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部影片战端午,跑不出《消失的她》

500

定焦(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王璐

编辑 | 魏佳

继今年元旦、春节、清明、六一档期,均创下近四年最高票房后,端午档似乎难以延续这一成绩。猫眼数据显示,端午档第一天票房1.21亿,在近十年里仅高于2022年。

“今年端午档比较冷清。”一家位于北京的某大型影院的钱经理估算,这个月的票房收入甚至很难覆盖成本。

浙江某大型影院的陶经理也发现,今年端午档不及预期,假期第一天,白天每场仅有几个观众,晚上稍微好点,但也没有一个厅能坐够50人。

其实,从数量和类型上看,今年端午档不算差。有11部片子,和去年数量齐平,类型上更加丰富,犯罪、青春、动画、文艺、好莱坞一应俱全。

但去年端午档,在票房上跑出了陈思诚的《消失的她》,口碑上则有韩延的《我爱你!》接棒。业内人士预测,今年票房和口碑都不如去年。

综合他们的说法,主要有三点原因。

一是片子整体质量均衡,业内人士甚至称11部片子都是“无名之辈”;二是今年端午节在高考期间,损失了一部分客流,而去年端午学生们都已进入暑期;最后是点映效果不理想,有片子因此丢了口碑,有片子虽然口碑不错,但声量没有起来,难以复制去年《八角笼中》靠点映打票房翻身仗的情况。

不过,这届平静的端午档,让从业者深刻感受到观众观影习惯的变化。观众对票价愈发敏感,影院又开始卷低价,在观影类型上,出现了地区争夺战,喜剧在北方是硬通货,港片则在南方能打。

(以下内容含轻微剧透)

端午档,静悄悄

端午假期第一天上午,「定焦」走进了一家位于北京朝阳区的影院,大厅里仅有两个人,一位是等待观影的顾客,还有一位是工作人员。

进入影厅后,工作人员表示,该场次只有「定焦」一位观众,可以随便坐。说完,她关上了影厅的门。

500

空荡荡的影厅 /「定焦」摄

钱经理影院的情况也差不多,他透露,每天进入影院的观众按照百位计算,周末大概四五百人,端午第一天,人流量在500人左右。

陶经理所在的影院,工作日人流量在一百人左右,周六日大概能达到两三百人,端午第一天是350人左右。在大档期,这个人数不算多,以刚过去的五一档为例,每天的人流量都在千人。

「定焦」查询第三方购票平台发现,端午假期第一天,即便是热门影片,北京各大影院的中午场、特殊场,以及晚上黄金场,多的也仅坐满该场座位的三分之一,基本看不到满场。

猫眼专业版显示,端午档首日票房为1.21亿,没有超过六一票房1.88亿,赶不上五一档首日4.1亿,也比不上去年端午档首日的3.16亿,在近十年的端午档首日票房中,位居倒数第二。

影院经理对此也有心理准备,一位院线经理表示,“这两天的焦点都在高考上,损失了一部分学生受众,加上没有头部片子,注定今年端午档不会太好。”但首日票房低到刚破1亿,是他没想到的。

缺少头部大片,也是端午档冷清的重要原因。这也逼得影院采取了雨露均沾的排片策略。

钱经理给《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走走停停》和《扫黑:决不放弃》三部片子排得十分平均,都给到了20%-25%的排片占比。

陶经理也差不多,《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最多,但也只给了20%,其他都在18%左右。以往大档期,会有片子拿到30%以上排片占比。

目前也很难看出,有哪部片子在票房、口碑表现突出,能大幅度改变假期后两天排片。

前期想看人数破万的两部片子,一部是肖央、范丞丞主演的《扫黑·决不放弃》,一部是由高分剧集改编成电影的青春喜剧《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但首日票房均刚过5000万,没有破亿。

不止一位院线经理预测,今年端午档票房大概率会低于去年,想要延续今年档期破纪录的成绩,基本没有可能。

11部电影,杀不出一部黑马

“端午档影片数量虽然多达11部,但品相一般,甚至不如没太大亮点的五一档。”一位资深电影行业从业者表示。

按照票房表现和多位从业者的观点,「定焦」把这11部片子划分成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扫黑·决不放弃》《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犯罪片《扫黑·决不放弃》目前位列端午档票房第一,首日票房6300万,该片最大的亮点是演员,主演为肖央、范丞丞。故事上,非常喜欢犯罪片的观众肖肖觉得,这部片子做到了条理清晰,剧情相对饱满,删减的内容没有影响剧情推进,但尺度一般,只是一部还算合格的作品。

500

图源 / 豆瓣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赢在是一部“剧改影”作品,有剧粉基础,但它又与剧版不同,更侧重写亲情。讲的是庄达菲饰演的高中生李进步,一次偶然中回到了妈妈的少女时代,和妈妈成了姐妹,开始“逆天改爸”。

这一设定也让不少人将其称为《你好,李焕英》的姐妹篇。该片喜剧元素也不少,比如喜剧熟脸贾冰,饰演女主的姥爷。

不过该片口碑两极化。高中未婚先孕,以及删减剧版部分角色等内容,让部分观众觉得该片很难复制剧版8.1的高分。截至发稿前该片位列端午档票房第二,但猫眼预测总票房不到3亿。

