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大佬们坐不住了

作者:李达诗,自由撰稿人 。

500

欧洲的执政党的日子都不好过,搞意识形态政治正确不如搞好经济民生。

500

欧洲政坛发生巨变,大佬们不淡定了,欧洲作为香港的最大贸易伙伴之一,对此不能视而不见,必须要作出分析和了解。

500

两天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广邀宾朋,在西北部卡尔瓦多斯省举行诺曼底登陆80周年纪念活动。法国、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部分参加过诺曼底战役的老兵参加了当天的纪念活动。

最为隆重的是,当天上午,在诺曼底的朱诺海滩举行法英联合纪念活动。

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英国首相苏纳克等出席活动并向纪念碑敬献花圈。

这场活动很奇怪,战胜国俄罗斯未受邀请,但战败国德国总理朔尔茨却成了主要嘉宾,反正该去的、不该去的欧洲领袖,在纪念二战时期著名诺曼底登陆战役80周年活动上纷纷露脸,以战胜者姿态笑脸相拥。

仅仅是眨了下眼睛的功夫,刚完成的5年一次的欧洲议会选举,极右翼异军团突起,取得前所未有的大胜,让这些大佬懵了,欧洲政坛变天,他们不得不赶紧回家处理后院着火。

随后,马克龙发表电视讲话,承认他所在的政党在欧洲议会选举输给了对手,输得很丢面子,指这一结果是“民族主义者和煽动者的崛起,对我们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危险”。他当即宣布,解散法国国民议会,重新大选。

德国朔尔茨所在的政党也好不到哪里去,美联社形容他经历了“一个痛苦的夜晚”,因为他领导的社民党,取得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成绩。

比利时首相亚历山大·德克罗所在党派,在联邦、地区、欧洲议会“三合一”选举中,失去了在议会中形成多数派的能力,德克罗在大选后辞去首相一职,宣布将组建新政府,德克罗将继续担任看守首相,直到新执政联盟成立为止。

欧洲政坛一夜间发生巨变,让大佬们始料不及。

除法国、德国、比利时外,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奥地利的极右翼,选票都大幅上升。不排除其中一些国家,不久后将会由右翼掌权。

为什么中右翼可以在欧洲议会选举中占优势?

笔者长期观察欧盟政坛近年的波动,起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值得关注:

经济和社会问题:近年来,欧洲面临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挑战,如经济衰退、难民危机、恐怖主义威胁等。

500

一些国家领袖在街头被枪击或者挨揍,有的接到恐吓信,这些问题反映了民众对传统政党的不满和失望。

一些选民转向支持右翼政党,因为他们通常承诺采取更强硬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移民和难民问题:移民和难民问题是欧洲近年来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大量的移民和难民涌入欧洲,引发了社会和安全方面的担忧。右翼政党通常主张采取更严格的移民政策,限制移民和难民的入境,这一立场在一些选民中得到了支持。

民族主义和身份认同:一些右翼政党强调民族主义和身份认同,主张保护本国文化和传统,反对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主义。

这种立场在一些国家中引起了共鸣,尤其是在那些对本国文化和身份感到担忧的人群中。

对欧盟的不满:欧盟在一些问题上的决策和政策,缺乏自主性,盲目听从某大国的指使,没有安全主权,引发了不少国家和民众的不满。

500

右翼政党通常对欧盟的权力和干预持批评态度,主张更多的国家主权和自主决策。这种对欧盟的不满情绪也为右翼政党的崛起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当然,欧洲议会的权力相对有限,其决策需要得到欧盟成员国政府的批准,即使右翼政党在欧洲议会中占据优势,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直接实施自己的政策主张。

欧洲政坛的重大变化,印证了我们国家正处于世界的大变局中,香港也不能独善其身。当下我们唯有沉着应对,坚持发展经济这一王道,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次欧洲政坛的变动,最为讽刺的是,可能让正在美国总统大选苦苦缠斗中的特朗普,或许看到了一丝希望。他正在窃喜中。

500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