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中国的人均营养构成,不是不足,而是过剩

【本文来自《中国人饮食至少有以下的一些问题是未来需要改进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钱塘潮
  • 你说家禽类,鱼类完全可以替代,没有问题,但是中国人依然摄入很低,猪肉是主要动物蛋白来源,占60%,我们人均鸡肉不如美国四分之一,鱼肉也是不多的,我们没有那种鱼肉的流行快餐的吃法,冰岛用的的土豆泥鱼肉,很好吃,我们的鱼刺太多了,没有鳕鱼那种顺口的感觉。

    猪肉来说,比起鱼肉鸡肉都更加浪费耕地,实际上是过去我们无奈选择的情况,鸡肉可以用昆虫,鱼肉可以用螺旋藻,实际上都是很节省耕地的,这是大食物观的极好体现的。

    我们的人均寿命和美国华人比还差距很大很大,除了生活水平,海鲜和牛奶的使用量,是重要原因,而身体素质就更不用说了。过去我们可能有供应问题,现在新疆海鲜来了,盐碱地沙漠坡地也可以种牧草,资源瓶颈不存在了,实际上海产品比猪肉要节省耕地得多了,落实大食物观的极好意义。

单纯和美国比人均消费的食物量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美国是人均营养过剩了,美国的成人肥胖率接近40%,而且美国那些胖子很多都是又高又胖。中国近来肥胖率一也直在升高,按照《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中国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肥胖率继续上升,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跟营养过剩的疾病比例大幅增加2型糖尿病(碳水类摄入 过多),高血脂(脂肪类摄入过多)尿酸高(动物内脏,肉类,鱼类摄入过多)。到这有人要跳出来了,说这是中国人饮食结构不健康导致的,因为我们饮食结构多碳水和油分,我们要学洋人多吃牛肉,鱼肉,牛奶就好了。果真如此吗,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中国人均每天蛋白质供应量为124.92克,超过美国(122.88),排在世界第九。又有些人鸡蛋挑骨头说我们动物蛋白少,植物蛋白多。然后开始鼓吹洋人的牛肉,奶,深海鱼。这些人不是蠢就是坏,从营养学上来说,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互有优劣,各自对方不含有的氨基酸,没有所谓的高低贵贱。除了婴幼儿需要的奶粉,很难替代(婴幼儿消化系统不成熟导致的)。其他的这些所谓的高端食品蛋白来源,我们日常的禽肉(鸡肉,鸭肉)蛋类,淡水鱼,猪肉所提供的蛋白质完全可以替代。而这些我们传统的食物,适合中国的气候生产条件,量大便宜管饱。故意鼓吹这些洋人常吃的所谓高端食物的人,要么崇洋媚外,要么就是为这些食品供应者站台。

现阶段下再提高人均的食用量对中国人的身体健康没好处,反而有巨大危害,营养过剩会导致肥胖,糖尿病,血脂,尿酸高等疾病发病率进一步上升。那么什么这些人还在鼓吹中国的人均某些食品供应不足。因为他们需要人们多消费才能赚钱,他们这么搞食品供应商赚钱了,医院赚钱了,药品厂赚钱了,人民健康确越来越差了。我们现在不是跟别的国家比人均食物消耗量的时代了,再比食物消费量,只会落入食品供应商医药企业的陷阱里。

我们要更多的关注是人们的饮食健康,非体力劳动者,少吃各种肉类,多吃蔬菜,不管是常规的米饭,脂肪类,还是所谓高端的深海鱼,牛肉,吃多了,超过身体需求量就会产生危害,有成语说的好过犹不及。另外要关注偏远地区儿童营养健康问题,保证偏远地区儿童的饮食均衡健康。食品安全问题,食品的各种有害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环境卫生等等,近年来爆料了很多。

大陆人均寿命,在富裕地区,不比国外人均最高的地方差多少。说明我们的食物结构没问题。人均寿命拉低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因为这里的人民生病了,经济问题没有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太多了。

总之,中国现在的饮食结构,是结合中国这片土地产情况的,中国也引进了国外的各种食物,现在市场上食物种类国内可以说世界第一,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没有任何问题。

现阶段中国的人均营养构成,不是不足,而是过剩。我们不是要再提高粮食,肉类,水果的消费量。而是要人们控制饮食,健康饮食。减少肥胖,糖尿病等富贵病的发病率。我们也不要鼓吹所谓的高端食品了,营养学上面来说,日常的米面主食,配合猪羊牛肉,蛋类,禽肉,常见的淡水鱼类,各种蔬菜,完全可以满足个人营养需要。当然这真相说出来很多人不高兴了,比如食品供应商,药厂等,因为这动了他们的奶酪。一些崇洋媚外的高华不高兴了,因为不能显得他们吃牛肉,牛奶的高贵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