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4亿人,竟然有7亿近视眼?

今天(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这是一个从1996年开始确立的节日,到今天已经走过29个春秋了。

今天你爱护用眼了吗?▼

500

大家可能都发现了,当今的小学生,因为近视而戴上眼镜的比例逐步升高。随着年级越来越高,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班上戴眼镜的同学也更多了。

这是大家的直观感受,我国近视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近视率居高不下。根据最新的数据,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这一数据显示了近视问题在我国青少年中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努力学习也别忘了爱护眼睛呀▼

500

事实上,近视并不是一项“现代病”,它也是一项困扰了人类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毛病。

古人也近视

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在其作品《进学解》中有言“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用以形容经年累月刻苦读书、努力学习。由于古代没有电灯,进入晚上以后就只能点燃烛火用于照明,甚至还有“凿壁偷光”这样的情况。

这么用眼,想不近视很难▼

500

但这种情况下的灯光根本谈不上明亮,从小开始用功读书的话,对视力的损耗非常大,因而古代读书人也非常容易得近视

就比如韩愈本人在《祭十二郎文》里面写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甚至有人怀疑他的名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也是由于近视带来的朦胧美。

艺术家Philip Barlow的失焦绘画作品

(图中的绿色是“草色”吗 图:instagram)▼

500

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是一名近视患者,两宋之际的词人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记载:“欧阳文忠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

总的来说,由于用眼时间较长、保护不到位等原因,自古以来近视就与教育程度有一定关联。

这也是早年间,戴眼镜被等同于知识分子的原因,甚至“戴眼镜”的人曾一度被污名化,被冠以“四眼”等等之称。

(图:电影《功夫》片段)▼

500

这是中国的情况,到了西方,近视同样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毛病。

据考证,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是最早命名、定义近视的人:他第一次使用了μύώψ (muoops)这个词,它由μύειν (muein,闭合)和ὤψ (oops,眼睛)演变而来。亚里斯多德将突出的眼球、频繁眨眼、挤压眼皮和近距离阅读等联系在一起。

500

根据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的记载,古罗马皇帝尼禄就是近视眼,他会使用打磨好的祖母绿宝石用于更清楚地观看角斗士表演,尼禄大概也是有记载的首位近视患者。

虽然这个故事受到后世一些学者们的质疑,但从考古发掘的一些文物中,人们认为古人已经初步掌握了凹透镜与凸透镜的使用。

发现的亚述文明时代的水晶镜片▼

500

那么,我们现在佩戴的这种眼镜是什么时候被发明的?

有人说来源于古代中国。宋代《洞天清录》一书中已有记录:“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按照明朝田艺蘅《留青日札摘抄》的记载,叆叇就是眼镜;后来马可波罗也记载说一些大都的官员处理事务时都会戴上眼镜。

但也有人认为眼镜最早来自于1280-1311年间的意大利。1289年,意大利波颇佐家族的一个成员写道:“我这么大的年纪,要是没有眼镜,我就不能阅读和写作了。”说明此时眼镜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500

1301年,意大利威尼斯成立了眼镜业行业协会,眼镜制造就已经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产业。

无论如何,最迟在13-14世纪期间,眼镜就随着贸易的往来逐渐流向世界各地

明代古画中,不仅有眼镜,还有眼镜铺▼

500


精密的眼睛

眼睛由眼球及其辅助结构组成眼球是视觉器官的主要部分,具有折光成像和感光换能两种作用;眼的辅助部分有眼睑、结膜、泪器、眼肌及眼眶内筋膜和脂肪等,对眼球有保护、运动和支持作用。

光线进入眼睛后经历包括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在内的多个结构折射,最终成像于视网膜上,信号最终经由视神经传入大脑并经过处理后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图像。

500

由此可知,如果成像刚好位于视网膜上,我们将会看到一幅清晰的图像,这便是正常的视力,也就是“正视”。

但如果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睛后,汇聚于视网膜的前方,人眼就只能看清近处的事物,也就是近视;反之,若光线汇聚于视网膜后方,人眼只能看清远处的事物,俗称远视。

