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造车,早已被特斯拉抄了后路?

500

出品©一笔封禅

作者@何鲸洛

2月27日。

据彭博社援引一名知情人士的说法称。

苹果公司内部的电动汽车项目团队——“泰坦计划”(Project Titan)已被告知,苹果将停止制造汽车的努力,同时加大对生成式人工智能(AI)领域的投资。

500

①苹果汽车命途多舛?▽

最早2013年。

苹果才在 WWDC 上推出了“iOS in the Car”车载系统,正式宣布开始进军汽车领域。

500

2014年起。

苹果启动秘密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泰坦计划”,致力于研发车载系统“CarPlay”。

3月。

苹果发布了iOS 7.1正式版。

该系统是继iOS 7正式发布后的首个重大版本更新,其中一大亮点就是支持手机链接车载CarPlay系统,用户只需要将iPhone连接到启用了CarPlay的汽车,便可支持“电话”、“音乐”、“地图”、“信息”和第三方音频应用程序,并可通过Siri,汽车触摸屏进行控制。

随后。

泰坦计划浮出水面。

紧接着。

苹果在汽车圈内大量搜罗人才,涉及特斯拉、大众、通用等一众传统车企。

2016年。

就有消息传出苹果放弃了自己的造车计划,更多地专注于开发自动驾驶软件。

2017年。

苹果将泰坦计划更名为“PAIL”的新计划,主要为往返苹果园区之间的员工提供无人驾驶车辆的接送服务。

同时进行系统的技术测试。

2018年5月。

苹果与大众签订协议,将大众T6 Transporter面包车改装为苹果的无人驾驶通勤车。

按照计划。

“PAIL”会在今年年底完成。

但根据外媒报道。

此项目目前进度落后且耗费了团队的大部分精力,能否按时完成目前还无法得知。

8月。

前苹果Mac硬件工程副总裁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在特斯拉任职五年后再次回归。

苹果造车计划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只是苹果汽车刚刚迎来转机。

第四季度。

由于iPhone销量下滑,苹果主营的手机业务陷入困境。

苹果面临改革。

泰坦项目重组。

2019年1月。

苹果宣布将200名员工调离自动驾驶汽车部门。

就在外界认为苹果将要放弃造车项目时。

6月。

苹果收购了自动驾驶初创公司Drive.ai,包括自动驾驶汽车、工程师以及其他公司资产。

2020年。

有外媒报道称苹果汽车项目遇到了一些困难,包括测试平台的数量减少和员工流失等问题。

2021年1月。

韩国媒体报道。

现代与苹果计划在乔治亚州的起亚汽车工厂生产汽车,或共同投资在美国新设工厂,并且在2024年左右生产10万辆车,全部年产能为40万辆。

甚至明年就会发布苹果汽车的“测试版”。

而苹果的目标是在2027年推出Apple Car。

4月。

外媒曝光了一组苹果汽车首款车型的假想图,展示了这款车型可能的设计方向。

500

只是随后。

有报道称苹果与现代公司的合作计划搁置,高层对项目合作表达了不满。

此外。

苹果汽车项目的负责人和一些高管也相继离职。

2022年5月。

富士康母公司2.3亿美元收购北美工厂Lordstown。

一度被传出。

是在为苹果造车铺路。

7月。

外媒The Information曝光了苹果首款车型设计,并称新车或代号为M101。

500

2022年底。

苹果公司将首款新车发布时间推迟了一年至2026年,且放弃了L5全自动驾驶路线,选择规划一个不太惊艳的设计,包括方向盘和踏板的回归,只支持高速公路上的全自动驾驶能力。

此外。

苹果在汽车的高端定位上也进行了妥协,每辆车的售价从超过12万美元调整到低于10万美元。

据悉。

这一调整的目的是为了留住团队和尽快实现整车落地。

2024年1月。

苹果公司内部讨论的最新方法是将汽车发布推迟到2028年,并将自动驾驶技术规格从 L4级降低到L2+级技术,与特斯拉等现有制造商的技术水平看齐。

“如果连2028年都无法搞定,就考虑关停该项目。”

然而。

仅过去一个月。

这一历时十年、耗费数十亿的项目被宣告终止。

虽然苹果汽车已经夭折。

但苹果产品却已经对汽车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研究公司Wards 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

目前。

在美国销售的2023年款汽车中,有90%以上安装了苹果的CarPlay。

②硬件还是软件苹果造车路线之争?▽

苹果的造车梦。

最早可以追溯到乔布斯时代。

2008年。

乔布斯就曾在公开场合表示。

“我们有平台去设计好一辆车,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要打造一款汽车”。

遗憾的是。

乔布斯尚未来得及将自己超前的创新想法实施落地。

2011年。

就已经去世。

随着iPhone的成功。

苹果将研发转向其他方向,开始探索与汽车相关项目的可能性。

500

2014年。

苹果启动智能驾驶项目“Titan Project”。

泰坦项目成立之初。

苹果高层就围绕造什么样的车产生过分歧。

彼时。

项目负责人史蒂夫·扎德斯基(Steve Zadesky)希望苹果能够开发一款具备半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产品;

