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老牌名校多,英语优势,美国对中国限制导致的目的地变更,一堆水硕项目
【本文来自《2025QS世界大学排名公布,如何看待这一排名?》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英国拥有比任何其他国家/地区更多的排名靠前的大学,在全球Top5中占据3个席位,并且在国际学生比例方面表现出色,获得全球第二高的平均得分,仅次于沙特阿拉伯。
美国成功保持了其在雇主和学术界的良好声誉。
加拿大的高等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表现出色,该领域全球Top5中占据2个席位,多伦多大学就是其中之一。
澳大利亚在亚太地区的国际研究网络指标中处于领先地位,Top10中占据9个席位,并且有三所院校跻身综合排名全球前二十。
新加坡拥有亚洲地区唯一一所跻身全球前十的高校——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全球第八。
日本是所有主要亚洲高等教育体系中下降最明显的国家,63%的上榜大学排名下降,延续了长达十年的下滑趋势。
这一段原文,已经把排名的猫腻分析差不多了。
第一类,英国得分主要靠国际学生多,就是吸引的留学生多呗。老牌名校多,英语优势,美国对中国限制导致的目的地变更,一堆水硕项目等等。
第二类,美国,雇主评价和学术界声誉。雇主调查的优势,就业评判标准(比如在这套体系,选调生评分远不如进500强),强势美元起薪高等等。
第三类,加拿大。西方的可持续发展……怎么回事不用再来扒皮了。
第四类,澳大利亚,国际研究网络。说白就是五眼国家审批简单,钱多可以带资进课题组,混论文。和潜艇项目类似,挂着澳大利亚的名义实际美国人用。
第五类,新加坡。其实类似香港,有钱(科研经费永远不够用),东西桥梁吸引人才。本身本科生源很差,也不看这些。
第六类,日本。这个值得认真说,因为日本长期和美欧为主的国际科研网络联系不够紧密,这点在科技发展上是吃亏的,具体可以参考前苏联,我们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