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可轻视,应及时打断它发展的脊梁骨

在观网,很多人轻视印度,任何涉及印度的话题,气氛就会莫名其妙的欢快起来。

其实,这种莫名其妙的傲慢,是要不得的。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傲慢的美国人和日本人,也适用于中国人。

任何轻视敌手的人,最后都会被傲慢和偏见所毁灭。

我们怎么可以不警惕呢??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500

所以,我们要重视、严肃对待印度的“崛起可能性”。而不是无意义的插科打诨,无价值的讪笑。

印度的崛起,是有可能的。主要原因就有两个,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

一,外部因素。

目前,整个世界的经济,北美和欧洲加起来,是最大的终端市场,也就说,几乎整个世界的经济,所谓的“国际产业链”,长期以来,基本上,就是围绕着这两个大客户而展开的。中国的崛起,作为重要的外部因素,加入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经济圈子,是中国四十年内经济强势崛起一大原因。

随着中国的崛起,对美国和欧洲高端产业链产生威胁,欧美对中国的敌意因而不断地在加剧,美国和欧洲要把整个原来的国际经济圈子做切割,要一分为二,目的是另起炉灶,把中国从原来地圈子里剔除出去,所谓“脱钩断链”的步伐也在不断加速。

印度的崛起可能,就在这个“国际大气候”的需求里。

500

只要有市场需求,遇到恰当的土壤,产业链条组织起来,就是自然而成的。

二,内部因素。

交易是需要动力的。

廉价的、有组织的劳动力,就是发展产业链、带动全面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不要急着嘲笑印度人的组织能力。

印度有男人,有女人,有读过书的,也有文盲。和中国人一样,大多数印度人在贫穷的时候,需要的不多,他们也是需要吃饱饭的“人类”。

看看我们的改革开放初期,就是很多小学毕业学历的、大山里的男男女女,跑到深圳的流水线工厂,做男工,做女工,硬是撑起来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初级产业。为什么当时中国崛起,而不是印度?这就涉及到一个抓住“机会”的问题。

为什么从前有一个老人,整天要我们“抓住机遇”?就是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机会是这样的东西:机会只有一个,你不抓住,别人抓住了,就没你什么事了。

印度能不能抓住世界的大争时代,所给予它的机遇,发展成为取代、或者部分取代中国的全球供应链?千万不要否认:印度的内部,是有这个动力的。

我们如果轻视,藐视,看不起,看不上,从而忽视它、任由它自由发展,它就可能成为一个怪兽,成为威胁中国经济全球布局的强大对手和竞争者,甚至在关键领域把中国排除出去。

500

到时候,还能用精神胜利大法,去打败已经成气候的印度吗?

我们需要警惕对印度那种无意义的、插科打诨的嘲笑。

500

整天一看见印度就笑、笑、笑。真有那么好笑吗??

一个习惯了麻醉自己的人,哪怕你不好受,为了生存,也要及时清醒过来。

500

印度绝对不可轻视,应在它过河半渡、立足未稳时,及时打断它发展的脊梁骨!

一,我们要加强审查我国企业(包括民企和国企)对印度的一般投资;

二,凡是涉及重大的、战略性的基建项目,我们不要唯利是图,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而帮助印度进行战略性基建项目开发;

三,我们的技术出口管控,要针对印度而特别加强审查,严防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出口印度。

四,严防印美勾连,升级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全面压缩印度的国际生存空间。

五,大力鼓励中国企业投资中国国内。全球包括中国的所有企业,都应该扩大对中国投资,而不是轻易的从当地转移产业链离开中国,这些年,甚至有些好大喜功的官员要“腾笼换鸟”,要赶走这些看起来“不够高端”的基础产业链。

我们的教训,实在已经太多,太多了。

希望我们的下一个跟斗,不是摔在印度的跟前。

(the End)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