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AI PC:字节下棋,豆包做子

500

打响无硝烟的超级入口战争

撰文陈邓新

编辑/ 李   季

排版/ Annalee

大模型赛道,又迎来新的变量。

2024年6月3日,字节跳动旗下的豆包大模型,正式推出Windows / MAC版本的PC客户端以及浏览器插件版本。

这意味着,豆包在PC端有了更多的考量。

眼下,落寞多年的PC迭代为AI PC,全球科技巨头纷纷为之捧场,一个5亿月活的万亿级市场正在重返主流视野。

显而易见,豆包不想错过这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PC客户端,完美平替浏览器

长期以来,PC端不受重视,应用的数量远不及移动端丰富。

IDC的数据显示,PC端人均安装应用数为26个,而移动端人均安装应用数为68个,两者的差距肉眼可见。

关于此,从大模型也可见一斑。

大模型狂飙之初,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争分夺秒地推出竞品,“不一定要赢,但一定要有”的心态之下,拉开“百模大战”的序幕。

而对垒的重心为APP、小程序与网页版。

以豆包大模型为例,基于其构建的豆包APP擅长语音对话,通过差异化竞争力成功占领用户心智,目前月活跃用户数达到2600万,其在苹果应用商店和各大安卓应用市场的下载量在AIGC类应用中排名第一。

鉴于此,豆包发布了PC客户端与浏览器插件,进一步扩大差异化竞争力。

这其中,豆包PC客户端堪称全能AI助手,一键常驻桌面、一键总结网页与视频、AI搜索、划词翻译、PDF问答、写作与文本修改、图像生成等,统统不在话下。

500

更为关键的是,可以完美平替桌面浏览器。

锌刻度测试发现,各种AI功能加持之外,通过豆包PC客户端听音乐、看视频、玩页游等与传统桌面浏览器的操作无二,没有上手的门槛,且可以自行设置默认搜索引擎、隐私保护规则等。

换而言之,豆包PC客户端相当于“豆包浏览器”。

如此一来,豆包大模型可以长期满足用户的使用感,进一步增加用户黏性,解决了网页版“用完即走、用户难留”的行业痛点,完成从PC端到移动端的闭环,从而培育AI普惠最肥沃的土壤,进一步释放大模型的商业价值。

不难看出,豆包大模型找对了大模型To C的路线图。

即第一步打造差异化竞争力,产品脱颖而出;第二步深耕字节跳动生态体系,精准抢占用户心智;第三步走出舒适区,开辟空白的细分市场。

这样一来,豆包有了更大的想象力。

Open AI想干的事情,豆包干成了

想象力的背后,是PC已然迭代为“新物种”。

之前,黄仁勋表示:“PC行业正迎来一次重生的机会。在未来十年,新的AI PC将取代传统PC,市场价值可达到万亿美元。”

从销售来看,PC市场结束了八个季度的下滑,2024年第一季度重回正增长,AI PC成为重要的推手,行业全年景气可期。

而《AI PC产业(中国)白皮书》预计,AI PC在中国市场新机的装配比例将于2027年达到85%,成为PC市场的主流。

此背景下,一个巨大的机遇也随之浮出水面。

PC时代,浏览器是互联网最重要的流量入口,为兵家必争之地;但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多数内容平台倾向于不允许第三方抓取,将关系链、互动、内容锁定在生态体系下的产品矩阵中,就算分享也是仅限于合作伙伴,造就了信息孤岛现象,令浏览器的流量价值一落千丈。

更为麻烦的是,浏览器以及搜索引擎市场相当成熟,用户的使用习惯早已固化,后入者难以打破旧有壁垒。

现如今,AI PC时代,随着大模型的认知边界不断扩张,PC端与移动端的内容边界不断模糊,浏览器的地位再度凸显。

豆包PC客户端凭借大模型赋予的AI搜索叠加默认的Bing搜索,某种意义上打破了信息孤岛,一个入口实现全网的内容触达与知识感知,从而满足用户的全能需求,并与其他传统浏览器以及搜索引擎区分开来。

这其中,豆包大模型重构搜索尤为关键。

不是提供一堆相关链接让用户自行判断,而是深度理解关键词,主动提供文字、图片、图表等精准答案,满足用户的个性化搜索需求,融入用户的日常生活场景,从而解决传统搜索解决不了的问题。

500

当用户习惯了AI搜索,习惯了豆包PC客户端,豆包成为AI PC时代的超级入口,也就顺理成章了。

一言以蔽之,Open AI想干的事情,豆包干成了。

由此一来,在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逐步消退的当下,豆包可以通过盘活PC端的流量,进而打造全域流量池,为字节跳动生态的GMV持续高效增长提供了新的内驱力。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中国移动互联网月独立设备数突破14亿,但流量增长曲线却显著平缓,存量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从用户单日使用时间来看,TOP10行业中,仅搜索服务的人均活跃时长同比呈现增长态势。

一名互联网观察人士告诉锌刻度:“互联网每诞生一个‘新物种’,毫无例外都会促使巨头们出手争夺,谁能第一个抢占行业的制高点,谁就能获得更大的行业话语权,AI PC也会不例外。”

力战群雄,豆包游刃有余

以上可见,字节跳动抢占了行业先机,之后不断扩大先发优势,即可从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这考验着豆包大模型的成色。

大模型虽然呈现百花齐放之势,但由于技术底蕴、算力储备、资金实力等条件的限制,真正拥有高质量数据场景、可以持续高质量迭代的可谓“凤毛麟角”。

豆包大模型,就是其中的模范生。

公开资料显示,在MMLU、BBH、GSM8K、HumanEval、DROP、CMMLU、CEval等11个业界主流的公开评测集上,豆包-pro-4k的总分为76.8分,较上一代模型云雀Skylark2的64.5分提升了19%。

其中,在评估代码能力的两个评测集HumanEval和MBPP上,豆包-pro-4k同比增长了51.04%;在专业知识GPQA和指令遵循IFEval的评测集上,也分别获得33.33%和23.81%的性能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豆包大模型也是同期整体得分最高的国产模型,其实力不言而喻。

500

当下,豆包大模型日均处理1200亿Tokens文本,生成3000万张图片,超过800万个智能体被创建,为用户构建全域的美好生活场景。

此外,豆包大模型在的ASR和超自然的TTS音色上下足了功夫,越来越像“人”。

对此,字节产品和战略副总裁朱骏就表示,“我们为豆包这类产品定义了三个产品设计原则,第一条就是‘拟人化’,尽量做到类似和真人对话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以豆包大模型为抓手,字节跳动旗下云服务平台火山引擎在B端不断开疆拓土,特别是在手机与汽车领域可谓如鱼得水。

譬如,传统的自动驾驶方案存在人类与汽车交互出现延迟、听不准的情况,但搭载了豆包通用模型lite后,可以在低延迟条件下实现对话,效果要比传统语音处理高达50%以上,从而更好地适配智能座舱场景。

借此,火山引擎与赛力斯、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捷途汽车、智己汽车等20余家厂商结成汽车大模型生态联盟。

综上所述,豆包大模型在“B端+C端”进行了完整布局,AI生态已初具雏形,如今又深耕AI PC赛道,重塑PC端入口的市场格局,进一步打开内容触达与知识感知的增量场,未来吸引更多的用户、留存更多的用户自然水到渠成。

毋庸置疑,豆包大模型打响了一场无硝烟的超级入口战争。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