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父辈认为燕双鹰跟美国队长钢铁侠都是一路儿片子?

因为真的是一路,燕双鹰和美队都是虚构人物,只需要符合自身设定就可以,并不需要符合现实的物理规律,只需要在剧中的世界是自洽的、圆得回来就可以。而抗日神剧之所以被诟病,是因为压根不存在“设定”这种东西,没有统一的设定,各种机械降神,人物的行为放到剧中也不合理。

尽管属于同一类型作品,但是由于特效差距和崇洋媚外的心理,豆瓣文青喜欢抬高美队,将其称之为科幻作品;与此同时,贬低燕双鹰。

咱们先说“美队”。在所有超级英雄电影里面,真正把设定从“高魔法”的现代神话,拉到科幻这种“低魔法”级别的作品,是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而其他超英电影,只是用自然科学的名词,解释了超自然现象而已,本质上还是奇幻作品。

再往深里说,咱们就要提一下传统推理小说的创作原则。写实的传统西方推理小说,为了有别于其他题材,不能出现三种事物。而违背这三大戒律,就能创造三种不同的小说类型,分别是:

1、超自然现象,对应奇幻;

2、未经发明的毒药和科学装置,对应科幻;

3、中国人。注意,这里并没有种族歧视,这里的中国人,指的是飞天遁地的中国功夫,也就是超越常人极限的那种。由此,产生了新派武侠。

现在可以说回“燕双鹰”了。燕双鹰的导演和编剧是用同一个人,叫钱雁秋,之前他拍了《神探狄仁杰》。狄仁杰就是一部加入了武侠设定的推理剧,与其说他是推理剧,不如说是现代化的公案剧。而真正硬核的西方传统推理,大多数人是不喜欢的,除非是为了装逼。我就试着啃过两本,难啃,不过啃完的感觉确实很好。所以换一种说法,一个人的大部分时间不会去啃硬推理。所以豆瓣文青对《神探狄仁杰》的差评,大家不必在意。不要因为别人的偏见,让自己错过一部好剧(比如我,就是最近才补的《神探狄仁杰》)。

燕双鹰系列,也继承了《神探狄仁杰》的风格,只不过时间搬到了解放前。可能因为不是古代,所以违和感会强一点吧。有趣的是,有些人一面抱怨抗日剧出现超自然设定,一边抱怨解放后的剧没有超自然设定,这就有点不自洽了。

最后,燕双鹰和美队真正的差距,在于特效。11年的第三部,竟然和01年的第一部一样,都是五毛特效,没有任何进步。但这怪不得导演,应该怪资本。我们总说中国缺好导演、缺好编剧,连一个故事都讲不好。但钱雁秋的存在,证明了我国并不缺好编剧,而是缺伯乐。像钱导这样的人才,本应该拿到更多的预算,而不应该像现在这样,只能拍低成本电视剧。所以这显然是投资者的问题

500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