500

刚出生的婴儿的双眼眼轴非常短,处于一种远视的状态,被称为“生理性远视”。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眼球的直径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增加,视轴也逐渐延长,远视的状况逐渐出现变化趋于正常。

一般来说,3-4岁儿童有200-250度的远视储备,5-6岁的儿童有150度到200度的远视储备,7-8岁儿童有100度-150度的远视储备。

如果在幼年阶段长时间近距离、高强度用眼,加上室内光线不良、缺乏户外活动等因素就可能造成远视储备提前耗竭,形成近视。

到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超50%

(图:壹图网)▼

500

此外,由于每个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相同外界条件下,有的人更容易罹患近视。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自称从小熬夜通宵看小说、打游戏,视力依然很好的原因。

也因此,通常所说的近视具有遗传性,并不是说遗传的是近视本身,而是容易患近视的体质。

除了常用的E字视力表以外,还有C字表

看C字表对视力要求极高

稍有一点近视就只能看到一个一个圆圈

(图:图虫创意)▼

500

形势已很严峻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我国近视人口高达7亿人,近视问题在学龄儿童阶段尤为突出。还有研究指出,小学生的近视率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这表明近视情况不仅非常严重,而且有不断攀升的趋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特定群体中,近视的发病率尤为严重;比如大学生以及医学生、医生群体,有统计显示某些医学院校中近视发生率超过90%。

医学院的朋友或者去医院看病的朋友

可以关注一下医生群体有多少不戴眼镜

(图:壹图网)▼

500

我国近视发病率高,且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近视发展到后期还可能导致失明。近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500

目前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充足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有理论认为,一方面,户外开阔的视野可以有效缓解眼疲劳,延缓眼轴增长;另一方面,户外活动产生的多巴胺以及激活视网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

也因此,教育部也要求各地中小学校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学生校内户外活动达到2小时。

对于学龄期儿童,在低年级阶段就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严格把控阅读、写作的姿势,避免产生不良习惯;合理饮食、保障睡眠对于保证眼健康也很重要。

谁懂,小编就是小时候不注意写字姿势

小学三年级时就近视300度了

(图:壹图网)▼

500

针对已出现近视症状的人群,就应尽早开始临床干预,控制近视进展的速度。而对于已经出现高度近视的群体,重点则是避免不可逆的视觉损害。

目前控制近视进展常用的手段就是佩戴框架眼镜。可能有人认为戴眼镜会增加度数,并导致眼睛变形,但这是不正确的。

近视后及时佩戴度数合适的眼镜

是防止度数进一步加深的正确措施

(图:图虫创意)▼

500

戴眼镜的主要目的是矫正屈光不正,让视野不再模糊;还可以防治视疲劳,保证正常的视觉发育。最重要的是,戴眼镜可以有效预防高度近视的发生。

此外,在经过眼科医生评估后,部分人群还可以选择接受近视手术

一些常用的近视手术术式▼

500

其实放眼望去,近视在全球都是一项大问题

尤其是在东亚、欧美等地

几乎每三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近视▼

500

国家已经注意到青少年群体极高的近视率,因此这几年都在大力执行“双减”政策。出发点自然是好的,至于实际情况怎么样,就是另一回事了,这与出发点无关。

但无论技术如何进步,最重要的还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保障充足户外活动时间以及营养摄入。

在任何时候,预防都比治疗投入的成本小

参考资料:

[1] Tkatchenko TV, Tkatchenko AV. Pharmacogenomic Approach to Antimyopia Drug Development: Pathways Lead the Way. Trends Pharmacol Sci.

[2] de Jong PTVM. Myopia: its historical contexts. Br J Ophthalmol. 2018;102(8):1021-1027.

[3] 国际近视研究院, 戚紫怡, 刘思辰, 等.  国际近视研究院关于年轻人近视发生和发展的报告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4, 42(1):60-71.

[4] 李红飞,莫健.中国青少年近视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14):2552-2557.

[5] Morgan IG, Ohno-Matsui K, Saw SM. Myopia. Lancet. 2012;379(9827):1739-1748.

[6] Baird PN, Saw SM, Lanca C, et al. Myopia. Nat Rev Dis Primers. 2020;6(1):99. Published 2020 Dec 17.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