第二梯队:《谈判专家》《走走停停》

刚刚结束的五一档,港片《九龙城寨之围城》通过口碑在后期冲了不少票房,但同为港片的《谈判专家》没能接住这波好运。

该片改编自美国电影《王牌对王牌》,用的是刘青云、吴镇宇等港片熟面孔,但故事上没有太多惊喜,豆瓣开分7.4。一位影迷表示,自己虽然是导演兼编剧邱礼涛的粉丝,但剧情“翻来覆去一直是这些东西”,有些腻了。大家估摸着,该片的总票房在2亿左右。

胡歌、高圆圆主演的《走走停停》,则是这届端午档最不好预测的选手,豆瓣开分7.9。

该剧讲的是北漂青年吴迪(胡歌饰),在北京混不下去回到了老家,偶然间见到了高中同学冯柳柳(高圆圆饰),作为记者的柳柳决定以吴迪为对象拍一部纪录片,这也让吴迪有了重拾导演梦的机会,以家为场景,母亲成自己片子里的女主,开始拍摄电影。

一部分观众非常喜欢,认为该片能成为黑马,它给观众留给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男女主之间有没有情愫,女主有没有去北京,女主是和前夫复婚了还是又找了,男主的片子有没有获奖等,很多人觉得该片拍出了现实中人的状态:生活说不透,没有对错,只有走走停停。

但也有观众觉得该片整体太平,既没有写出人物,也没有写出故事,是一部平庸的文艺片。

该片在假期首日的排片占比超过《谈判专家》,位居第三,但猫眼预测总票房不到1亿。

第三梯队:美国大片+动画片

这一梯队的片子比较多了。

好莱坞动作大片《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由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是《疯狂的麦克斯》系列时隔九年推出的新作,最大的特点是反乌托邦世界设定与废土美学风格。另一部《美国内战》从片名便能知道,这是一部战争片,稍微特殊的是,该片从女性战地记者的角度出发。

不过,这两部片子对内地观众的吸引力有限,两日票房在1500万左右。

动画片同样没有缺席。《机器人之梦》是一部海外高口碑动画,豆瓣评分9.1,获得了今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主角是一只独自生活在曼哈顿的小狗,全片零台词,但该片在国内并不卖座,单日票房刚过百万。

今年端午档卖得相对好的动画片是,两部在六一档上映的《加菲猫家族》和《哆啦A梦:大雄的地球交响乐》(非端午档上线),猫眼给出预测总票房分别为1.6亿、1.54亿。

此外还有4部“凑数型”影片,它们在类型、演员等方面比较冷门,只有入选第五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藏龙”竞赛单元的《日夜江河》还算有些看点,票房破万,其他的均在百元、甚至零元票房。

观影习惯变了:更在意票价,影片偏好分南北

越是片子整体水平相当,越是仅有两三天的小档期,越能察觉观众观影习惯的变化。

今年开年院线经理们便发现,观众对票价变得越来越敏感,本次端午档体现得特别明显。

钱经理所在的是一家北京的中高端影院,由于地理位置不错,处在大型商场内,影院配置也很好,经常接各种片子的首映礼合作。

他发现,今年很多老观众被附近的小影城吸引走了。“观众很在乎票价,很多不知名的小影城票价按照发行价走,40元一张,但我们得买到80元左右,不然房租赚不回来。”

500

图源 / Unsplash

他形容现在的影院状态是,“小影城价格低,人次高、热闹,大影城价格高,人次低、冷清。”他们也想过要不要搞低价,但觉得这属于恶行循环。他表示,北京另一家走高端路线的大影院,也遭遇了相同的情况。

位于北京昌平的一家大型影院的院线经理告诉「定焦」,今年开年他曾和附近几家影院的院线经理们约定,希望大家达成一致,不搞恶性竞争,但没过几个月,便有一家恢复了低价,原因是不做低价,小影院没有竞争优势,没有办法吸引观众。

此外,不少影院还采取分区定价招揽观众。「定焦」查询购票平台发现,北京很多影城打出了19.9元起、29.9元起的低价票,点进去后发现影厅被分为特惠区、默认分区和最佳观影区,而低价票仅限特惠区使用。

最高和最低区之间大多相差20元,有的甚至能达到一倍。不过特惠区位置较少,多为第一排,有的甚至每场只安排两个。这种特惠区比较抢手,一位观众告诉「定焦」,他买的是特惠区,但进影厅后发现还有大量空位,于是他在影片开始后20分钟偷偷换到了最佳观影区。

陶经理告诉「定焦」,一线城市基本单张票价在40元左右才能赚到钱,卖19.9元加上空调电费,影院基本赔钱,但影院之所以还愿意低价是因为,电影院主要靠爆米花以及配套的娃娃机等卖品收入,用低价把观众吸引到影院是第一步。

此外,本次端午档,不同地区对片子类型的偏好,体现得也十分明显。

“喜剧在北方比较卖座,受语言、地域影响,港片在南方相对好卖,所以目前很多片方在电影、路演时也不搞广撒网了,而是抓重点。”陶经理表示,“《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虽然是在全国点映,但路演主要是在北方地区,《谈判专家》只点了南方。不过,这种趋势一般会体现在上映前一两天,最终喜剧片还是占据高位。”

此刻,各大影院们还没忙活完端午档,便已经开始期待即将到来的暑期档了。

*题图来源于Unsplash。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钱经理为化名。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