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老总激辩“内卷”!王传福称是市场竞争;李书福称会致偷工减料

500

在2024年中国汽车重庆论坛期间,吉利、比亚迪、广汽、长安汽车等车企大佬纷纷就价格战、“卷”等行业热点问题发表观点。大佬们观点不一,甚至针锋相对。

三言科技汇总整理如下:

关于价格战

吉利李书福:简单粗暴的价格战,结果就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

李书福强调简单粗暴的价格战损害产业健康发展。

李书福表示,无休止的内卷和简单粗暴的价格战会导致偷工减料、造假售假和不合规的无序竞争,对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损害。

中国汽车工业的内卷和价格战现象全球独一无二,如果市场化水平高、法律健全、执法严格,透明公平竞争,这是好事;否则,就是坏事。

吉利杨学良:不应局限于价格战,还要学会道德战

杨学良认为,企业竞争不应局限于价格战,还要学会道德战。

他表示,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应仅仅局限于价格战,而应更广泛地涵盖技术、品质、品牌和服务质量等多个维度。

企业更应注重道德层面的竞争,即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合规治理。

他指出,道德战的核心在于坚持诚信和责任,确保产品安全和环保标准。汽车企业更应坚守道德底线,不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降低成本,不通过欺骗消费者来获取短期利益。

比亚迪李云飞:能跟就跟,不要置气翻桌子

而同样对于价格战问题,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认为,价格战跟打牌一样,能跟就跟,不要置气翻桌子。

他表示,由于每家企业的规模不同,自身情况不一样,因此要量力而为。 “大家不要愚弄消费者,要对消费者好一点”,李云飞建议,“大家之前都涨过价,所以接下来在一些年度大改款的时候和新产品推出来的时候,要把价格的下调考虑进去”。

关于竞争、“卷”

对于行业内竞争以及“卷”问题,比亚迪、广汽以及赛力斯等企业也分享了各自看法。

比亚迪王传福:卷是市场竞争,积极拥抱才能胜出

首先,对于“卷”,王传福称其是市场竞争,积极拥抱才能胜出。

他指出,“卷”是市场竞争,是自然规律,不必焦虑,只有积极拥抱、参与才能真正在竞争中走出来。

他表示,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家战略指引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自主品牌在技术提升、产业链建设、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各方面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需要注意的是,行业发展有挑战有机遇,当下的“卷”其核心是市场竞争。“企业家要拥抱、参与这种‘卷’、这种竞争,在竞争中‘出海’,为国家撑起中国品牌,打造世界第一品牌。”

比亚迪李云飞:希望奇瑞离比亚迪越近越好,可以帮比亚迪分摊点火力

而对于竞争对手方面,李云飞谈及奇瑞时表示希望奇瑞越近越好。

李云飞称,现在国内车企竞争的太厉害了,各种明的暗的,桌上的、台下的,上得了台面上不了台面都有。

奇瑞今年上半年增速非常快,许多维度都超过了比亚迪,而且奇瑞新一代的产品非常不错,营销也做的是有声有色。

奇瑞未来两年会加速推出新产品,希望奇瑞能够看到比亚迪的背影,能做到中国的第二。

李云飞还称希望奇瑞离比亚迪越近越好,这样可以帮比亚迪分摊点火力。

广汽董事长曾庆洪:内卷不是办法,建议“油电同权”

“卷流量”过度,水军太多

不过, 广汽董事长曾庆洪则更关注目前车企“卷流量”过度问题,他认为‘内卷下去不是办法。’企业的目标是什么?是盈利。而盈利的目的是什么?是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缴税、创造就业机会。但如今,裁员的情况如何?”

他指出未来市场应该是多能源结构,要坚持长期主义,在系能源汽车占有率达到50%时,要研究推动“油电同权”措施,支持传统企业升级转型,均衡新能源与燃油车发展节奏。

他建议,在政府采购、汽车牌照、购车限制和消费补贴等方面,研究如何支持新能源汽车以及混动等多能源方式的并行发展。

他还表示现在部分车企“卷流量”过度,进行抹黑营销,违法法律,“水军太多了,不可信”。

长安汽车朱华荣:“卷”是良币驱逐劣币,意味着追求卓越

对于竞争,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卷是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常过程,是行业快速回归良性竞争的最佳方式”。卷意味着追求卓越,推动中国品牌的新高度,实现用户利益最大化,为用户创造价值。

朱华荣还调侃称,行业卷出了四位老汉直播带货,除了他自己外,还有长城魏建军、吉利李书福和奇瑞尹同跃。

赛力斯张兴海:欢迎特斯拉FSD入华

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在论坛上谈及特斯拉FSD入华表示,特斯拉 FSD 的引入,不仅是对现有格局的一次挑战,更是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的一次重大机遇,将促进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由智能驾驶到自动驾驶的跃迁。

“特斯拉进中国,有人问我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还活得下去吗?我当时说特斯拉进中国一定是好事,一定会促进和加快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其实比亚迪今天成为新能源汽车全球第一,我个人看法,特斯拉促进的结果。”

他认为,特斯拉自动驾驶进入中国也会促进和加快中国汽车产业智能驾驶,特别是自动驾驶的进一步加快迭代升级,加快发展,要不了五年,中国也会成为全球智能驾驶或者自动驾驶的第一。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