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科研人员目前的状态就是混口饭吃
【本文来自《听别人说酒话,谁把酒话完全当真,谁就傻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教授其实说得没错,科研的导向不对,导致现在科研经费的实际使用效率极低,大部分科研人员目前的状态就是混口饭吃。申请项目很多时候看帽子、看关系(不要说啥盲审,特定细分领域看看研究内容、行文风格、研究基础就知道是哪个团队写的本子),大部分的项目的研究方向就是跟风甚至是错误的,毫无价值。我在工业部门搞科研,看到的情况是很多大学、很多老师打着服务生产的名义搞科研,成果一个又一个,但是能落地应用的寥寥。
举两个例子,案例1,某联合基金项目(面上)需要解决某生产设备运行中严重故障预警问题,然后大学研究的预警参量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只能在实验模型上测量得到,在实际生产设备上由于该参量相关信号的传输特性根本无法测量得到,这样的研究虚得很;
案例2,还是该生产设备,严重故障有几率导致设备爆炸,有研究院提出可以研究快速切除故障设备的装置避免爆炸,问题是已有实验研究表明该生产设备会在时间t内达到压力峰值,而研究的快速切除装置的反应动作时间是2t,问他们是否能再快点,回复是该技术路线极限能做到1.3t左右的反应动作时间,这项目居然获批了小两千万经费立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