而同为造车项目核心成员的时任苹果设计总监乔纳森·艾维(Jonathan Ive)则认为苹果应该聚焦软件,要彻底颠覆汽车的产品形态,打造一辆没有方向盘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

2015年。

更倾向于打造电动汽车与特斯拉抗衡的史蒂夫·扎德斯基离开苹果造车项目,而后多位工程师离职。

苹果汽车的接力棒交到了苹果已退休的前高管鲍勃·曼斯菲尔德(Bob Mansfield)手中,后者更倾向于“开发软件和支持解决方案”。

在他的带领下。

造车项目的重点从最初的完整造车调整为开发自动驾驶技术。

2016年1月。

在苹果供职16年的汽车项目负责人Steve Zadesky由于个人原因离职。

有传言称。

这与当时苹果内部关于是否选择自动驾驶路线的分歧有关。

直到2018年。

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的再次回归。

500

苹果造车再次拉上日程。

截至2019年末。

苹果单单从特斯拉就挖走了超过300人。

同年。

苹果裁员300名汽车团队工程师,转向整车设计和制造。

2021年。

苹果汽车一度痛失5位高管。

1月。

苹果汽车软件工程主管乔·巴斯(Joe Bass)从苹果离职,加盟Meta担任VR技术项目管理总监一职。

乔·巴斯离职之后。

苹果于2021年组建的造车项目团队高管已全部离职。

团队里100多名工程师也悉数被Meta公司挖走。

2月。

苹果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创始人之一本杰明·里昂(Benjamin Lyon)离开苹果,加入太空和卫星初创公司Astra;

同月。

苹果自动驾驶汽车安全与监管团队负责人杰米·韦多(Jaime Waydo)离职,成为初创公司Cavnue的CTO,该公司专注自动驾驶汽车安全;

5月。

苹果领导与汽车相关的机器人技术团队的戴夫·斯科特(Dave Scott)离职,成为医疗技术公司Hyperfine的首席执行官。

9月。

苹果汽车项目负责人道格·菲尔德被福特挖走。

他的离开意味着苹果汽车业务今年已损失4位高管。

英媒评论称。

这一人事变动可能终结苹果的汽车梦。

同年。

Apple Watch负责人凯文·林奇(Kevin Lynch)接手。

他曾表示。

希望造车项目能够有一个更清晰、更紧迫的目标,其中包括最早于2025年推出全自动驾驶汽车。

2022年。

离职仍然持续。

1月。

曾在苹果工作7年的软件工程项目经理Joe Bass离职转投Meta;

5月。

时任苹果机器学习总监、有“GAN之父”之称的Ian Goodfellow和苹果汽车项目主管Christopher“CJ”Moore相继离职,则分别加入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美国激光雷达巨头Luminar。

2024年1月。

一周内。

苹果又有两位高管离职加入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

与此同时。

2014年。

进入中国市场的特斯拉。

2020年12月。

马斯克曾爆料。

在特斯拉的“至暗时刻”。

他考虑过将其卖给苹果公司,但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并不感兴趣。

500

此一时。

彼一时。

2024年2月28日。

苹果汽车依旧遥遥无期。

原定于2020年推出的第二代Roadster跑车已经来了。

500

③▽

苹果造车这十年。

还真是多灾多难。

苹果汽车迟迟未能量产落地不说。

外界了解的苹果造车的进度。

更多是高管变动、计划延期、研发受挫、裁员收缩、项目重组……

究其原因。

苹果造车在硬件和软件上反复横跳?

主要还是基于如何在商业收入和量产可行性方面实现平衡的考量。

商业收入上。

苹果自然想一步到位做无人驾驶。

但不论是技术还是政策,都存在一定的阻力。

这也是汽车项目高层动荡不安的根本。

技术上的不成熟。

苹果汽车很难像iPhone般带给行业颠覆性的体验,试图迎头追赶制造工艺、技术迭代多年的特斯拉们也并非易事。

此外。

在竞争尤为激烈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车企们为了扩大市占率和销量纷纷卷入,早已经掀起了一波又一波价格战。

这与以高利润率为主要定价模式的苹果公司的战略背道而驰。

苹果这种擅长“后发制人”的公司。

从VR、造车到AI。

还在坐享iPhone打下的偌大江山。

至于量产。

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零部件是电池、电机和电池管理系统。

有这个技术。

谁愿意沦为代工。

苹果想把掌控手机生产线的那一套复制到汽车领域,利润低不说,还要任对方予取予求。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不干。

现代也没那么傻。

富士康当然想。

但苹果放心把比手机更“贵重”的汽车交给它么?

人家也是要脸的。

500

最后。

我们再聊几句。

苹果手机和特斯拉汽车的成功无不依赖美国技术加中国供应链这一套。

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分配不公。

更何况。

现在中美脱钩。

中国市场容不下下一个特斯拉。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