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友出了一道小学六年级应用题,把几个知名AI大模型都难倒了!
观友“不忘初心齐玛蓝”出了一道“小学六年级应用题”(有意解题者请阅读文末对题目的说明和更新):
我把这道题交给知名AI大模型“360智脑”,它做了三次,都表示“解题过程出现错误”,举手投降。
我又把这道题交给知名AI大模型“通义千问2.5”,它开始还兴致勃勃地分析题目,列算式,然后说题目有点难,最后承认自己“忽略了题目的复杂性”,也举手投降了。
我还把这道题交给知名AI大模型“文心大模型3.5”,它倒是毫不含糊,各种分析,各种算式,看起来有条有理,头头是道:
可是,我看了一下它的最终答案,一个简单的分数相加它都没算对!2/3+14/45=14/15?这让我很怀疑,它前面那些所谓的“演算过程”,也是胡扯!
下面这个演算过程截图是观友“guan_15632694291994”提供的,字节跳动的AI豆包的解法:
字节跳动的AI豆包的另一种解法:
下面这个演算过程截图是观友“Lemonn”提供的,没说是谁家AI,看图标应该是“ChatGPT”。
评论区观友“遼東_2022_12_20”、"踏破苍穹"指出,这个结果明显有问题:
观友“混沌-路”也提供某个大模型的演算过程和结果(评论区有观友指出该结果不合理):
观友“古舟”提供了一个小AI软件的演算过程和结果:
观友“壬之”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解题思路:
观友“guan_15928846562944”提供了自己手写的演算过程:
观友“lohy86”提供了自己绘制的解题思路:
观友“青鼎01”对部分答案做了总结:
阶段性总结一下:随着时间推移,观友提供了更多解题思路和答案。由于部分答案相同,不同答案的种数并没有增加。截至此时,这道题出现了多种不同答案,其中2种得到较多支持:
“360智脑”和“通义千问2.5”放弃答题。
“文心大模型3.5”的答案为14/15小时(约等于0.933小时)
“豆包”的答案为2小时
“ChatGPT” 的答案为4小时(观友“Lemonn”在评论区提供了其演算过程)
某匿名大模型的答案为0.2076小时某匿名小AI软件的答案为3.1111小时
观友“Pein”的答案为1.008小时
观友“evcliu”的答案为1.10小时
观友“横断山”的答案为0.747小时(他说是清华博士算的)
观友“白丶墨”的答案为1.53小时
观友“观友甲a”的答案为42/55小时(约等于0.7636小时)
观友“飘云925”的答案为1.29小时
观友“缘走高飞”的答案为61.88/45小时(约等于1.3751小时)
观友“BlackCore”的答案为0.8334小时
观友“我的棉拖鞋”的答案为62/45小时
观友“老吕我渡江一身白”的答案为1.12小时
观友“guan_16588216902132”的答案为0.803小时
观友“guan_16663236542809”的答案为1.3688小时
观友“guan_16524101731730”的答案为45/45=1小时(疑似46/45之误)
观友“guan_16418824941833”的答案为798/1125小时(约等于0.709小时)
观友“天天看”的答案为1.2071小时(观友“流沙聚散”、“尼古丁拉丝”、“桑干河边卖水”、“turhan”、“马踏洛基”、“波头”、“amamlya”的答案与此相同或近似)
观友“青鼎01”的答案为46/45小时(约等于1.022小时,观友“lohy86”、“红领巾”、“无声呢喃”、“guan_16791319222443”、“风水厂圭”、“暮洲”、“lijunn198311”、“梦游大千”、“guan_17040461231227”、“壬之”的答案与此相同)
借用观友“yuppppp”的评论,向所有认真答题、验算、分析的回帖人致敬!
之所以出现这么多不同答案,一个原因是大家解题思路不同,另一重要原因是原题描述不够清晰,大家对“甲班乘车出发时,乙班丙班是原地等待,还是同时步行出发”有分歧。
为消除分歧,方便后续讨论,我越俎代庖,替出题者补充限定条件,并分为两题:“原地等待题”和“同时出发题”。
建议观友后续解题时注明是哪一题,以免产生无谓的歧义和争议。
原地等待题:甲乙丙三个班租了一辆只能搭载一个班的大巴车从A地到B地,两地相距14千米,车速每小时45千米,学生步行每小时5千米。乙丙两个班原地等待,甲班学生先乘车行驶一段路程后下车步行,大巴返回接乙班学生乘车;乙班乘车行驶一段路程后下车步行,大巴返回接丙班学生乘车;三个班学生同时到达终点。问这些学生到达终点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同时出发题:甲乙丙三个班租了一辆只能搭载一个班的大巴车从A地到B地,两地相距14千米,车速每小时45千米,学生步行每小时5千米。三个班学生同时出发,甲班学生先乘车行驶一段路程后下车步行,大巴返回接乙班学生乘车;乙班乘车行驶一段路程后下车步行,大巴返回接丙班学生乘车;三个班学生同时到达终点。问这些学生到达终点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观友们,你如何看待这道题?你觉得它有解吗?你相信它是小学六年级应用题吗?你如何看待AI大模型在演算此题过程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