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胡锡进的建言:学会谨言慎行,尤其是在中美关系上!
.
这几天,美国财长耶伦老太太跨越重洋,不远万里第二次来到中国,引起全球包括中国人的广泛关注。然而,一些中国人却把注意力放在了耶伦自己背的小包上,赞誉这是亲民形象,而忽略了老太太乘坐的是一架豪华的美国专机。特别是当我看到一些网友的评论,心中就抑制不住想大笑的冲动!我并不想对这些评论进行过多的评价,而是引用网友“佛道本一家”的一段精彩言论,来揭示一些人对这一事件的误读,并请大家看看真正的明白人是如何看待此事的:“耶伦的行为特别符合西方新闻学的理论——狗咬人无所谓,人咬狗才是新闻。一个美国政府高管,坐美国政府的专机,飞到几万公里以外的国家,然后装模作样地背两个大包下舷梯。这事儿就像人咬狗一样,绝对反常。所以那些大大小小的新媒体,自媒体疯了一样报道这个反常。”
.
“一个七十八岁的老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和原因,背那么大的两个包下舷梯都表明了随员的不懂事。老太太糊涂了,行为像老小孩,随员们也失去了理智?万一老太太像她的领导那样一失足摔下去,真摔了个好呀歹呀的,谁来完成此次出访的工作,谁来负责威胁中国政府马上把出口美国的产品的价格涨上去?这个任务完不成,专机的费用谁掏?其实耶老太的心思动错地方了。下一次访问中国,换个剧本。让一个漂亮的姑娘或英俊的小伙儿搀扶着走下舷梯。中国是一个讲究孝道的国家。一个老奶奶,让孙辈搀扶着办理公务,那会挣得不少同情的。一个一心为美国操劳的老人家更让人敬佩。现在她背着两个包走下来,小心翼翼,紧张兮兮的样子,透着美国职场的冷漠以及美国时局的紧张。”
.
美国人的一个小伎俩,骗晕了多少中国人,甚至连环球时报的前总编也未能幸免,实乃杯具!对于其他人被迷晕,我不说话,因为层次关系,情有可原。但是胡锡进被套进去,我就不能不说话了!胡锡进好歹担任过一家大报的总编,应当具备与其身份相符的政治敏感性和洞察力,不应该被这种小伎俩所迷惑,让外国人看我们笑话,质疑我们中国人的智慧。事实上,类似耶伦自己背包的事例在我们中国并不罕见,但胡锡进现在似乎每天忙着发文赚钱昏了头,把我们老一代领导人无数感人的事例都抛诸脑后了。今天我就抽点时间给他补补课。恳请小编把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这两个故事转送给胡锡进,提醒他好好学习历史,学会谨言慎行,尤其是在中美关系上!
.
毛主席的一件打了73个补丁的睡衣
.
.
在毛泽东同志的众多遗物中,有一件物品十分引人注目,那是一件白色泛黄的棉质睡衣。这件睡衣衣袖、前页、下摆等处补丁连补丁,竟达73个之多,以至几乎看不出本布。从50年代初到1971年,这件睡衣陪伴着毛泽东二十年。60年代初,睡衣的肘部、领部、袖口就有了破洞。于是,睡衣被送到总后被服厂刘奎元师傅那儿缝补,刘师傅是这行的高手,找了同颜色的布料精心缝补,不仔细看竟看不出补丁来。毛泽东很满意,此后破了补,补了又穿破,几年过去了,补丁也快打满了,以至工作人员洗衣服都不敢用手搓,必须小心翼翼地清洗。直到1971年,睡衣已到了稍不留神就会裂破一个大口子的程度,实在无法再穿,毛泽东才同意更换。这件一穿20余年的睡衣终于被工作人员登记入库,正式退休。
.
周恩来一生节俭:一片菜叶抹碗底
.
.
周总理生前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还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叶。国务院经常召开国务会议,有时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要吃工作餐。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或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总理每次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也要马上捡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
.
毛主席、周总理的这种节俭精神,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两位领导人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地位,无论拥有多少财富,我们都应该珍惜每一份资源,尊重每一份劳动成果,不浪费任何一粒粮食。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