些已经是国内手机厂商的标配AI功能。

除此之外,iPhone终于支持通话录音(被录音方会收到通知),还能生成录音摘要,在苹果用户眼中是“本次最强升级点”,但不算创新。

对比手机友商,苹果AI的强项在于,能主动分析复杂信息,并跨多个App执行操作。

苹果AI有一项功能是Priority Notification,即让AI帮你判别通知的重要性,并重新排序。它会把紧急、重要的信息展示在通知列表上方,同时减少其他信息对你的干扰。

你不用再专门打开一个App或网页,就能直接调用AI功能,比如,写备忘录时,让它插入会议音频、整理会议摘要,再分享到邮件里并发送出去。

你也可以直接开口说,让智能助手Siri跨App执行指令。升级后的Siri能理解、执行复杂且连续的指令。比如,你可以让Siri查找航班信息,读取降落时间,再在日程中确认是否有空,最后在地图里显示最佳路线。

500

图源 / 苹果官网截图

Siri还有语义索引功能,可以进行复杂搜索。比如,你想找到某个朋友之前发的一本书的书名,但忘了是在消息里还是在邮件里,Siri能跨应用搜索;再比如,你填表格时需要输入某个证件号,Siri能从图库中找到证件照片,从中提取号码,并自动填充信息。

如果你不想或不方便跟Siri说话,也可以直接给它打字,或让它看屏幕。Siri支持文本输入,能自动理解上下文;也有屏幕感知功能,能识别并处理屏幕上显示的信息。

多位苹果用户对此次升级最明显的感知是,Siri终于靠AI重新活过来了。但让很多用户失望的是,苹果AI抛弃了不少老用户。

苹果AI会登录三端操作系统(iOS 18、iPadOS 18、MacOS 15),但对芯片要求很高,只支持A17 Pro(手机)或M系列芯片(平板和电脑)。

平板和电脑还好,过去三到四年的产品大部分都支持,但手机目前只支持iPhone 15 Pro和15 Pro Max,以及之后上市的iPhone 16系列。

手机行业从业者赵肃称,苹果这套AI能力其实可以兼容更前代的设备。但作为一个硬件设备商,苹果AI最终要为销量服务,尤其是iPhone卖得不好的情况下,苹果靠AI刺激销量的焦虑已经摆到了明面上。

AI能刺激iPhone销量吗?CNBC预测有可能会在秋季时带动一轮换机潮。但Forrester分析师Dipanjan Chatterjee认为,苹果的这些AI功能还不足以创造一个新的追随者群体。

用户体验,赢了?

过去一年,安卓阵营疯狂追AI手机的风口,尤其是2023年下半年以来,各家抢着给智能手机装大模型、运行各种AI应用。

结合各家的介绍,功能大同小异,集中在生成文字、图片、生成式推算等方面,用户可以用语音指挥AI助手来实现。

500

「定焦」制图

比如,苹果AI有的通话摘要、图片消除,OPPO Find X7都有;苹果AI有的翻译、语音转录、修图,三星Galaxy S24系列也有;一个月前,谷歌的AI搜索已经可以做到文字搜图片、搜视频。

500

与此同时,市场对苹果AI的期待值水涨船高,都期待苹果玩出些新花样。晚一年跟进的苹果AI,到底是后来居上还是勉强追上?

赵肃告诉「定焦」,对比国内手机厂商,苹果AI的确没有颠覆性的功能,但它对AI的整合是最成体系的、最完整的,也是最方便用户使用的。用户不再需要来回切换App,换设备时也不需要重新培养习惯。

举例来说,同样是手机上的语音助手,苹果的Siri可以跨应用执行复杂操作;国产手机厂商的语音助手在接入大模型后,多是强化了语义理解的对话能力。

再比如,你在iPhone上训练的使用习惯,在iPad、 Mac上一样适用;这一点即便是国内手机厂商里,设备间互联互通做得最好的华为都做不到,因为华为鸿蒙系统还没用到电脑上。

苹果这种跨应用、跨设备的系统级AI体验,在行业里是第一次实现。究其原因,它有安卓厂商没有的优势。

苹果的软硬件和应用生态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套闭源系统,让它对生态有非常强的控制能力,让模型能够跨App调用各种接口、跨App访问数据。这样,生成式AI能力才能深入集成到系统里,全局化、跨App地运行起来。

