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夏宝龙抵澳后两项活动观察此次行程重点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昨日下午抵达澳门,展开为期七天的澳门考察调研行程,了解澳门社会和经济的最新发展情况。
据澳门特区政府新闻稿和国务院港澳办网站帖文显示,夏宝龙主任在抵达澳门国际机场后,随即前往较早前顺利全桥合龙并命名为「澳门大桥」的澳凼第四条跨海大桥视察,途听取有关官员介绍大桥的概况、设计,以及未来正式投入使用后,对缓解澳门交通压力、配合新区发展的作用;随后,夏宝龙主任与行政长官贺一诚会面。紧接着,在行政长官陪同下,夏宝龙主任与澳门特区行政、立法、司法机构主要负责人交流,转达习近平主席对澳门同胞的关怀,并了解澳门各方面的最新发展情况,以及中央对特区施政工作的肯定。行政长官热烈欢迎夏宝龙主任时隔一年后再次来澳考察调研,夏主任此行充分彰显习主席与中央对澳门特区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夏宝龙主任昨日抵澳后的第一项行程,是视察已被命名为「澳门大桥」的澳凼第四条跨海通道大桥。这虽然是在从澳门国际机场到澳门市区的「顺道过路」安排,但却也有着颇为深睿的用意。就像习近平主席在先后数次抵澳之前,先行到横琴新区考察,随后即宣布好消息:中央政府已决定同意开发横琴岛,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奏响粤澳深度合作的华彩乐章那样。当然,也像夏宝龙主任去年二月来澳门进行考察调研之前,先行到横琴深合区调研,随后中央陆续发表有关强化横琴粤澳深度合作的各项细则性文件那样。
有意思的是,夏宝龙主任今年二月到香港特区进行考察调研时,在从香港国际机场到香港市区的途中,首站行程选择到机场中央控制中心,考察香港发展国际航空枢纽的情况。有分析说,这既是对「十四五」规划中对于香港八大中心定位的再次审视和提醒,同时也强调了「联通」对于香港的重要意义。一方面「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巩固国际航空枢纽的护城河,另一方面加强与大湾区和内地更广阔的区域的互联互通,实现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也正在此际,中央政府宣布同意将更多内地城市纳入「港澳自由行」,率先开放西安和青岛,为香港旅游、运输、服务等行业送上新年礼包,用实际行动支持香港经济发展。
而夏宝龙昨日昨日抵澳后的第一个行程,是视察「澳门大桥」,而且也是在此之际,中央宣布扩大香港和澳门「自由行」城市名单,包括山西省太原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甘肃省兰州市、青海省西宁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等八个城市,这就使得「自由行」来港澳旅游的内地城市,由五十一个增加到五十九个,并涵盖了内地所有的省会城市。因此,夏宝龙主任昨日的首个行程安排,与其较早前访问香港的首个行程安排,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澳门大桥」与香港机场中央控制中心的性质及功能不同,因而为「中心」服务的任务对象也不同。香港机场中央控制中心是为强化香港作为「国际航空中心」的地位而服务,「澳门大桥」的功能之一,是为将澳门早日建成「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服务。其实,涵义还不止于此,更是要为澳门特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打通「脉络」。实际上,澳门特区境内的几座跨海通道,「澳门大桥」是唯一与港珠澳大桥及关闸/拱北口岸相通的。其在跨境交通方面的功能,与莲花大桥相比,不遑多让。
夏宝龙主任昨日在会见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后,随即在礼宾府亦即行政长官官邸,与澳门特区行政、立法、司法机构主要负责人交流。这就有着两层含义。其一,这个交流会是在行政长官官邸进行,而不是在通常的特区政府总部进行,这就凸显了《澳门基本法》设计的政治体制,行政长官既是特区政府的首长,更是澳门特区的首长,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其二,也凸显了澳门特区「三权分置,行政主导,司法独立,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既互相制衡又互相配合,行政长官代表特区向中央负总责」的政治制度。
应当说,自澳门回归祖国近二十五年来,在先后三位行政长官的坚强领导下,澳门特区在践行基本法设计的政治体制方面,还是较为「不走样,不偏差」的,因而澳门特区可以避开「由乱及治」的艰难及痛苦阶段,可以直接进入「由治及兴」的阶段。现在,澳门社会对「行政主导」已经广泛而且坚定地接受,而落实「行政主导」取得的实效,也令澳门社会对「当家人」更加信任,澳门社会的良政善治更因此而在正轨上高歌猛进。
澳门特区能够直接进入「由治及兴」的阶段,除了澳门有着「半个解放区」的历史,澳门居民大多具有爱国爱澳优良传统的「客观因素」之外,澳门特区政府及早地为维护国家安全立法,为「爱国者治澳」修法,更是重要的「主观因素」。相信,夏宝龙主任去年在澳门特区进行考察调研时,对此已有深刻感受,并为习近平主席及中央进一步研拟港澳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也正是夏宝龙主任昨日在与澳门特区行政、立法、司法机构主要负责人交流,转达习近平主席对澳门同胞的关怀,转达中央对特区施政工作的肯定的主要依据。
随着香港特区「由乱及治」阶段的结束,「由治及兴」阶段的开始,及澳门特区也在此前的「由治及兴」阶段进入新的「由治及兴」阶段后,中央港澳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可能会像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推动改革开放;中共「十九大」也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共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二十大」更是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那样,在香港特区以司法手段打击「港独」势力,获得压倒性的胜利,澳门特区政治反对派的嚣张气焰也巳被压遏了下去之后,中央港澳工作的重心,将会进行必须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战略转移。
因此,今后在继续加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体系及执行机制的同时,应是将主要精力用于「拼经济,善民生」,以提高港澳居民的生活品质来促进心灵契合,增强他们对国家的向心力,让他们也能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光,真正展现「一国两制」的优越性。更重要的是,帮助港澳地区紧紧跟上内地大干快上的步伐,不要进一步拉大距离。
而且,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只要将港澳的经济搞好,改善民生,特别是让广大普通民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让年轻人能够拓展发展空间,某些年轻人的失落心理就可以自然逐步消除。这又反过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由治及兴」的绚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