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殖民地不少,咋只有剥削最轻的美国反了?大英:这逆子不简单

500

说起美国独立战争 ,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场自由对抗殖民,民主对抗专制的正义之战。但鲜为人知的是,美国是所有英属殖民地里被剥削最轻的一个,为什么其他殖民地没反,反倒偏偏是美国反了。刨去那些高大上的理由不说,这场战争从头到尾有且只有两个字:争权。

一、英美的父子关系

在英国的殖民体系里,美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特殊之一,这个殖民地是由欧陆白人为主体组成的,这意味着他跟宗主国之间并不存在任何代差。英国没办法做到像对付中国和印度那样高维打低维。

特殊之二,这个殖民地并不是由英国政府打下的。最初到达北美殖民地的是一帮在英国活不下去的底层平民、犯罪分子和受迫害的清教徒。1607年,一家叫作伦敦公司的殖民企业把他们送到北美大陆,并在弗吉尼亚地区建立了第一个英属北美殖民地詹姆斯敦,从此开始了长达百年的殖民历史。

但殖民事业一开始进行得并不顺利,由于殖民地生存环境恶劣远超预期,公司先期准备的物资很快就被挥霍一空了,活不下去的詹姆斯敦移民最终选择提桶跑路。说来也巧,公司的船队刚驶离没多远,正好遇到大英总督带来的补给船。詹姆斯敦这才阴差阳错保留了下来。

500

有了伦敦公司珠玉在前,如普利茅斯公司等殖民大亨也开始纷纷跟进,掀起了第一波北美殖民浪潮,他们开始在北美沿岸的罗德岛、新泽西、马萨诸塞等地建立起了星罗棋布的殖民据点。顺带说一句啊,那个被誉为美国开端的五月花号是在1620年才到达美洲的。

可以说,北美殖民地最早的主人就是那些公司,没有他们雄厚的资本支撑,那些新移民根本撑不过萌芽期。可用公司建立帝国是很不靠谱的,因为公司毕竟是商业机构,而商业又是起伏无常的行业。这些公司在往后的几十年中因为各式各样的经营困境,最终都把殖民地的所有权给卖了出去,而接手公司权益的则是英国王室!

与此同时,北美的移民也在与印第安的战争中把领土从沿海扩张到了阿拉巴契亚山脉,这些土地可都是他们一刀一枪打下来的,跟英国政府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把北美殖民地比作一家公司,那么白人地头蛇跟英国政府之间就是股东关系。大家其实是平等的,你英国王室充其量就是个大股东,但是没有绝对控股权。

500

由殖民地豪强组成的地方议会才是最高权力机构。至于那个殖民地总督,不过就是英国派过来的职业经理人而已,地方上的官僚班子和立法权、征税权都在人家地方豪强手上。

更糟糕的是,自1640年到1688年光荣革命这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立宪派跟保皇党争斗不休,受党争影响,殖民地官员更换频繁,而地方议会的权力则日益扩张。

英国在这块所谓的殖民地上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每年的收入跟支出都是在7万英镑上下浮动。这样的殖民地跟没有又有多大区别呢?

要知道大英王室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们为什么能容忍北美殖民地享受这么大的特权?原因很简单,当时北美殖民地里除了有英国人,还有人家荷兰、法国和西班牙人。大英想要在这里站稳脚跟,就必须借重这些逆子的帮助。所以说,与其说北美十三州跟英国之间是君臣关系,倒不如说他们是合作关系。

独立战争前,十三州的人口是200万,而法国北美殖民地只有区区7万,至于西班牙跟荷兰殖民地的人口,更是连他们的零头都比不上。

可以说,谁能得到十三州,谁就能在美洲争霸中占据胜负手。如果他们投靠荷兰或者法国,对英国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有人也许会说,十三州每年就给英国交7万英镑,怎么就胜负手了呢?问题不在他们交多少钱,而是战争时期十三州的物资和人力英国可以就地购买,而其他国家则需要远渡重洋送过来。光是这成本优势就很不对称。同样,十三州也要借重英国帮他抵抗来自荷兰跟法国的威胁。因为当时的十三州只是一盘散沙,单独对上这些强国是没有胜算的,只能成为人家的盘中餐。