而安卓厂商用的模型没有统一,安卓生态又高度开放,系统和第三方App之间往往受限于权限问题,导致各种AI能力只是浮于系统表面的独立功能。

苹果称,自己的AI功能可以在数百种App内以及跨App操作。但它的野心不止于此,苹果要利用生态优势,让效果最大化。

苹果专门设计了一套全新的框架,并公布了第一批AI配套的开发工具,让开发者通过App Intents API、Image Playground API,将自己的App功能接入苹果AI。

当Apple Intelligence和Siri兼容更多App,苹果就能优化更多用户的使用体验。

举个例子,苹果发布会上演示了AI是怎么处理邮件的,这对国外用户可能非常刚需,但国内用户不见得需要,许多企业办公用的是钉钉、腾讯会议等应用。如果用户问Siri,某个同事预订的腾讯会议的时间,它可能获取不到这个信息,只有腾讯会议接入了苹果AI,用户体验才能更丝滑。

自研大模型,落后了?

这场发布会后,外界对苹果AI的评价褒贬不一。看衰的一大原因是,苹果没有介绍自研大模型,反而“开放”了外部大模型。

Siri是外部模型的入口,目前接入了OpenAI的GPT-4o,用户不需要注册账号也可以使用。

500

「定焦」制图

反观国内手机厂商都选择自研大模型,对自有生态格外重视的苹果,为什么在大模型上走开放式AI路线?

实际上,苹果AI有两套模型,以自己训练培养的大模型为基础,外部模型ChatGPT为辅助。

其中,自研大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案是端云结合,大部分交给本地的端侧模型,还有部分交给跑在服务器云上的模型。

不过,苹果没有公布端侧模型的信息。只是苹果公司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Craig Federighi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说,苹果在iPhone上运行的大语言模型有大约30亿个参数。

ChatGPT在苹果AI中的作用只有一个:当苹果自己的大模型解答不了某些问题时,Siri会询问用户是否使用ChatGPT 4o。

看来,苹果只是给ChatGPT留了接口,把它作为Siri的一个外部“挂件”,并没有让GPT渗透进系统底层。换言之,苹果AI的主力是自己的模型,而非依赖外部模型。

但接入ChatGPT这类通用大模型,还是给苹果增加了数据隐私风险。

即便苹果不断强调把隐私保护放到了重中之重,称只有在必要且被用户允许时,才使用外部AI模型。但有些人还是不相信,马斯克就以数据隐私威胁为由,公开反对苹果接入OpenAI。

这必然有商业竞争的成分,但也多多少少反映出苹果在开放与封闭之间的无奈。

在AI领域创业者李敬看来,苹果当前的困境是,封闭的系统限制了AI模型的发展速度,于是,接入第三方大模型,为自研大模型进程争取时间。可“开放”又与苹果一直强调的数据保护存在矛盾。

现阶段的苹果需要OpenAI,OpenAI也看上了苹果手上十亿级的移动设备用户量、最高频的使用场景,但双方的“绑定”并不牢固。

对于苹果来说,OpenAI不是唯一的外部合作方,未来,可能会接入谷歌Gemini等其他AI模型。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苹果发布会上极力弱化OpenAI的存在感,全程106分钟的发布会,直到第100分钟才第一次出现了ChatGPT。OpenAI CEO萨姆·阿尔特曼到了WWDC现场,却没有登台发言。

2023年以来,苹果AI掉队的声音不断,虽然2023年一整年,它收购了32家AI公司,投资比谷歌、Meta、微软等科技巨头更积极,但苹果自身始终没有大动作。

这场WWDC之后,苹果AI仍然谈不上领先,但不止一位受访者提到,无缝衔接、体验丝滑本身就有巨大价值。苹果做AI的方式也提供了一种思路,大模型本身不必成为超级APP,它可以打造一个超级生态。其他手机厂商也可能会借鉴苹果这种体系化的架构。

接下来,苹果AI还面临许多不确定性。

发布会上演示的AI效果有多少是已经实现的代码,有多少还在PPT阶段,外界还不能确定。

苹果只是说,今年夏天,Apple Intelligence将推出美国英语试用版,今年秋天,正规Bate版将推出部分功能,其余一些功能、平台和语言版本将在明年陆续推出。

也就是说,2024年,苹果AI只支持英文,只能在可以使用ChatGPT的国家和地区使用。最终,国内用户能使用多少功能、中文效果如何?苹果训练的大模型会比国内现有的大模型更先进吗?AI能挽救iPhone一季度跌出中国手机市占率前五的现状吗?

这些问题都是未知数。

*题图来源于苹果官网截图。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赵肃、李敬为化名。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