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接见蒙哥马利时,有没有提到过粟裕
网上有一则流传甚广的传说,说的是毛主席在接见来访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说过的一句话:“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他也是我们湖南人。”
对于这样的传说,只要是对那段历史稍有了解的,都绝对不会相信。
为啥不信,因为1958年刚刚打倒粟裕,此时全军正在开展对粟的批判。这么大的政治事件,作为军队领袖的毛泽东会不知道?在这个时候给予粟如此好评,为的什么?为了自己打自己的脸?
打个比方,十多年前,重庆有个不厚的人被请进了秦城,之后是山城体制内连续多年的肃毒。在这样的气候下,假如京大会见某个首次来访的外宾,你认为他可不可能谈起不厚并给予大加称赞?
只要脑袋没让驴踢坏,我想只要是个人就知道可不可能。
作为军人政治家的蒙哥马利,来华之前自然要对中国的政治风波有所了解,也绝对不会犯忌而主动提到粟裕这样一个在当时的中国十分敏感的人物。
再说了,伟人与蒙哥马利谈话,也从未涉及谁会打仗谁不会打仗这方面的内容,怎么可能会突兀地提到粟裕。
(会同纪念馆展厅的语录,让很多人信以为真)
但有两种人要相信,一种是没兴趣深研历史而又对各种爽文特别感兴趣的大众读者,一种是粟粉。不过两者的态度并不一样。前者一旦看到真相,很快会选择真相。后者则不然,他们拒绝真相。
治史,重在有据。真心治史者,每叙述一件事,都是要给出依据的,尤其是其中的对话,就更是必须得给出出处。可那些杜撰和传播这个主席与蒙哥马利谈话的,有依据吗?有出处吗?
没有。
这一说法的源头,来自作家张雄文创作的报告文学《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一书。一部文学作品中的虚构,就这样被特别多的人当成了史实,成为坊间二十年来讹传不断且一直火热的神话。
(这要是在一百多年前,怕是要诛九族的吧)
其实,若想搞清楚主席有没有对蒙哥马利高赞过粟裕,十分十分的简单,太简单太简单了,只要看一看当时的谈话记录,就真相大白了。这样的必将载入中国乃至世界史册的会谈,一句一字都是必须记录在案的。
蒙哥马利1960年第一次来访,主席于5月27日与其有过一次谈话,1961年第二次来访,主席于9月23日、24日两天,与其有过三次谈话。四次谈话的记录,已有公开出版的,各大图书馆都有;还有没经公开出版的,如果有心,也并不难搜得。谈话记录得特别详细,连中间的插科打诨都有记录。
除了中方有记录,英方同样也有。蒙哥马利回国后,于次年便出版了回忆录《三大洲》一书,其中就记录了他访华时的一切活动,这同样也可以作为依据。
关于毛与蒙的谈话记录,中国的、英国的,都在那摆着,可谁能从中找到粟裕这两个字?谁能?
没谁能,因为它不存在。
除了谈话双方的毛泽东、蒙哥马利,当时在场的还有负责记录的陈辉,翻译浦寿昌,陪同谈话的王任重、李达、熊向晖、宋之光等,有的也是有回忆录留世的。只要这些当事人记述有主席对蒙哥马利高赞粟裕这回事,那也是可以证明的。
但是,谁能找到这样的记述?
没谁能,因为它不存在。
奉劝那些粟粉们,粟裕将军的丰功伟绩,实事求是颂扬就是,用不着你们这样的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吹大发了,会让人反感,那样反倒要污损将军的一世英名。
附:此文发出后的质疑和回复——
1.有人拿出依据,是一个影视编导叫石征先的,自称是记录的采访师哲留下的一段话,以此证明毛主席是真的说过那句话的。见图:
能祭出这个证据,这粟粉的智商也真够让人担忧的。他可能不知道,这漏洞百出的证据,早就成了笑柄了。
我再回复一回吧:
第一,我怀疑这样的证据。
这段文字中,只有师哲两个字是师哲亲笔,除此之外整个文字都不是师哲写的。
师哲除了会签名就不会写别的字吗?师哲有回忆录出版,这么重要的讲话为什么在回忆录中只字不提?既然都能找到师哲和他面谈了,为什么不在师哲生前制作一个访谈录发表?既然是奔着取证去的,在九十年代后期,留下音像证据很难吗?