500

二:英国削藩,父子反目

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种互利共生的父子关系到了1763年就开始维持不下去了。从1756年到1763年,欧陆爆发了一场七年战争,这场战争范围之大,波及到了欧洲、印度和美洲,又被称为第零次世界大战。此战中法国惨败,其在印度、美洲等大片殖民地都输给了大英。

而荷兰的殖民据点在这百年时间已经被英国人一一拔去。至于西班牙这个英国崛起的垫脚石,早就是个冢中枯骨,能给他留下一条狗命已经是大英皇恩浩荡了。

在过去英荷法西四国争霸的时代,北美十三州的地头蛇是决定天平倾斜的砝码。现在那三家已经倒了,北美十三州自然也就失去了议价权。

外患已去,英国,要开始削藩了。

在七年战争中,英国花了1.6亿英镑,欠下了1.35亿英镑的国债。每年光是北美驻军的军费就要40万镑。十三州那7万镑的财政收入连塞牙缝都不够。

反正北美现在已经是一家独大,此时不加税更待何时?

大英首先推出了《糖税法》,规定以后进入北美殖民地的糖都要缴纳关税。对了,他们以前是免税的。《糖税法》只是个开胃菜,紧接着大英又推出了《货币法》,意图夺取他们的货币发行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北美人民还没来得及愤怒,天怒人怨的《印花税法》又新鲜出炉了。

500

在我们看来这些法案挺正常啊!甚至说不上是苛捐杂税。可在美国人看来,这就是倒行逆施。士绅不当差不纳粮那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你英国人居然罔顾祖制,要我们这些特权阶级交这个税那个税的,还有天理吗?

美国人表示,要交税可以。但你英国议会的餐桌上必须要有我们十三州的菜碟。还有,阿拉巴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那片你从法国佬手上抢来的地盘要给我们开垦。

当时美国的主打经济作物是烟草,这玩意对土地肥力的消耗极其惊人,基本上种个几年就要换一块地。所以十三州天然就有极其强烈的扩张欲望,早就对英国那块地垂涎三尺了。

对此英国议会的回答只有两个字:滚蛋。税,一分都不能少。好处,一毛都不会有。

按理说英国做的没问题,权力与利益本来就是对等的嘛!现在你议价权减少了,多付出点代价不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吗?可美洲人看不到这些,他们只看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为此他们搞出了一个名为自由之子的地下组织,开始对英国的统治发起挑战,与此同时,北美商人也联合起来抵制英货。

就在这关键时刻,英国居然怂了,政府宣布之前的法案作废。糊涂啊!你这样一退让,不就让他们更加认不清自己的斤两了吗?以后的要价也就更高了。

500

两年后,也就是1767年,英国人受财政压力影响,又憋不住了,再次对殖民地出手,这次他们推出了英国版一条鞭法:以后不收这个税那个税的了,通通改收关税,史称《汤森法案》。

结果美国人继续闹事,不过这次英国人不再客气了,谁敢闹事就机枪伺候。

不过有了上次的成功经验,美国人坚信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继续闹,闹到他认怂为止。

1770年,双方爆发波士顿惨案。1773年,美国人约翰·布朗火烧英国军舰。英国派了专案组前来调查,所有人都知道是谁干的,可就是查不出来。

结果英国人又犯了一个错误,他选择了息事宁人不再追究布朗。哎哟,这下北美老百姓可兴奋坏了。凶手是谁明眼人都知道,英国人这是怕了我们呀!继续闹!1773年年末,美国人再接再厉组建通讯委员会,大家抱团抵制英国货。谁敢偷腥那就是自绝于北美十三州。12月26日,在自由之子的煽动下,马萨诸塞发生了波士顿倾茶事件。

500

面对这种种乱局,英国的态度显得很无所谓。闹就闹吧,这种事情次数多了也就免疫了。英国人也想开了,这百年来,十三州在我大英的庇护下承平日久,人不知兵。只要枪杆子在手,小泥鳅还能翻了天不成?

