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毕业,走进社会之后,读了点苏联解体的书,感触很深

【本文来自《公社爱好者们,你们问过农民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俺出生时还是人民公社时代,爷爷是村里的队长,粮食收上来,晒干,堆在村里那个房子里、屋檐下。怕人偷,晚上要守在那里看着。爷爷带俺去,夏天,带个席子,铺在两堆粮食之间,就随便睡在那里。

好不容易吃肉。弄一大锅肉,炒好,全村人分。每家分到一点点。

那时很小,就记得这点事。

家里弟兄姊妹多。读初中时,母亲说:公社时,快养不活我们了,然后土地下放了(联产承包),分地自己种,一下子就不愁吃了。稻谷、高粱、小麦、玉米、红薯......一年四季都在种,一年四季都在收。特别是稻谷,开始收新稻谷了,才开始吃上一年的稻谷(大米)。红薯、高粱啥的,就是喂猪,猪养得肥肥的。

读书毕业,走进社会之后,读了点苏联解体的书,感触很深。苏联是国家统一供给,供给不上,大家饿肚子。土地摆在那里,又不准老百姓种。有些地方的老百姓就不顾一切的种,最后被大林同志成批成批的宰了。读书到此处,非常感谢小平同志的英明。

人就是那些人,地就是那些地,人民公社统一种,收,分,大家饿肚子;土地分给农民自己种、自己收,一下子就丰衣足食了。

人们公社,吃大锅饭,大家在那里偷懒,磨洋工,怎么搞得好?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