作为一个老公安,对于这样的伎俩一点不感到新鲜。线上或线下,下载师哲亲笔签名的两个字再容易不过了,把师哲两个字跟另外别的文字进行嫁接,中学生就可以做到。
这样的证明材料,像极了证明八百壮士陈树生的材料。曾经,某个孙春龙一类的人,写了一段话,说经采访某八百幸存老兵,证明腰缠手榴弹跳入敌群的陈树生确有其人,文字最后也有同样伎俩的这个被采访的八百老兵的签名。
结果呢,现在我们都已经知道,陈树生是虚构的,这个有老兵签名的证明还有人敢拿出来吗?
第二,师哲证明不了什么。
退一步说,即使这段话真的是师哲的本意,他这个表达也什么都证明不了。
石征先说这是师哲说的,那师哲又是听谁说的呢?
师哲曾担任主席的俄语翻译,既不是主席接见英国元帅的现场翻译,也不是记录人,也不是在场陪同谈话的人。毛主席与蒙哥马利谈话时的现场翻译是英语翻译浦寿昌,记录人是陈辉,陪同谈话的,前两次只有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第三次又增加了国防部副部长李达,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熊向晖,外交部西欧司副司长宋之光,武汉市一个姓谢的副市长和外事处姓吕的处长。
师哲此时在哪里?在陕西扶风农场劳动改造。
粟粉又说了,以师哲的身份地位,即使不在谈话现场,他也总能知道主席高赞粟裕这样的事。
呵呵哥们!这是治史的所在,不是耍流氓的地方。
玩这套把戏,太下三滥。
2.有人质问我,说你能拿出依据证明毛主席没说过这样的话吗?
没有的事让我怎么证明呢?
当然也不是绝对不可以证明,我举出了毛与蒙四次谈话的记录,粟粉拒绝去看。我又举出了在场当事人的回忆,粟粉仍然拒绝去看。我理解他们为什么拒绝,因为他们害怕看到真相,真相一出,会击碎他们的造神梦的。
有一句话叫做谁主张,谁举证。打个比方说,张三和李四是同一个村的,张三说他们村有一个外星人,已经在村里生活了几十年。李四否定说没有这样的事。如果你来裁判这个争议,你该让谁来举证呢?
要是我做裁判官,我会让张三把那个外星人领出来给大家瞧瞧,或者照片或者录像等也算,只要给大家看到了,啥都不用说,张三就是对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认为毛主席说过这样的话,拿出依据,啥都不用说,你赢了。
可是,说来说去,谁能拿出这样的依据呢?谈话记录上,没有;当事人的回忆中,没有。凭啥呢?就凭石征先、张雄文那帮人的口嗨?就凭会同纪念馆展厅墙壁上那两行大字?就凭无法证明来历的师哲那两个字的签名?
治史有治史的规矩,怎样的东西可以做依据,怎样的东西不能做依据,这是治史的入门课程,不用我教吧?
3.有粉丝斩钉截铁断定,毛主席高赞粟裕那句话,被删了。
有自以为比一般粟粉的脑袋更精灵的粟粉说,毛与蒙的谈话记录是经过了删减的,蒙哥马利、师哲、熊向晖等回忆录也是经过了删减的,既然经过了删减,那被删减的就一定是毛主席高赞粟裕的那句话。
为什么就一定是那句话?谁看到了?能否给一个出处让大家也去看一看并也相信一回?
耍流氓真的不是这么耍的。
(先回这些,有新的质疑我再继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