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锺明轩到马英九:台湾人来大陆交流,还有什么意义?

写在前面:

之前在一场交流活动中碰过一位台湾统派老师,他跟我说,他同意大陆文化的崛起,能增强台湾年轻人对大陆的了解。“但是,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老师很惆怅。

这位老师是终生追寻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位老师,而我,作为一位对历史没有太多感情、也没多少民族情怀的虚无主义人士,也无法多说什么。

大陆人对台湾人曾经的想象是:都是同胞,拥有天然的同胞情。然而,别说我这代台湾人,生长于国民党时期的我父母辈也大多无法做到。

因此,近年“交流无用论”非常盛行。然而在我看来,正因如此,“交流”在当前格外有意义。

2024年还没过到一半,两岸之间就发生了不少事:首先是年初民进党赢得大选;二月,厦金海域渔船事件,冲击大陆民间对台湾的情感;三月,在台湾有高流量、且政治立场偏独的网红锺明轩发了两支旅游大陆的影片,引起两岸网民的极高关注;四月,马英九再次来到大陆,并在北京“习马二会”。而在下个月,“务实台独工作者”赖清德将正式上任。

这些事件中,本篇将两件事情拿出来讨论。

其一,锺明轩的两支大陆旅游影片均获得百万播放量,锺明轩本人则在影片底下留言道,“我不认同我是中国人,我认为我是台湾人。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不可以爱上中国这块土地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

锺明轩游玩大陆的影片在台湾虽然有引起骂声,但也有不少人分享自己与大陆人交流的故事、或在海外受到大陆人帮助的经验等等,目前来看对他的事业没有受到太大冲击。

其二,马英九再次访陆,从网络声量来看远不及去年。根据“台湾议题研究中心”的分析,马英九去年访陆,每天的网络声量均过三万,而今年也就几千至一万多——若无关键的“习马二会”,这次马英九访陆在台湾舆论场大概率掀不起多少水花。

有意思的是,分析网络留言风向可以发现,马英九参观大陆企业也好、校园也好,并没有招致太多批评;然而,马英九祭黄帝陵时提及“两岸均属炎黄子孙”的这段话,不但被偏绿媒体拿出来炒作、也引起了台湾网络论坛相对大的批评声。

从锺明轩事件与马英九出访可以看出,根基于经济需要或个人喜好的两岸交流,在台湾是正常的,并没有那么“不政治正确”;但当“都是炎黄子孙”这类言论出现,在台湾立刻会上升到政治层面,意思就与单纯的两岸交流截然不同了。

近年许多大陆媒体都报道了台青对于大陆事物的高接受度,“同学用小红书我就用”,这于两岸交流而言是好事。但对大陆来说,与这代台青交流,在话语上无疑存在更大的鸿沟。

两代“台独”

一些与台湾人交流过的大陆人,会讶异于台湾人对于“两岸一家亲”或“同胞”等词的警惕,这在大陆是表达对台胞的亲切,对台湾人而言却是政治词汇,饱含统独政治味(锺明轩在游陆的影片中也有表达对“两岸一家亲”的“烦躁感”)。

台湾学者林泉忠曾在自己的著作《谁是中国人:透视台湾人与香港人的身份认同》中提到台湾上一代台独、与太阳花“天然独世代”的不同。“老台独”经历过国民党威权时代,在反对国民党威权的抗争中确立台湾主体性,而年轻一代的“天然独”并无这种历史悲情。

“在过去的台独思想发展脉络里,尤其是国民党威权时代及台湾民主化初期,台独的假想敌是威权的国民党,带有浓厚的省籍因素(外省人统治本省人)。到了太阳花世代,天然独的假想敌不再是过去威权时期的国民党,而是转换成崛起的中国、以及向北京靠拢的国民党。”

现实的是,随着大陆崛起与国际环境变化,不论是民进党政治人物,还是一些台独大老,纷纷展现出务实(或可说投机)的应对之道:一方面表态“不反对两岸交流”,另一方面强化“唯有民进党能守主权”之印象。

类似“不管发生战争与否,都要追求台独”这种的“激进台独”声音,近年在台湾主流媒体中非常式微。

“上一代台独”拥有更完整的、奠基于“反共教育”的历史观,这一代人掌权后透过媒体影响力与教育,将下一代人的历史观碎片化;“下一代台独”并未如上一代熟知中国近代史,但深怕崛起的大陆可能在未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于是,顺理成章地接受了上一代之政治观——如认为“民进党才能守住台湾”,同时因为对历史的不在意与不了解,基于“对抗大陆”之需要,产生美化日本殖民等现象。

但,大陆软实力崛起,造就了“两代台独”的不同。上一代人可以在“忽视大陆”中成长、可以嘲讽“从来不看来自中国的垃圾影片”,越年轻的台湾人普遍越难做到这一点。

而对于从事两岸交流的大陆人士而言,抖音与小红书的崛起固然是机会,但在与台青交流的过程中,往往难掩复杂与无力的情绪。

“交流无用论”并不存在

我出生于1989年,若非后来来到大陆读书生活,对大陆人应不会有同胞之情,我与大陆的情感连结完全是大学之后才建立的,因为认识大陆朋友,而渐渐喜欢这里。许多台湾年轻一代亦是这类情况,只是他们可能在小学、初中时期,就能结交一些大陆网友,与大陆“后天”的情感连结能建立得更早。

当大陆发生一些天灾时,台湾不同人会依据“是否有大陆朋友”、“有没有喜欢的大陆明星”等有不同反应,而非有统一的“同胞”之情。

那位台湾统派老师,肯定了小红书对于两岸交流有帮助,但还是很难过,因为台青在“根”上与大陆并无情感连结,对于中华民族与同胞等词全然无感。

“我是台湾人”与“同属中华民族”这两种表述并不冲突,但近年前者比后者更政治正确,这种切断两岸天然连结的做法于两岸关系是危险的,台湾多数民意却无法切身体会这一点。

这正是马英九此行的意义。

不论有没有用、能不能代表多数台湾人,至少,台湾仍有一定民意,展现出了“两岸政体不同、教育不同,但愿意展现交流诚意”的样貌。

台青对大陆的情感,就算是后天建立的、就算是因为“要来大陆寻找机遇”这种“务实”而建立,两岸年轻人同样能在生活中建立起非常稳固的情谊。

锺明轩来到大陆旅游,回台后固然政治立场不变,但与大陆人交往的种种、那些实际体会的感受,会伴随在其往后的人生中——之后,若有人告诉他“中国人都如何如何”,不会再毫无概念。

“交流无用论”从来都是伪命题。

两岸交流,解决不了年轻人的历史观、改变不了选举结果、从根上也无法“同化”台青与大陆人一样有民族情感。但,知道对方如何生活的、有什么想法与感受、为何做出这样的政治选择,这些恰是大政治的根本,是制定下一步政治动作的所在。

部分人批评马英九之交流“无用”,但若曾经的台湾政府能以此态度了解大陆社会,两岸关系,不至于如此。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