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考试为什么靠语文拉分?

 首发于公众号“贼叉”

最近很多家长吐槽:孩子的数学考试,为什么到最后变成了考语文?

事实上,不同阶段的数学考试,语文考的重点还不太一样。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中的语文侧重于语义的理解——这个前几天的文章里也说过了,其实质就是孩子的语文水平没跟上,读不懂题,如果因为这个导致数学成绩不高,那么只要孩子大了,能读题了自然成绩就上来了;对于初中生来说,在中考的时候往往会有一道题目的文字表述很长,然后要根据这段材料作答:

500

而高考试卷中还是以言简意赅为主,但是这几年的X省联考中也会有那种材料题,这种题的题干长度不算很长,然而给出的信息都是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的,所以对于学生的短时间内的理解能力要求很高,前两天的文章中都贴过,这里不赘述了。说白了看着是考语文,实质还是考数学,和初中小学不是一回事。

并且从目前来看,尚无证据表明今后高考出题的方向就一定是这种给出一个新概念然后考你,毕竟八省联考和当年的高考数学卷子没啥关系,所以这次九省联考也未必就能挂上钩。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对于非竞赛生,就直接忽略中间商,看最后高考就行。所以对当下的高中生来说,重点还是要放在数学,语文水平的高低其实几乎不影响你高考数学成绩。

结果有人说了,那中考那关得先过啊~讲道理,如果孩子在中考都属于在普高和职高间游走的,那基本上也考不到啥好大学。你也别拿杭州那个职高生后来上了麻省理工来堵我的嘴,我还有一句话叫真的牛人谁也挡不住,不用拿这种极端的个例当普遍情况。

当然了,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你让家长放弃那是不可能放弃的。只不过这种考法多少让人有点崩溃:数学考试考数学不行么?

行,当然行,只不过如果语文材料阅读都不过关的话,你确定把这个题换成数学孩子一定能考出来么?

再说了,语文真的是太重要了。这几天我写的几篇文章就看出来,有的人的阅读理解能力实在是差到令人发指。比如期末数学考砸了,家长怎么办?的评论区就有人说,文章看完了,啥也没说。我真的是一口老血喷了出来,且不说那么大的红字其实就是告诉家长该怎么做,但凡是速读过关的,可以很容易总结出教育孩子要多实践,不要光学理论不实践的结论,怎么就叫啥也没说?

以及镇海中学的期末压轴题有点丧心病狂中,我是这样写的:

500

这段话的意思是,相对于九省联考来说,这样出题更公平,因为所有的高中生几乎都没有接触过这个知识点。而且从唬人的角度来说,这个也是很好的一个例子,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能模拟出九省联考的思路,镇海中学的教研很厉害。

结果评论区里。。。看得我真是哭笑不得~

所以有时候想想,这么个考法,也挺好的。。。

结论: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语文能力确实很能影响数学成绩。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