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一生写尽江湖梦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大概是每一个熟悉金庸先生作品的“金庸迷”都能够耳熟能详的对联了。2024年3月10日,是金庸诞辰百年,大侠远去,江湖仍在,他笔下的武侠世界气象万千,英雄豪杰义薄云天:赤胆忠心的郭靖,有情有义的乔峰,豪迈不羁的令狐冲……侠之大者,执笔作剑,15部武侠小说,构建了他的江湖梦。他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等,更屡被翻拍电影,其作品流行的程度,被誉为“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

金庸的笔墨,如同故乡的烟雨,氤氲了整个江湖。亦如江南的水墨画,一笔一画流淌着对故乡的深情厚意。金庸先生是以一个严肃文学家的态度去从事武狭小说的创作。可以这么说,他借的是武侠的形式,写的是人生与文化,通俗其表,严肃其实。他笔下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豪情盖世的英雄大侠、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都留在了一代又一代武侠迷的心里。金庸的作品很“大”,家国天下,江湖庙堂,武林英豪,无不囊括;金庸的作品也很“小”,里面有太多值得反复推敲、一品再品的细节,但这些“小细节”在“大背景”的映衬下,却又如此有情、如此动人。

在今天这个特殊日子里,我们仿佛能透过时光的薄雾,看见先生小时候少年的身影,在故乡阳光雨露滋润下,渐渐茁壮成长。怀揣着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武侠的热爱,一步步走向文学巅峰。读金庸小说,如同步入了中国传统文学的宝库,历史地理、典章文物、诸子百家、风俗民情、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花鸟虫鱼、医药数术等无一不包,比如《射雕英雄传》闪耀的儒家文化光芒,《笑傲江湖》中对道家自由精神的追求,《天龙八部》中展现的精微佛理。在《射雕英雄传》中,金庸先生将目光投向一千多年前的南宋社会,在历史与江湖的震荡中,塑造出了郭靖、黄蓉的经典形象。“资质平平的傻小子”与“冰雪聪明的刁钻少女”的极致反差,以及他们游历在桃花岛、大理国乃至塞外大漠之间的种种奇遇,加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使得《射雕英雄传》被奉为金庸武侠代表作之一。

随后的十余年中,金庸笔耕不辍,作品中既有对前作的续写,比如《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与《射雕英雄传》组成了“射雕三部曲”;也有独立成篇者,如《笑傲江湖》《天龙八部》等。到1972年写完《鹿鼎记》封笔,金庸一共写了15部武侠小说,他笔下的江湖也成为华人世界的通行语言。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或许不像金庸笔下的江湖群侠能够经历波澜壮阔的人生,但认真做好自己的事,就是侠义精神的最好呈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