英国非但没把十三州的不满当回事,1774年还火上浇油出台了一个《魁北克法案》:前法国殖民地的人听好了,以后只要说英语就都是我大英的子民,大家一视同仁。

这就相当于断了美国人西进的希望,都是自己人了,你再搞人家岂不是名不正言不顺。

三、被漏算的路易十六

既然英国人不做人,那美国人就选择继续加码。同年秋,第一次大陆会议召开,除佐治亚州之外的十二州一致决定拒绝向英国缴纳赋税,并组建民兵武装自卫,直到英国朝廷撤销“苛捐杂税”为止。

英国人还是那个态度,不信你能翻了天,该征的税一个便士也不能少。

自从美国组建了民兵之后,从1775年开始,双方的武装冲突就没有停过,可大英依旧我行我素。眼见英国人一点诚意都没有,1776年,反英最积极(利益受损最大)的马萨诸塞州率先忍不住了,马州太守传檄四方,召集十三路诸侯齐聚费城共商大业,史称第二次大陆会议。会议内容千言万语最终归纳为两个字:反了。

大英还是那个大英。反就反呗,一群乌合之众而已,王师一到分分钟碾为齑粉。也不怪大英傲慢,双方实力差距就摆在那里呢!任谁都不会觉得美国能赢。

事实上若是没有外援,华盛顿早就上了英国人的绞刑架了。

500

可英国人千算万算也没算到,欧陆诸国居然真的敢支持美国的独立战争!

真的没算到吗?也不尽然。英国当然知道外部干涉的可能性。可当时的欧陆局势是这样的:旧霸主西班牙垂垂老矣,现任霸主荷兰江河日下,欧陆老大法国在七年战争元气大伤,普鲁士战神腓特烈大帝在七年战争中被英国这个盟友坑得差点亡国,俄国叶沙皇正忙着跟土耳其死磕。唯有他大英如日中天一枝独秀。哪个不长眼的敢来当出头鸟呀?

没人敢振臂一呼,所谓外部干涉就只存在于理论中。

可英国千算万算也没算到路易十六是个脑子不正常的。这老哥居然损人不利己,拼上自己的国祚也要援助美国,得益于法国7500万金法郎的军援,本来已经奄奄一息的华盛顿叛军才得以垂死病中惊坐起。

众所周知,路易十六上断头台就是因为他透支国力支持了美国的独立战争,这绝对不是理性之举。此等不按套路出牌的国际好人百年难得一遇。谁又能想得到呢?

500

路易十六

结果法国一举旗,荷兰、西班牙、普鲁士这些大英的苦主纷纷跟上,大家出钱出枪出志愿者,一起围殴不列颠。还记得前面说过吗?列强在北美的争霸有一条铁律:得十三州者得天下。现在四大列强联手伺候你大英一家,还外带一个胜负手北美十三州,这福气能小得了?

文史君说

美国独立战争之所以会爆发,主要是英美之间存在着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方面七年战争后美国对英国的重要性下降,英方想要趁机削藩攫取更多的利益。另一方面,没有外部威胁的美国也不再需要英国的庇护,他也想要索求更多的利益。就算英国不加税,双方也一定会因为阿拉巴契亚山脉以西的土地爆发冲突。围绕利益之争,这场战争必然是要爆发的。

参考文献

霍斯特·迪佩尔住,何俊译:《美国史》,上海三联书店,2020。

(作者:浩然文史·西北狼)

点击「浩然文史」阅读原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