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516)盘点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口腔医疗队
(本文来源于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微信公众平台)
1950年6月28日,朝鲜战争爆发。为保家卫国,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刚成立一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19日黄昏,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支援朝鲜人民军。
战场教学
面对强敌,全国人民同仇敌忾,迅速掀起一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1951年1月,南京市组成抗美援朝医疗队,医生、护士积极报名参加。第一批手术队和医疗队有医生、护士20余人,分别由医学院孙传兴、杨宜任队长,前往东北地区部队医院工作。此后,每半年轮换一次,并深入战地和后方医院开展大量的战伤、疾病救治任务和教学培训工作。牙症医院马定祥、张孝齐、褚大元、江勋、周树夏、陈日亭、史俊南等10人分三批参加医疗队,赴东北抗美援朝战区为指战员救治牙病,受到部队领导和伤病员的称赞。
战场病例讨论
抗美援朝战争举行双边谈判、停停打打期间,牙症医院又分别派遣由王征寿(任队长)、周树夏(任副队长)、史俊南、马定祥、张明德、钱鼎铭、许元黎、金太柱、高元、邝公达、李志坚、吴素华、鲁纯美、蔡绍惠、褚大元、吴景轮、马骏驷、胡德升、欧阳官、郑增葵、唐文杰、宣树、邱长保等23人组成的四批牙科医疗队奔赴朝鲜战场,为抗美援朝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官兵治疗牙病。
战场救治
据我国牙体牙髓病学开创者、著名口腔内科学家史俊南教授回忆,在朝鲜战场,还利用医院的优势,为志愿军开设了近三十人的牙科学习班。后期还分修补冠桥科、托牙科、口腔外科,每个科挑选四、五人进行专科培养,共培养专科人员十五人,开辟了医院战场学的有益尝试。
赴朝医疗队队员凯旋
在抗美援朝中表现突出,获得嘉奖
在抗美援朝医疗工作中,医疗队员不畏流血牺牲,克服艰难险阻,出色完成任务。1953年10月25日,志愿军在出国三周年之际,于沈阳开展立功授奖活动,吴景轮荣立三等功,获朝鲜人民军颁发的军功章一枚。牙症医院立功的还有王征寿、周树夏、史俊南、吴素华等。因工作突出,1956年6月,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还专门授予牙科医疗队“精湛的镶治技术,优良的工作精神”锦旗予以表彰。欧阳官还获得特别荣誉——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