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龙年,春到青州

春到青州

作者:郭忠敏

笼统来说,青州和益都,是同一个地方。而青州的称谓要更早一些,需追溯到大禹治水那时候。

《禹贡》载,大禹治水后,按照山川河流的走向,把版图区域划分为“青徐扬荆豫冀兖雍梁”九州。另有《周礼》载,青州之名,“盖因土居少阳,其色为青”。

至于益都这一名称的由来,稍晚一点儿,与伯益有关。

北辛文化陶片的出土,证明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其实早在七千多年前便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相遇,花开倾城。细微的风,把古城的街道吹拂得轻盈、婉约。历史的延续与发展,让这一方土地美成了一首诗。这里山朗水阔,垂柳轻轻摆动着鹅黄色柔嫩的丝绦。迎春花、玉兰花、连翘、樱花和杏花洋溢着明媚,巧笑嫣然。在这份热闹里,榆树的枝条仿佛也慌张地醒来了,冒出紫褐色饱满的花苞,羞涩地躲藏在枝头,以一种耳语的方式愉悦地为季节命名。

500

散步古街,路过偶园。有一种美,叫做“青州遇到春天”。

细嗅它的芬芳,此刻灵魂都仿佛为之透明了。

仔细咂摸咂摸,与其说“青州遇到春天”,倒不如说是“春天遇到了青州”。在这到处充满着的诗情画意里,旖旎,缱绻,婉转缠绵,挥之不去……而这,会不会令那草长莺飞的江南,萌生些许酸溜溜的感觉?

笼罩四位状元光环的青州有多飒,文化底蕴就有多厚重。易安居士美丽如花的年华,是在此度过的。青州收录了她的欢愉和她的离愁,承载了她一生最美好的回忆。还有范公、欧公、富公等数十位先贤,或居于此,或曾任职于此。“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东坡居士,仅是路过,便留下了“大雪,青州道上,有怀东武园亭,寄交代孔周翰”。隔着历史长长的岁月,人文精神渗透进这一片沃土,化为灵气。于千年之后仰望,仍是一片璀璨。

青州古街巷的空间布局完整,保留了明清时期传统风貌。偶园街上的宋代古槐,老旧的牌楼,以及城门楼过道内一块块斑驳的条石,安静于一隅,仿佛是这个“海岱都会”隐藏的心事。在品味建筑物青砖小瓦的古风雅韵与质朴的同时,也撩拨着我的好奇。清新的空气在街道上弥散着,曼妙舒缓。春意如水,伸手来轻轻触碰,内心便不自觉涌起了一种希望与祝愿。

500

站在高处遥望远处的云门山,层峦挺拔,林木叠翠,令人目不暇接,心向往之。

小时候常见一款叫做“云门”的香烟,忘记是青州卷烟厂,还是益都卷烟厂的产品了。只记得这款香烟以绿色为主色调,正面图案是山的全景彩图。香烟的名称,就是取自于青州境内的云门山。那时候不知道,也没想过,有一天自己能与这云门山会零距离接触。今天,已然站在了它的脚下。

不知是春风多情,还是花儿太过柔媚。那山下催开的一树树姹紫嫣红,朵朵仿若穿着丝质罗裙的女子,舞出袅娜曼妙的风姿。

抬头向上望去,一峰壁立,崖身宛若刀削斧劈般,郁郁葱葱的林木给山坡披上了新绿。温润的色调,生长的植物,带给人的是那一份浪漫的想象与希冀。顺着松柏间的小路,拾级而上。一路可见层状灰岩、山洞、深壑、石刻。青碧黛绿丛中,点缀着亭榭,风景如画。

作诗不过情、景两端。如果说北海太守赵居正入选《全唐诗》那首《云门山投金龙环璧诗》略侧重写实:

晓登云门山,直上一千尺。

绝顶弥孤耸,盘途几倾窄。

前对竖裂峰,下临削成壁。

阳巘灵芝秀,阴崖半天赤。

大壑静不波,渺溟无际极。

是时雪初霁,冱寒水更积。

……

那么,诗人王兰山的一首《游云门山》,已然把美景渲染得淋漓尽致。

闲访云门山,悠然踏龟鳞。

移步皆苍翠,招手即白云。

勿扰陈抟梦,恍闻范公吟。

明月照青州,仙境蜕俗痕。

古往今来对云门山多有描述,且甚为经典。既如此,无需再多言,作寥寥数语,以记之。

岁在辛丑,仲春,登青州云门山记。云门山者,鲁中之名山也。东西向,势高峻,绝壁耸立。韵悠远,古迹众多,以摩崖石刻为世人赞。山顶洞开,望之若玉璧嵌崖。听闻逢夏秋季,时有雾气贯出,故谓之云门。盖八景之首也……

在苍松翠柏间婉转的鸟鸣里,在云门山惹人的春韵里,走走看看,不觉已然是“春风入髓散无声”了。

下山回到住处,意犹未尽。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