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筛选的是卷王家长

最突然看了个视频,是一个博主,分析我们当地的小学初中。正好说到我的小学,我突然发现这个人会谈到家庭对学区的影响。

学区房是怎么来的,我可太清楚了。

我眼睁睁看着一些学校变成了学区房。

我读了三个小学,分别是城中村小学,农村小学,和市重点强校。

先说城中村小学,这个小学很有意思,在城市和农村的交界线上,孩子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当地城中村的子弟,父母都是当地失地农民,家里原来有地,但是逐渐被占为城市用地,爷爷奶奶纯农民,是农村户口。第二部分是工厂子弟,父母都是中专大专的文化程度,是外来的。

这个学校就表现出比较一般的学习氛围,学习成绩很一般,但是校长会拉一些市里的教育资源,从教育资源上说,老师并不差,也有微机课,也有英语课。

学校没有操场,就是一大片土地,下课了一大批学生在土地上玩,全是土。一段时间还没有大门,可以下课跑出去玩。

学风也不好,天天打架,农村高年级同学向低年级同学索要财物。

但是学生良莠不齐,而且农村同学普遍没有什么才艺,工厂子弟倒是会一些乐器,还有女同学会芭蕾舞。我在这学校觉得自己学习并不吃力,成绩还可以。

教学楼很新,因为一直在修,我记得我从一开始到离开,学校一直就是个工地,学校周围也是工地,一直在修各种东西。

我第二个小学是村里的,就是县城边上的村办小学,学校很旧,冬天要学生自己烧煤炉子,很冷,手上长冻疮。

教育水平也就是村级水平,没有微机课,没有英语课。老师总是想离开,跳槽去别的好学校。

学校也没有操场,体育课就是去隔壁一个大土坑里玩。学校一开始没有下课铃,下课上课就是敲钟,后来才有了下课铃。

学生喜欢打架,天天打架,三年级就开始拜把子,天天就是玩,没人学习。倒是没有高年级向低年级索要财物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没钱,主要是打架。

打架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无聊,所以玩同学,玩急眼了 ,就打起来了。

我常说,手机游戏好,好就好在有了手机游戏,小孩打架都减少了。

学习压力几乎没有,我轻松就能拿班里前几。

比如我第三个小学,因为我这个小学周围都是老小区,而这些小区,有大学的家属楼,有政府机关的家属楼,有各种文化团的家属楼。

我的同学都是当年大学学院的老师的孩子,政府大院的孩子,以及各种机关文化团体的房子。

这些人属于从爷爷奶奶那一辈就是文化人, 做题家。有些同学一看就是打小学了好多。自然把孩子都卷出来了,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同学画的国画素描已经很强悍了,十岁素描可以照着水浒传108将画下来,一看就不是一般的人。

我也跟着画画,我自认为画手抄报画的还行。但是肯定比不上他们。

反观一些棉纺厂化工厂的子弟学校,虽然当年也不穷,但是都没变成学区房,这些区域的孩子都学习不行,父母都是工人,大部分中专,爷爷奶奶也不行。

非常好笑的是军区这些孩子, 明明不是学区,因为我们学校好,愣给改了划片,还需要班车接送这几十个孩子。

我在这个学校学习一般,学东西很吃力,我没有学过英语,成绩一直不好,而同学很多都学过了。

我也没有学过好多东西,一开始第一个学期,我几乎听不懂课程,我似乎也听不懂同学在聊什么,因为我完全没听说过这些生活中的东西。一些玩的东西,我也无法融入他们。

学生倒是很少打架,主要是霸凌,不过烈度很小,更多的是心灵创伤。

我玩的也跟他们不一样,比如说我一个人在学校里翻开地砖找虫子蚯蚓。一开始,全校只有我干这个,我天天中午去找,后来带了几个人,我已经五年级了,有几个小孩是一年级的,于是这几个小孩传染了全部一年级小孩。

你就看一下课一百多一年级小孩,蹲在地上翻地砖,翻完还不复原,导致整个操场全部地砖都掀开了。校长看见了,急眼了,下令不允许这么玩,下课逮住就扣分,这才制止了这种风气。

我的同学玩的都是游戏机和电脑游戏,而我当时连游戏机和电脑游戏都没见过,这种东西在城中村小学和农村是不存在的东西。那种游戏机,价格是正常一个职工一个月的工资。

学校门口小卖部卖的玩具也是我完全没有见过的,都是外国进口的,一大堆玩具都没有中文。

我就在这种混沌懵逼的情况下,度过了我的小学。

我的结论就是,虽然学区房说的是学生上学,但是实际上筛选的是家长,如果家长是卷王,学校啥也不做,学校成绩就会变好,学校口碑就会越来越好,反之,如果家长都是躺平,学校口碑就会变差。

只要你这个学校,周围学区房买房的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长都是本地985211的,尤其是最好爷爷奶奶都是本地的大学生,那你的学校一定会越来越好。这种学校最核心的就是大学边上的学校,或者政府机关单位家属院的学校,或者说大厂边上的学校。

如果你的学校周围都是普通商品房,买房的啥人都有,普遍都是外地人,还都是学历一般的,那学区不会好。

说起不可能成为好学区房的案例,就是那种超大体量的拆迁安置房,这种安置房一般都是城中村改造,当地村民变市民,然后加上外地进来的人口,房价也很一般,这种一般原来学校就不怎么样,老村民和市民都属于素质良莠不齐,最后学校很难变成好的学区。

这也是私立学校为什么很快超过公立学校的原因,私立学校一旦搞明白筛选家长更重要,我直接筛选最佳鸡娃家长就可以了啊,公立学校不能筛选家长,哈哈哈,你们自己跟那些被淘汰的家长玩泥巴去吧。

在农村县城,私立学校快速超过了公立学校,城市只是慢了一步,但是也很快跟上了脚步。校长的奥秘,一切的一切,都在于筛选卷王家长。

所以学区房因为划片升值本质是个伪命题,如果没有教育局强制划片,或者人为政策因素干扰,学区房就不会存在。

如果不开展强制划片,大家都去读私立学校,私立学校周围只有房租上涨,房价不会暴涨,公立学校周围房子价格会降价,这才是必然的,所以为了保房价,才需要强制划片招生。

所以说,鸡娃,不如鸡自己,家长如果想对自己孩子好,除了学习孟母三迁的事情,选个好学区,还是应该努力提升自己,先鸡自己,再能给自己一个鸡娃的机会。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