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们被困在一个社会给他们编织的充满臆想的梦境里

【本文来自《婚姻对谁有利很简单,看谁更不愿意进入婚姻就可以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个人的感觉……这种情况纯属男性们被困在一个社会给他们编织的充满臆想的梦境里。

这个臆想不纯粹是男性自己臆想的,更多的还是社会和男性家庭灌输给他们的,只是一部分理智而且具有视野的男性能通过社会生活发现真相,另一部分则完全困死在了这种幻觉中。

这种臆想直白且具体的描述就是:男性不需要对自己做任何的保养和照顾,本人也不需要具备任何素质,只需要像牲畜一样拼命工作努力赚钱,等赚到某个数量的钱以后,就会有各色女性任君挑选,到那个时候,男性不需要对女性有任何的了解和关注,只要把钱亮出来给女人们看一眼,就能挑选一个他喜欢的且不花他一分钱的“好女人”倾其所有伺候的完美人生。

你会发现不管是抱怨捞女的,还是抱怨高彩礼的,本质都是抱怨女性不符合以上臆想——所谓捞女就是男性发现自己要吸引女性居然不是靠把钱亮给女人看看就行了,而是要真金白银花出去,这让他们不舒服,因为社会和家庭给的许诺不是这样的,他们得到的许诺是,真正贤惠善良的“好女人”是只验资但不花钱的。

而高彩礼本质上不是指责彩礼本身,而是指责彩礼的额度——他们已经做牛做马了,但挣到的钱居然还不够看,且社会能接受的那个度的彩礼,女人居然也不是任君挑选的,还需要他们自己去追,甚至都追不到。

所以男人们觉得自己被欺骗了,由于这个臆想的许诺里最重要的“奖品”就是女人——一个任君选择的,漂亮的,善良,贤惠,干净,且对丈夫极端忠诚崇拜奉献一切的女性,是这个童话故事里面许诺给男性所有努力付出的终极“奖励”。

所以这部分人的主要矛头就指向了女性——你们凭什么不作为合格的“奖品”出现?

这其实很傻,因为不是适合嫁给他们的青年女性编了这个故事——没有谁把自己编成一个奴隶,来当做故事里的奖励的,女性又不是自虐狂在这个童话故事里,青年男人和青年女人本质上是双输不是双赢。

青年男人赔上的是自己所有的劳动,精力和时间,他们不被允许逃避,怯懦甚至于爱护自己。而青年女性则被这样一个故事物化成一个没有脑子的玩意儿,被要求去为伺候异性奉献终生。

所以只要社会发展了结婚率就会下降,因为青年们会更多的具有思考能力和话语权,然后大家会发现这个故事搞不成,最后结果就是不结婚。

所以不是“现在的风气变坏了”,而是这个风气就没正常过,现在只是大家都长脑子了,变得正常了,于是一些还没长脑子的就开始困惑“不是说好了按故事走吗?怎么都不走了?你们是不是变坏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