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计量器具的强制性检定

     近期某地燃气表引发争议,参与评论,现在统一发帖。

     本人在国企曾经从事过企业计量管理工作,按照计量法,涉及交易和安全的计量器具实行周期性强制性检定。90年代,当地计量部门(归属技术监督局)会上门服务,对列入强检清单的计量器具,逐一检定,计量部门按检测数量和收费标准,收取一定费用。一般现场能做的有压力表,游标卡尺、钢卷尺、万用表等,对加油机等无法移动的计量器具,计量人员用车拉着标准容器,跑到加油机前,往标准容器内注油,很快就能检定加油机是否准确。对于住宅内的电表、燃气表、水表等,因为用量大,安装使用后难以检定。计量法规定出厂前强制检定,定期(5-10年,视具体情况)报废。周期性强制性检定是指定期检定一次,如大家接触最普遍的超市,菜市场使用的衡器(台秤,杆秤,电子秤,天平),强制性每半年检定一次。检定合格的衡器,计量部分会贴一个标签,国家赋予它信用,这个称就是法器,交易双方认可并接受计量结果。

      计量部门的权威性,来自于计量的量值传递。国家制作精密度高的标准砝码,尺子等标准器,分发到各地技监局,计量部门再拿它去比较用户端的衡器,钢卷尺。这个过程,就是秦始皇2千多年前完成的统一度量衡。

     对于交易双方来说,计量的准确性是公平交易,诚信交易的基础,统一度量衡也是工业化的基础,它是由国家层面来完成的。

     后来实行政企分离,原来归属政府部门的计量所、试验站、机动车检测站、环境监测站等,实行企业化经营,移交给第三方检测机构。国家对第三方检测机构实行准入管理,计量检测结果,由第三方检测机构认定。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一手交钱,一手拿证。原来的技术监督局,经历多次改革,实行大部制后,归入市场监管总局。合并了原来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工商局等部门。其中知识产权局今年刚独立出去,归属国务院直接管理,大概是因为知识产权专业性强,时下突破美弟封锁,需要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吧。

       对大部制改革,不做过多评论。将原来专业性很强的各管理领域,合并到一块。因为人员素质要求,专业分工等,实际上弱化了食品,药品,计量等管理职能。知识产权局独立出去,就是因为要加强。

       就近期引发舆论关注的燃气计费事件,实质是计量结果的公正性问题。具体来讲,消费者认为燃气表不准(缴纳费用增加),很难取证。燃气表产权归属燃气公司,消费者私自拆装(打开铅封)、改装燃气表属于违法行为。无法自行送交第三方检测,除非燃气公司同意。实际上,消费者提出的最有力证据也不是燃气表准不准,而是燃气费成倍增加,不符合常识,燃气公司也没法解释,退款了事。如果不是费用激增,供方无法解释。买方是否信任燃气表,依然是无解的。

      对涉及计量器具的消费纠纷,政府职能部门应当主动维护市场交易的公平公正秩序。这类纠纷,法院也很难判案。法院徽章的天平,代表公平。涉及计量器具的消费纠纷,公平来自用国家对交易计量结果的背书。秦始皇2千年前做到的,今人没理由做不到。不能因为搞了市场化,将具体工作交给第三方检测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完成KPI考核任务,对市场公平秩序失衡,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越是市场化,越是要加强职能部门的监管功能。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