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家贫走四方”,同学是“族旺留家乡”

​过年回家和家乡县城体制内的同学吃了下饭,聊了聊天。同学和我同一个高中,高中是同桌,高考分数一模一样,上了同一个大学,选择了不同专业,然后有了完全不同生活。

我就是“家贫走四方”,同学是“族旺留家乡”

同学家境和文中描述的第二种类似,父亲是医生,伯伯,叔叔是体制内,国企职工。

我家境是父母农民,叔叔伯伯个体户或者农民,唯一一个有一点点体制内成分的是姑丈,职位是之前区长的司机,现在已经退休。

高考结束后,同学在家里亲戚朋友的建议下选择了计算机方向,因为当时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好,考公岗位多。

而我没人可以咨询,在随机挑选当中选择了天坑专业“材料”,我选择的“材料”的原因只是因为专业介绍比较长,就业方向比较多。

同学考公,考上了隔壁县的财政局岗位,然后调回了本县。

我考研失败,找了个工作,到了一个广东省鸟不拉屎的小县城工作,干了三年,实在待不下去,然后到了深圳。

毕业后,同学家里直接给买了一套县城大平层,一辆20万左右的车。

我毕业8年后,在深圳勉勉强强上车了一套房,贷款买了一辆比亚迪。

同学生活现状,每天上班泡泡茶,处理一下日常工作,走访下企业,每天上班6-7个小时,周末双休。收入虽然所有下降,但是在县城仍旧属于高收入群体。时不时出去旅游下。

我的现状,996,结婚5年没有出去旅游过,还着车贷房贷,房子还在贬值,心疼得心在滴血,每个月剩不下几个钱,提心吊胆担心公司会不会优化我。

这就是2个小镇青年的发展,可能也是一部分中国青年的写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