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台海危机时,台湾岛内的众生相

【本文由“eagle”推荐,来自《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李熹首次公开亮相》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台湾的证券行业发展很成熟,但是1995-1996年的台湾股市几乎处于崩溃的状态,可谓是哀鸿遍野。从1995年8月13日开始到8月26日台湾股市持续下跌,每天都要跌1-2个百分点。一场台海危机下来,台湾股市从7051点跌到了4503点,几乎被腰斩。李登辉被迫动用了岛内的官方预算,将其投入股票市场稳住局面。当时的台湾行政机构宣布将由官方主导,联合岛内的民营资本共计投入2000亿新台币,组成“股市稳定基金”。其目的就是防止出现大规模的股市崩盘,从而引发次生灾害。这也是台湾岛内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救市活动,要不是有这笔资金的注入,台湾股市恐怕只会剩下2000点左右。

李登辉当年可以说是不惜血本来弥补他自己捅出来的漏洞。这笔“股市稳定基金”的构成是银行业 315 亿元、保险业 945 亿元、简易寿险及邮政储金 600 亿元、劳工退休基金 130 亿元以及公职人员退休抚恤基金 10 亿元。李登辉可以说是把台湾岛内压舱底的本钱都拿了出来,这对于提振当时的市场信心有极大的积极作用。而股市的混乱只是当年台湾岛内的一个侧面,作为岛内支柱的房地产业也遭到了重创。台北市区内出现了大批待售的房屋与商铺,一些好地段的房产甚至不惜亏本也要变现。台北市中山北路七段之中整条街的商铺都在挂牌出售,大安区还出现了半价转让商铺的告示。民众们除了将不动产变现之外,还不断抢购黄金和日用品。当时的台湾民众可以说是完全在复制长辈们在1949年逃离大陆的场景,也造成了许多的悲剧。

除了岛内的民众人心惶惶之外,很多政治人物在当时也慌了手脚。随着美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相继打算撤侨,很多政客便以公务为由窜逃到海外,日本就是他们的首选。如今许多台湾政客极度亲日媚日,向日本输送利益,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条退路。1995-1996年的台海危机最后以不了了之的状态结束,李登辉也依靠着岛内雄厚的经济基础迅速恢复了社会的秩序,两岸也进入了长时间对峙的状态之中。

——其实这个弯弯波澜不惊的心理不难理解,并不是弯弯不知道怕的。为什么96年对比现在弱得多的解放军可是吓得都要卖房子移民了?当年的解放军是真的敢打,无论对美帝苏联还是印度越南,说打就打,还个个都打得赢。穷是穷了点,说话那是毫不含糊的,哪个会不怕?所以,铁娘子即便打赢了马岛之战,也还是乖乖归还了香港,她知道解放军不带开玩笑的。

现在的弯弯年轻人可没人见过战争的,都当打游戏一样,大陆怀柔惠台多年,早就麻木了。给弯弯小孩子们的感觉,反倒是大陆怕了台湾,一生气还得哄着。大陆韬光养晦几十年家里瓶瓶罐罐太多,不敢也不愿为战争耽误自己发展。另外弯弯普通老百姓也确实没有什么好怕的。如果大陆只是威胁一下,那演习就当是演戏,看看就好。如果大陆真要打,现在大陆发展也很好,听说也不搞共产共妻了,反正打不赢,那就直接躺平。也许战争一下就结束了,打过来也许日子还会更好一些。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