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丨美国正在破坏“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500

图源:© James Ferguson

500

原文截图

​美国正在破坏“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 

作为西方外交政策的组织原则,“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长期以来存在一些灾难性的缺陷。这个短语对正常人来说毫无意义,因之,它是一个相当不鼓舞人心的概念。人们或许会为捍卫自由或祖国而战。但没有人会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而战斗和牺牲。

但西方高层决策人士似乎很喜欢这一概念。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访问中国时,乐于诉诸建立“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已“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置于英国外交政策的核心。他可能的继任者、前律师基尔·斯塔默爵士(Sir Keir Starmer)也将致力于这一主张。(基尔·斯塔默,生于1962年,是现任工党领袖。——译注)

布林肯反对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时辩称,美国是在捍卫一个基于规则而非原始蛮力的世界。这一主张光鲜亮丽。但规则理当是一以贯之的,可美国自己的行为正在破坏基于规则的秩序的重要部分。

过去两周残酷地暴露了这些矛盾。拜登政府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100% 关税,事实上不可能合乎国际贸易规则。正如独立智库布鲁盖尔(Bruegel)的一篇论文所言: “美国施加的关税……平息了有关美国打算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任何意见。”

美国对国际刑事法院可能对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提起战争罪指控的回应,一样能说明问题。布林肯没有支持国际刑事法院执行国际法的努力,而是告诉美国国会,拜登政府将考虑对国际刑事法院实施制裁

当然,美国有理由为这些举措辩护。认为国际刑事法院已超越其管辖权,或者错误地干预了正在发生的冲突,是合理的。美国还坚称,中国几十年来都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

但正如俗话所说,在政治上,一开口解释,你就失败了。在世界上的广大地区,人们对美国称其正在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之说报以嘲笑。那么,我们能从这场混乱中挽救什么呢?对布林肯和他的大统领来说,一个答案是少谈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多谈论捍卫自由世界。捍卫自由世界,是对西方外交政策实际意蕴的更恰如其分也更易于理解的描述。

美国、欧盟、英国,以及日本、韩国和乌克兰等其他民主国家,目前正竭力遏制威权大国尤其是俄罗斯的领土和政治野心。一个那些国家更加强大的世界,对自由人民和国家来说将更加不安全。(本段有删节。——译注)

不同于捍卫一个基于规则的秩序(这意味着绝对的一以贯之),捍卫自由世界关乎接受某种必要的不一以贯之。冷战期间,美国及其盟友与不民主的政权结成了一些战术联盟,作为遏制并最终击败苏联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

在今天的世界,作为与主要威权大国更大规模斗争的一部分,美国正再次做出令人不安的权衡。作为对基于规则的秩序的捍卫,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之举几乎毫无意义。而假如将它们视作遏阻中国主导未来产业的举措,那么它们的意义要重要许多。

美国谋求对抗中国在南海的领土诉求时,准确地指责中国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困难在于,美国自身尚未批准这一特定公约。那么,为什么不承认美国的主要动机不是维护国际法本身,而是为防范一个威权大国主导一条关键贸易路线呢?

以色列又是怎么回事?拜登正在做的很多事情可以用国内政治来解释。但捍卫民主盟友的本能也维系着他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美国拒绝考虑内塔尼亚胡可能已在加沙犯下战争罪的主张,这是不可信的。但更容易理解的是,美国对这样一种程序感到不安:该程序见证了,中东唯一的民主国家被推上了被告席,叙利亚和伊朗领导人却逃脱了对他们罪行的起诉。

淡化有关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措辞,不应意味着完全放弃国际法。那将导致全球无政府状态,也是不明智和不切实际的。有很多国际法,而假如你发现自己站在国际法的错误一边就可能非常不利。弗拉基米尔·普京,或许还有内塔尼亚胡,很快就会发现,他们的旅行计划受到国际刑事法院授权的严格限制。

俄罗斯等国总是辩称,他们的行动符合国际法,哪怕那些行动明显是不符合的。美国有时不得不做同样的事情。国际法律战是民主大国和威权大国之间新兴斗争的一部分。(本段有删节。——译注)

这并不意味着双方处在同一道德水准上。如同在冷战和二十世纪更早期的斗争中那样,当今世界的民主国家不必为捍卫自由社会时的冷酷残暴而道歉。

(作者是《金融时报》首席外交事务评论员。本文原题“America breaks global rules as it defends the free world”,由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发布于2024年5月27日。译者听桥,对机器提供的初步译文有校阅。)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